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忆

 雨水节气一到,窗外果然有雨滴答飘落。雨脚扯出思绪,脑海深处飘出一首老歌《一把小雨伞》——

咱俩人

并肩撑着一把小雨伞

风雨大

同手举伞互相照顾不怕寒

我们俩人同路走

受风受雨不孤单

小路坎坷又黑暗

携手来做伴

你和我

并肩撑着一把小雨伞

多温暖

虽然俩人都淋湿了衣衫

啦……啦……

 其实成长的岁月里,哪有那么浪漫的回忆。就因为缺少雨伞,下雨天受尽淋漓之苦。没读书之前,还不习惯说伞,笼统的叫“雨盖”。家里的雨盖只有:一把油纸伞,一把油布伞,一顶斗笠,两顶簝笠壳,就这些。

       那把油纸伞的骨架是均匀精致的细竹做的,油皮纸蒙面子,收拢时候是红色的,撑开看是皮纸的颜色,因为是桐油漆过的,亮黄亮黄的。油纸伞精贵,一般时候家里人不用。父亲在小学校教书,他也只是偶尔用用。更多的时候是祖母娘家的抵手亲戚来,又赶上下雨,舅祖母、姨祖母们才用得上它。毕竟是纸糊的,再精贵也抵不过岁月,到我上小学时,它已经揸开了好几道口子,不能撑了,成了家里的摆饰子。

       那把油布伞,刚买来时候是耀眼的黄色,还散发着淡淡的油漆味。但是只要下雨就用到它,用的回数多了,很快就黄色变暗、发灰了,不到一年,就看不出一点黄色来。但是这伞骨架粗长,油布厚实,遮雨面积大,又耐用,主要是我父亲在用。到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候,我还用过它。

       家里那顶斗笠是从代销店里买回来的,极轻极薄的那种,一层细竹篾上糊一层皮纸,用桐油漆成古铜色,正中间固定一个竹丝编成的斗笠碗,就可以戴在头上了。在我们乡下是极其常见的遮雨工具,也只有下地干活的人才戴它。所有基本上是我母亲或者我二爷(姑姑)在用。

       而那两顶簝笠壳则不是买来的,是请篾匠做框架,我祖母自己用笋衣壳编制的,一大一小。大的大人用,小的孩子用。祖父放牛或者祖母上菜园子,用大簝笠壳;细爷或者姐姐上学,用小簝笠壳。

       到我上学的时候,细爷刚刚毕业,家里依然有两个孩子读书。油纸伞废了,油布伞、斗笠都轮不到我和姐姐用。簝笠壳又太土气,我不屑于用。所以,遭遇落雨天“打窠头”是常事。男孩子无关紧要,女孩子头发老是不干燥就容易生虱子,我姐姐因此没少挨我祖母的骂,说什么也要她戴上那顶小簝笠壳。

       后来,好像生产队化肥的使用量多起来了,化肥袋子也随之增加,每家每户就能分到一两个。那袋子不是今天的编织袋,而是透明的尼龙袋。从中间剪开,就是两个简易的雨衣,戴在头上,用手抓住下摆,也能挡雨了。七十年代念小学的孩子大都有过这经历。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已经是70年代末了,家里也买得起更多的斗笠了,父亲的油布伞也换新的了,老油布伞成了我的专用雨具。可是这把有点黑乎乎的破伞的顶部开窗了,并不能挡雨。有一次刮大风就把油布从骨架上剥离了,我赶了好远一段路才把它抢回来。还好那次只刮风没下雨,我是“穿”着伞布秃着伞骨架上学的。一路上好多熟人见了,以为我是看多了动画片,在模仿大闹天宫的孙大圣。有人打趣:“大圣,你的虎皮裙怎么系到脖子上了?”那个冬天,这一把可能比我还早出世的油布伞完成了它的使命。

       那种带文明拐棍钩子的青色布伞是80年代才在农村普及的,80年代中后期,各种花布伞也走向农村了;乡下女孩子晴天不打伞,她们偏好遮阳帽,大大的帽檐,浅色布料做的,也有一些带一点花色的。

       当下雨天的乡下变得花花绿绿时,这日子也就过得丰富多彩起来了。

(0)

相关推荐

  • 盈盈一握巧遮天——古人的伞下有没有幸福的你?

    故宫六百年的第一个雪天,红墙绿瓦之下身披大氅自拍打卡,应该能拗出嗲嗲的造型.鹅絮簌簌轻扬,手边有柄杭绸竹伞盈盈撑开,一定美到飞起,但若无自备,只能咬牙割肉,买上一把紫禁城高价文创伞. 今天『河图洛书』 ...

