清上蠲痛汤治疗偏头痛性眩晕
第 1793 期
作者 / 杨文刚 刘爱宁 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偏头痛和眩晕均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症状,患者常表现为视物旋转或自感旋转,行走不稳,不愿睁眼,恶心呕吐,可伴有耳鸣或眼球震颤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偏头痛的终生患病率为13%~16%,年患病率11%。眩晕在成年人的终生患病率为7%,年患病率4.9%。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有一种与偏头痛相关的反复发作性的眩晕症状可能作为一个特殊类型单独存在,提出了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 vertigo,MV)的概念,约占总偏头痛患者的10%,人群终身患病率为0.98%。流行病学研究发现,25%的偏头痛患者有过眩晕,偏头痛患者在非头痛期的眩晕/头晕负荷为无头痛者的2.5倍。另外,眩晕或头晕患者中偏头痛发病率高,以头晕为主诉就诊的患者中偏头痛的发病率达38%,是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发病率(24%)的1.6倍(P<0.01)。多数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发病程度剧烈,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清上蠲痛汤出自明朝龚廷贤的《寿世保元》,主治头风、偏正头痛,有祛风、养血、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本研究旨在探讨清上蠲痛汤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2年3月间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病人,符合Neuhauser诊断标准的MV患者65例。对所有偏头痛性眩晕患者进行登记,收集相关人口学、生活状态、个人疾病史、一级亲属家族史、眩晕病史及偏头痛病史资料,初次就诊时完成17项Hamilton抑郁量表评定,并排除抑郁焦虑状态患者。对符合预防性治疗条件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标准为:近3个月,平均每月眩晕发作至少2次;或眩晕天数超过4 d;或患者要求。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其中女29例,男4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38.6±17.23)岁,病程0.8~8年;对照组32例,其中女28例,男4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38.8±16.3)岁,病程1~7.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清上蠲痛汤,药物组成:当归、川芎、白芷、独活、羌活、防风、苍术、麦冬各3 g,菊花、蔓荆子各2 g,黄芩5 g,细辛、甘草各1 g,生姜1片。用法:1剂/d,加水300 mL,煎至120 mL,重煎1次,早晚分2次温服。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西比灵),5 mg/次,1次/d,口服。1个月为1疗程。2组治疗期间忌饮酒、勿劳累、保持精神愉悦、避免过度紧张及精神刺激,且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3个月内眩晕总发作次数、眩晕总发作天数及严重程度。3个月内平均眩晕发作严重程度评分:1分,轻度的眩晕(前庭症状不影响日常活动);2分,中度的眩晕(前庭症状影响日常活动但仍可进行);3分,重度的眩晕(前庭症状使得日常活动无法进行)。
1.4 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评估患者的头痛指数。治愈:头痛指数评分下降≥90%,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随访期间无复发;显效:头痛指数评分下降≥60%,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随访期间眩晕无复发;有效:头痛指数评分下降≥30%,临床症状有改善,随访期偶尔有复发;无效:头痛指数评分下降<30%,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发作情况无好转。总有效包括治愈、显效以及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使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配对秩和检验,校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眩晕发作次数减少至(1.67±0.34)次,平均眩晕总发作天数为(2.03±0.44)d,平均眩晕程度下降至(1.29±0.5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45%和93.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33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32例中,嗜睡2例,无力1例。
3 讨论
偏头痛性眩晕是以发作性的前庭性眩晕为核心症状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对于偏头痛性眩晕(MV)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些学说都是基于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演变而来。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神经血管紊乱性疾病,一些神经血管性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血栓素A2等)调节的不稳定性、酶功能和血小板的功能异常导致颅内外血管的舒缩异常、水肿及炎性反应,进而导致头痛。尽管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通常依据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有偏头痛特征性伴随症状、有明确的偏头痛史等,诊断偏头痛性眩晕并不难。但MV的症状常不典型,临床表现在不同患者间差异较大,眩晕与头痛间存在固定关系的患者不足一半。偏头痛性眩晕应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及精神性疾病导致眩晕或头晕等疾病相鉴别。前三者在眩晕的持续时间上各具特征,BPPV为数秒,梅尼埃病多为1~2 h,前庭神经元炎为数天,均易于识别。但本次研究及国外众多研究均发现偏头痛性眩晕可持续数秒至数天,无特征性。因此详细询问病史,发现眩晕与偏头痛的关系仍是偏头痛性眩晕的诊断关键。由于缺乏来自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有效数据,对于偏头痛性眩晕治疗的有效药物目前还存在着争议。许多个案报告表明,偏头痛预防性药物可能有效,包括普萘洛尔、美托洛尔、三环抗抑郁药、苯噻啶和氟桂利嗪。其中,氟桂利嗪对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证据充足且有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但单一应用氟桂利嗪往往不能取得持久疗效,停药后容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