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独特的九连洞地下村庄,村名源自宋徽宗,偃师游殿村印象
作者:巴图
5月2日上午,高温天气,我们到游殿村游览。游殿村位于洛阳市偃师市山化镇的东北部,东与巩义接壤,辖21个村民组,3750口人,村庄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76亩,郑汴洛高速公路从村庄中部穿过。 是偃师市东北的门户,也是洛阳市东部的锁钥,2016年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
印象很好,一是作为河南传统村落,有“一湾二阁九洞”,即月亮湾,玉皇阁、文昌阁,九连洞。村内随处可见明清老房、老物件,尤其是九连洞里,9个地坑院相连,有几家还有人居住,推门进去,可以看到过去农村生活的场景,颇能引起50、60后的共鸣。二是乡风淳朴,村民善良。村内几个景点,不管哪家,只要进去,乡亲们大都很热情,招呼歇歇、洗洗,房间可以进去参观,楼顶可以上去。游客问些村史之类问题,村民都尽其所知,侃侃而谈。
走马观花,拍照、作美篇以记之。感谢乾宏、卢秀珍、毛利民、康柏渠等老师的诗词相配,为美篇增添了光彩。
乡村是每一个人的根
乡村里有民俗手艺的传承
有小桥流水的诗意
有归隐田园的闲适
从这个意义上讲
乡村游,不只游,更在寻
追寻、触碰我们的文化根脉和乡愁
偃师市山化镇游殿村
就是充满田园乐趣的地方
凹在地下的村子
游殿村位于洛阳市偃师东北角的邙山上,北临黄河,南望伊洛,是河南省传统村落,村里保留着一大批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传统明清建筑,还有大量天然形成的异形奇峰,被称为“小张家界”。
游殿村有近两百座保留较好的窑院,形成了九连洞、洞前古道、地下街坊、月亮湾、地坑独院等诸多建筑群,被称为“凹在地下的村庄,刻在大地上的符号,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
游殿村的村名由来跟宋徽宗有关。相传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带领皇亲国戚到巩县皇陵扫墓,中途夜宿会圣宫(遗址在今山化镇寺沟村凤凰山。扫墓完毕,不知是何原因,赵佶的心情很不好。他下旨说暂不回汴京,再次到会圣宫小住。小住期间,赵佶带人到邙山散心,并传下口谕,向北到能看见黄河的地方止步返回,向南到能看到洛河的地方止步返回。饱览邙山无限风光,赵佶心胸大开,高高兴兴地回了汴京。
宋徽宗赵佶走后,地方官民为了纪念他此次邙山之行,就在其看到黄河和洛河的地方各建了一座宫殿,分别叫南游殿(游殿村由此得名)和北游殿(属巩义市康店镇)。
邙岭迎客访游殿
文/乾宏
时值立夏烈日炎,
邙岭迎客访游殿。
九连洞地观遗迹,
众乡邻前闻趣谈。
躬身近拜玉皇阁,
举目远眺文昌院。
红土峰林浴金辉,
彰显盛世载先贤。
2020.5.3.
九连洞是亮点,游览必列之处。
通过地下洞连通八处地下窑院门前街而形成的地下洞府,里边有14户人家,共分为八个院落,每个院落为一家,根据弟兄多少确定院落大小及分户,院落有独户、双户、四户等,每个大院有窑洞十来孔,现保存基本完好。各户院内有红薯窖、水窖、辘轳井,院前街边有蓄水窖、集水沟、磨坊、茅厕等公共设施……
因为位于土层深厚的邙山,窑洞便成了游殿村民居的一大特色。游殿村的窑洞分为三种。
其一,在沟边壁立的黄土崖上挖洞居住,称为靠山式窑洞。
其二,在平地挖七八米深的方形大坑,在坑的四周挖洞,称为地坑院。
其三,在平地挖一条街道,街道由明暗两部分组成,明的露天,暗的是在土壁上掏洞,明暗交替相连,很像新疆的坎儿井。每个洞两边明街的一侧或两侧,各挖出一个地坑院。几个或十几个地坑院通过街道相连,称为“地下街坊”。
豫西邙山上有很多天井窑院,不过这里的更加奇特。九个天井窑院连城一体。九户居民共用一个地下通道进出,几乎与同村乡民隔绝,在村内形成一个奇特自然奇观。被当地村民为九连洞。九连洞倚山而建,院内深约十几米,地下通道长度约两百米。天井院之间户户紧凑合理且风格各异。置身于此不禁为古人巧夺天工的智慧及丰富的想象力而拍案叫绝。
七律 访游殿
(通韵)
毛利民
北眺大河南望川,
沧桑游殿盛名传。
宋宗一览心胸阔,
百姓世居风水妍。
漫步神工九连洞,
静观奇丽玉盘湾。
今朝探访古村落,
了却乡愁醉若仙。
