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喀什 || 曹健(山东青州)
难忘喀什
文/曹健
编辑/落英小桥
到新疆我曾路过喀什,虽然我在喀什只逗留了半天一夜,但是这座美丽的古城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从飞机上俯看这座在沙漠边上的古城,这块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犹如镶嵌在黄金上的一颗蓝宝石一样美丽。
走上喀什的街头,白杨树挺拔茂盛,有着伊斯兰建筑风格和古城堡风貌的民居,以及具有现代风格的宾馆、大厦各领风骚。毛驴板车替代了其他城市中的出租车,价格低廉,十分方便。街道两旁的小吃也别具风味。烤羊肉串、手抓饭、手抓羊肉、拉拉面、烤馕应有尽有,都是正宗的新疆风味。
市中心广场上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是穆斯林做礼拜的地方,看上去显得庄严而神圣,寺院里宁静肃穆,游人们都静静地观看着,丝毫没有其他地方名胜古迹那种热闹和喧哗。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维吾尔族同胞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互相恭贺祝福,载歌载舞,通霄达旦,尽兴而归。
喀什的巴扎据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沿续到今天已形成了牲畜、粮食、棉花、皮革、帽子、布匹、水果等各种巴扎,每逢巴扎日附近的农牧民、商人会一齐涌向喀什,道路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络驿不绝,煞是热闹。集市上的商品中,有中外闻名的英吉沙小腰刀、古朴典雅的土陶制品、葡萄干、样式繁多的维族小帽、乐器、伽师瓜还有阿克苏的大米、库车的羔羊皮、伊犁的骏马,以及来自巴基斯坦的纱绸、阿拉伯的宝石、印度的项链等等。位于喀什城边的国际贸易市场里,也热闹非凡,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俄罗斯等国的商人们出售着他们贩运来的色彩艳丽的地毯、皮衣,前苏联生产的各式各样的手表、望远镜、皮靴、毛呢大衣等商品。
走在喀什的街头,我处处都能感受到维吾尔族人的热情、纯朴、豪放。迎面而遇的头戴花帽的小伙子和衣着艳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常常会报以真诚的微笑。即使你随便来到一个瓜摊前,好客的主人往往也会让你先吃够了再买。在街头,我信步走到一个瓜摊前,一个留着花白胡子的维吾尔族老大爷满脸微笑地对我说:尝尝我的瓜甜不甜,先吃后买。他的热情、厚道、豪爽是我在其他的地方很少见的。喀什人的热情好客是久负盛名的,他们重人间情谊,欢迎远方的客人参加维吾尔族人的婚礼,他们往往喜欢用手势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使人感到他们热情奔放,充满了活力。
喀什是一座迷人的城市、是一座神秘的城市、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一座热情开放的城市。
当我踏上飞机要离开她的时候,我感到恋恋不舍,我在心中为她默默地祝福。
难忘喀什。
作者简介:曹健,山东省青州市人,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齐国故都—山东省淄博市。随外祖父、外祖母生长于黄海之滨的美丽城市青岛,自幼就恋海、爱海、追求大海般的性格,故笔名有雨田、扬帆等,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大学学历。他从事过二十余年的文字工作,曾在政府有关单位、央企担任文字秘书、机关干事、党支部书记、宣传科长等职。担任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分公司劳动事务中心、劳动服务公司、一化实业部、齐联事务部党委工作部部长、党群工作部部长、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工会副主席、高级政工师等职。为中国石化作家协会、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齐鲁石化作家协会理事及《中国石化报》、《中国石化》、《东方企业家》杂志等刊物的特约记者,他的个人名录被收录到《中国石化作家》一书。他爬了三十余年的格子,始终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倍尝其中的甘苦,但仍笔耕不辍,乐此不疲,青春无悔。多年来,他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新闻等作品七百余篇,九十余万字。其中数十篇获得国家、省级奖励,代表作有散文《博格达峰上的明珠》、小说《雪儿》、《老钱的家事》等。他撰写的《在实践中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被山东省委评为全省优秀论文及党课讲稿三等奖,并被收录到《中国石化优秀论文》集;小说《雪儿》被收录到《当代小说》。他信奉这样一句话:文学是我的生命,我用生命热爱文学;以诚信做人,用心灵歌唱。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诗词: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诗歌: 钟金洲 槐花飘香
湘子 新新 五月雪
组稿:罗学贵 湘子 剧明水
石峰 明月心 秋实 李汉军
主播:钟金洲 深谷幽兰 柳音
主编:菊野芳香(落英小桥)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