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平面、造型的演变(三)
二、线形平面、壁式造型、有檐楼牌坊——发展的形体
这种牌坊从宋、元发展到明、清,历史最悠久,品种最多,采用最普遍,是主流类型。特点是数柱挺立,危楼高耸,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三间四柱三楼牌坊
柱不出头
这种形制在歙县使用很多,形成了地方特色。唐模村口建于康熙年间的“同胞翰林”石坊,跨路临水而立,就是一座典型的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檐下用偷心斗拱板,雕“恩荣”牌,明间额上前后刻“同胞翰林”、“圣朝都谏”各四字,中柱基座前后圆雕石狮,边柱用靠背石。石坊巍然矗立在绿树清流间,四柱刺天,引人瞩目,成为村口的标志。
安徽歙县唐模村“同胞翰林”石坊,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为旌表该村许家兄弟先中进士,并授翰林院编修而建
柱不出头
这在各地木、石、砖坊中很普遍,如在歙县槐塘村东的“丞相状元坊”,始建于南宋德,重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为旌表右丞相程元凤,其侄状元程扬祖,其弟工部侍郎程元岳,其侄直秘客程念祖而建。该石坊用红砂石造,故又称“红牌楼”,不施雕琢,端庄简朴。在绿树掩映下,秀丽动人。甘肃武威文庙传簏坊为三间四柱三楼木构牌坊,庑殿顶出檐深远,檐楼有向上飞动之势,轻盈、飘逸。
安徽歙县槐塘村“丞相状元”坊,为三间四柱三楼式,红砂石造,故又称“红牌楼”。悬山顶,偷心斗拱板,明间檐下字牌上刻“丞相”二字,下刻“状元坊”三字
三间四柱四楼牌坊
柱出头
北京成贤街的两座牌楼即为悬山顶。这种两边悬跳的牌楼,造型独特,富丽堂皇,颇有创意。安徽黄山洪坑村石牌坊也是二柱三楼,顶部四柱冲天,夹峙三个檐楼,造型挺拔俊秀。
北京“国子监”木牌坊,为一间二柱三楼式,边楼在立柱和挑山的垂花柱上,柱顶锦云罐,额枋施旋子彩画,花板上刻“国子监”三字,柱脚用夹杆石,高贵典雅,富有皇家气派
柱不出头
安徽歙县郑村巷口的“贞白里”石坊,为一间二柱三楼悬山顶柱不出头式,高8米,宽5.7米,檐下用斗拱板,上、下枋有浮雕,坊额上篆书“贞白里”三字,是村民为表彰郑氏先贤郑千龄三代而建。郑曾任县尹,一生廉洁惠政,深受士民爱戴。因官卑职小死后得不到赐谥旌表,但村民们怀念他,铭记他的好处,尊称他为“贞白先生”,意为一生“忠贞清白”,并建坊纪念兼作本村的里坊门。村里办红白喜事的队伍,都要从坊下经过,以继承先生遗风。
安徽歙县郑村巷口的“贞白里”石坊
三间四柱四楼牌坊
这种牌坊从宋、元发展到明、清,历史最悠久,品种最多,采用最普遍,是主流类型。特点是数柱挺立,危楼高耸,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江西于都步蟾坊,为三间四柱四楼式牌坊,重檐翘角,气韵生动。“步蟾”意为步入月宫,喻指青云直上,明楼脊饰一瓶插三戟,寓意平安,连升三级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