长相思.游殿村印象
卢秀珍
黄河回,洛河回。
饱览邙山尽兴归,汴京天子威。
地坑坯,地坑帏。
古老传承相互陪,客人欣展眉。
忠厚传家
窑洞内设施齐全,冬暖夏凉。
龙凤呈祥
这家有人住,养蜜蜂,不用怕,随便进。
这家有人,老者在做饭,专门在老家伺侯90多岁的老妈。
精美的砖雕。
石碑
勤俭持家
九连洞出口,几位老人热情解答游客的问题。
村内人口三千,滑姓居多。
咏游殿村
康柏渠
游殿古村落,
依建黄土坡。
窑洞可九连,
天井似城郭。
文化底蕴厚,
历史传说多。
古朴民风淳,
堪称安乐窝。
2020.05.03
对村史颇有研究的老人说,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一位母亲带领三个男孩从山西洪洞到此定居,形成了今天六七千人以滑姓居多的村落,整修一新的滑氏祠堂见证了600多年来这里的沧桑巨变。村里还保存着两座民国时期受人爱戴的两位同乡老教师的纪念碑。
游殿村的来历。据《滑氏家谱》中十三世孙滑陶南在清道光戊子年写的《村名易书·小引》云,该村最早名繇佃,后来称油店,最后改称游殿。 “繇佃”一说出现在该村宋代所修三神祠竣工的碑记上。 据考,东汉三国魏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移家洛阳,死后葬于偃师城东八里今山化乡东屯村,该村北邙岭坡地近游殿,或为钟太傅佃园,简称繇佃。
进这家看看
“油店”的说法出现在明初,滑氏等姓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后,因该村地处邙岭,盛产棉花,设店榨油为业者多,因此以油店命村。现在使用的村名“游殿”,则完全出于 《村名易书·小引》 作者的个人意愿,其《家谱》中原文这样说: “道光八年春岁,(应)试东都(开封),于天中街古玩铺,偶览北宋志余小书中有一则云:宋神宗嵩阴祭陵,驾宿会圣宫,其明日不设銮仪,少引侍从由鄣溪北游山,行五七里入一村,有秀士献诗赋,帝览之悦,擢入翰苑相与盘桓终日,因留宿焉。
后地方官遂于此建宫殿,中设帝座,以纪扈游胜事。故而留连古迹,详察地势,似乎宋神宗游乐之店即是此村亦未可知。”故将此议说于族众: “吾村之名,繇佃二字不如油店,当知油店二字不如游殿矣。 ”这一提议,有浓重的忠君色彩,理所当然地为以忠孝立身的村民所接发,游殿村名就这样被演绎下来,一直沿用至今。惜楷书鼻租钟太傅“繇佃”之说被弃置了。
滑氏祠堂
清代,游殿村有三里长街,街上有土地庙、观音堂、宏兴观、榕花寺、五道庙、玉皇阁等,道光年间又修建了文昌阁,具有“一里两座庙,百步两个堂”的气势。
月亮湾。在村东南的沟边有一弧形土崖,靠土崖的窑洞院落群酷似弯月,所以叫月亮湾。而今,月亮湾的窑洞院落按照原有风格进行修缮,营造出原生态的窑居文化氛围,非常值得一看。
勤俭建国
马氏庄园
古树古井
左拐,焦家门外
田园风光
玉皇阁又称天爷庙,由天爷阁和东台组成。天爷阁有上下两层,上层供玉皇大帝,下层供齐天大圣。传为清乾隆40年创建,咸丰元年及2001年翻修,青砖垒砌,屋内东侧登石阶可盘旋上楼,拱门砖券顶,静穆典雅,古色古香,可以说玉皇阁是游殿的“镇村之宝”和地标建筑。
峙邙瞻嵩,慈禧太后题
文昌阁位于玉皇阁东南二百米。据清道光20年《创立文奎阁记》碑记载:“忽有马公出焉,坚其志,以倡首挺身多出己财,邀众兴作创立此阁。”文昌阁由本村马逸率村民共建而成,高约12米,方形两层楼阁,供奉文昌与奎星,以此祈求“培补地势,振兴文风”。可惜清代文昌阁在1985年毁于雷电,现为原址复建。虽然高耸巍峨,却用红砖垒砌,缺少了原有的古朴风貌。
神仙谷。位于古村庄门前,沟内土峰林立,塔林遍布,林木苍翠,雨雾迷朦,与月亮湾相依相伴,宛如仙居之地,更有神仙峰挺立其中,真是谷深鸟鸣低,峰竣仙更伟!
什么字?
继往开来
古西寨墙
河洛驴肉馆的汤不错,有些洛阳市区的人都来这儿喝汤。这家店的驴肉汤分15元一碗 、20元一碗两种。村内独此一家,生意火爆。
对于不堪都市喧嚣嘈杂的人们来说,
到这里静听黄河的涛声,
远望伊洛平原袅袅升起的炊烟,
走进静谧深邃的地坑院感受中原先民的生活形态,
抚摸一下消逝的家园大门锈蚀门锁,
路过曾经的车马大道,
感受村中的古街、古井,
听一听静坐在村头古树下的老人口述的传说,
会不会唤醒和抚慰你心中的那缕乡愁?
欢迎大家到游殿参观、游览!免费景点,导航即至。
洛阳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