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硫磺
药材名称:硫磺
别名:石硫黄,自然硫
采收加工:采挖得自然硫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经加工制得。
药用部位:全体
产地:台湾省的自然硫及山西、新疆、山东、江苏、湖南、四川、贵州等
科:硫黄族矿物
原植物:自然硫
植物情况:含硫
自然硫 又名:斜方硫。晶体结构属斜方晶系。晶体为锥柱状、板柱、板状或针柱状,集合体呈致密或疏松块状,或为泉华状及隐晶的土状块体、皮壳、被膜等。黄、蜜黄或褐黄色;因合杂质可带灰、黑或绿、红色调。
条痕白色至淡黄色。晶面金刚光泽,断口松脂或油脂状光泽。近透明至半透明。解理多组、不完全。致密块体呈贝壳状至不平坦状断口。硬度1-2。相对密度2.05-2.08。
性脆、易碎;受热易产生裂纹。有硫黄臭味。热至270℃则燃着,火焰蓝色,并放出刺鼻臭气味。易溶于二硫化碳、松节油、煤油,但不溶于水及盐酸和硫酸;遇强硝酸和王水则被氧化为硫酸。
自然硫主要形成于火山喷气作用,火山硫含少量砷、硒、锌和铊。沉积岩或风化带中的自然硫含粘土、有机质、沥青等机械混入物。
硫磺药材性状:硫黄呈不规则块状、粗颗粒状。浅黄色、黄色或略呈绿黄色。条痕白色或淡黄色。表面不平坦或粗糙,常具多数小孔隙。脂肪光泽。体轻,质松脆,易砸碎。有的断面呈蜂窝状,纵面可见细柱或针状晶体,近于平行排列,金刚光泽。具特异臭气,味淡。
优等品以块整齐、色黄、有光泽、质松脆、无杂质者为佳。
硫磺药性:
【本经中品 石硫黄 味酸温。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能化金银铜铁奇物。】
味酸,性温,入足太阴脾、手太阴肺、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驱寒燥湿,补火壮阳。
石硫黄温燥水土,驱逐湿寒,治虚劳咳嗽、呕吐泄利、衄血便红、冷气寒瘕、腰软膝痛、阳痿精滑、痈疽痔瘘、疥癣癞秃。敷女子阴疮,洗玉门宽冷,涂皶鼻疣目,消胬肉顽疮。
入萝葡内,稻糠火煨熟,去其臭气,研细。
消石能化硫为水。以竹筒盛 ,埋马粪中,一月成水,名硫黄液。
【产地】产火山地带。
【性味】味酸,性温,有毒。
【主治】硫磺为补阳要药,主治脾胃虚寒,寒痹冷癖,命门火衰,能发汗以祛寒痰,及疏利大肠,通常性便秘,杀虫,治疮疥。
【别录】疗心腹积聚,邪气冷痛在胁,咳逆上气,脚冷疼弱无力,及鼻衄,恶疮下部虫疮,止血杀疥虫。
【甄权】下气,治腰肾久冷,除冷风顽痹,寒热,生用治疥癣,炼服主虚损泄精。
【大明】壮阳道,补精骨劳损,风劳气,止嗽,杀脏虫邪鬼。
【吴普】治妇人血结。
【李珣】长肌肤,益气力,老人风秘,并宜炼服。
【容川】能燃,是水中之火也,其味酸,是得木味,水中之阳,发则为木,故味酸而能燃,又是水中之木也,为温下焦肝肾之猛药。
【灵胎】驱寒燥湿。杀虫化金。
【用量】普通五分至二钱。
【禁忌】硫磺为救急妙药,但中病便当已,不可尽剂,畏细辛朴消,中硫磺毒,黑铅煎汤解之,或是食鸭肉可解之。
【炮制】 硫黄:除去杂质,敲成碎块。
制硫磺:取净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显黑绿色时,取出,漂净,阴干。每100kg硫黄,用豆腐200kg 。
【性味】 酸,温;有毒。
【归经】 归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 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涂敷患处。内服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
【注意】 孕妇慎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火。
【备注】 (1)天生黄为天然升华硫磺。呈不规则砂状结晶或颗粒状,大小不等,黄绿色,微有玻璃样光泽。质较硫磺纯净,其性味、功能、主治与硫磺相似。
【注意】 本品有毒,内服宜用制品,不宜多服、久服。阴虚火旺患者及孕妇禁用。喝鸭肉汤可解。
1.徐之才《药对》:“畏细辛、飞廉、朴消、铁、醋。”(引自《纲目》)
2.《本草衍义》:“中病当便已,不可尽剂。”
3.《本经逢原》:“久服伤阴,大肠受伤,多致便血。”“热邪亢盛者禁用。”“湿热痿痹,良非所宜。”
4.《得配本草》:“忌禽兽血。”“阴虚者禁用。”5.《本草用法研究》:“阴虚有火者勿用。”“外疮红肿者、有内热便闭者禁。”
【各家论述】
1.《吴普本草》:“或生易阳,或河西,或五色。黄是潘水石液也,烧令有紫焰者。八月、九月采。”
2.《别录》:“硫黄,生东海牧羊山谷中,及太山、河西山,矾石液也。”
3.《本草经集注》:“此云矾石液,今南方则无矾石,恐不必尔。”
4.《海药本草》:“仙方谓之黄硇砂,能坏五金,亦能造作金色,人能制服归本色。服而能除万病,如有发动,宜以猪肉鸭羹、余甘子汤并解之。蜀中雅州亦出,光腻甚好,功力不及舶上来者。”
5.《丹房镜源》:“石硫黄,可干汞,诀曰:此硫黄见五金而黑,得水银而赤。又曰黄牙。”
6.《纲目》:“凡产石硫黄之处,必有温泉,作硫黄气。《魏书》云:悦般有火山,山旁石皆焦熔,流地数十里乃凝坚,即石硫黄也。张华《博物志》云:西域硫黄出且弥山。去高昌八百里,有山高数十丈,昼则孔中状如烟,夜则如灯光。'',又言坚筋骨者,取以治下部之寒湿。”(《本经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