  • 中篇小说连载|轮廓(一)

         前记:本文原发2016年第四期<清明>.未经本人同意,被编辑改名为<伞铺>,内容也被改得面目全非.现发原稿,一来以正视听:二来发于此也符合本公众号原创的要求.三来也是 ...

  • 山村里传承千百年的油布伞

    泾县非遗,山村里传承千百年的油布伞 图文 羽佳zm 在安徽宣城泾县一个叫做孤风村的小山村里,有一家油布伞厂,每年能够吸引近万名游客和摄影发烧友慕名 前来.这里制作的传统油布伞已经流传了千百年,伞厂一直 ...

  • 这10句藏在小巷里的叫卖声,是属于苏州人的儿时记忆

    城市中最俚俗.最富平民味的,当数叫卖声.各地的方言不同,风情各异,从而也构成了不同韵味的叫卖声,散发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前的苏州人,甚至只要听到不同叫卖声就知道几点钟了. 01. "栀子花- ...

  • 婺源的伞

    老骆驼11-22阅读 667互相关注油纸伞现在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在江西婺源,这门老手艺不仅得以保存下来,还漂洋过海卖到了国外.婺源油纸伞全为手工制作,工艺流程共需近30道工序.近年来,根据市场 ...

  • 泸州毕六福:中国油纸伞非遗传承大工匠

    非遗传人毕六福 作者:官国柱 韩小玲 "六福"分水油纸伞即是取自第六代传承人毕六福的名,更有它吉祥如意之寓意.用传统的龙凤吉祥等图案寓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主色调以大红寓意红红火火的 ...

  • 【散文】伞忆

    很早,就想有把伞. 因为,人生路上,总有那么多烈日.风雨. 那怕是把叫人看不起眼的黑布伞.当然,油纸伞是再好不过的. 读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qu ...

  • 谜徒拾忆1503-14

    76.牛先生午前来包头(8笔字) 77.一点从包头去鲁南(12笔字) 78.午前要用鬼头刀(9笔字) 79.马上去找工头(少笔字) 80.三人一直在组合(8笔繁体字)

  • 谜徒拾忆1503-15

    81.回到南京已三点(13笔字) 82.先生进了山谷中(4笔字) 83.两人去村头(9笔字) 84.下午去南市买馒头(8笔字) 85.从十点开始复习(14笔字)

  • 时逢节日忆娘亲

    母亲万滴血,换我一世缘. 母亲千行泪,陪我永向前. 母亲百年寿,是我的期盼. 欲孝亲不待,情绝两绵绵. 时逢节日忆娘亲, 养育儿孙甚苦辛. 如今天堂遥相隔, 睹物思人泪满襟! 2021-05-08 0 ...

  • 【军旅琐忆】岩泉||骑马照相

    骑马照相 岩  泉 五十年前,在大西北当兵,有机会亲身领教骑马的滋味.那时,我们部队建有一个生产队,为了短途运输疏菜需要,特意从当地牧民那里买了一匹杂色马,我们这些从南方去的新兵争着骑马照相,为了定格 ...

  • 北海三月三美食之旅 | 恰同学少年,故地重游忆往昔

    说说这次旅行 随着忙碌的工作告一段落,雄鹰也愈发的想要趁着周末空闲时间出去旅游两天.周五的时候特意查了下机票, 上海 到 北海 正好有特价机票,就约上两个朋友,打算周六一起去 北海玩两天,周日回来,周 ...

  • 千与千寻,卖的是情怀,忆的是青春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小时候的第一个梦想,是当一个探险家.虽然我至今也未去探险,千与千寻,可以说是一饱我年少时探险的眼福. 所有作品的创作或多或少,都受作者的生活环境所影响.千与千寻也是如此,在其中或多或 ...

  • 忆解放莒县城前夕争取伪军起义经过(文/何庆宇)

    一九四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敌人从华北抽兵南调.敌在其占领区的兵力有所减少,敌我斗争形势有新的发展.我军加强了对敌人的攻势,沂蒙山区周围各交通线上的敌人,不断受到我抗日军民的打击,我 ...

  • 忆海翻波:大山深处军营里的童年(作者 杜阁莉)

    每当回忆起童年,总有许多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虽然有时候那记忆已遥远的有些模糊,但那萦绕在心间的纯真快乐,却是难以忘怀的. 我的童年,有一段是在大山深处的军营里度过的. 十二岁那年,父亲接上级命令,被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