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老师随笔】阅读,点赞及其它
阅读,点赞及其它
六月的晨曦最勤快,不到五点就划破夜色,从东方的天边缓缓荡漾开来,西边天上的弯月渐惭淡漠,终于象舞台幕景一样,掛在了蓝色的天幕。隨着清爽的微风,对面五楼的窗口,飘出轻昵的佛乐和舒缓的南无阿牟陀佛的诵经声。一定是那位篤信佛缘的中年妇女又在做早功课。春夏秋冬四季如常。有时我对着窗口静静地站在那里,心中油然生出敬意。敬佩她对信仰的专注,对她心中事业的珍重。
这一切成为我的闹钟,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稍事整理便坐在桌前开始阅读。现代网络手机,扩大和拓深了阅读的范围。首先打开今日头条,了解国内外新闻大事。继而点开微信,逐一详看我的亲人,同学,学生,诗友,文友,朋友圈的问好;链接,诗作,散文,心灵鸡汤,国内外奇闻,异事,笑话,段子,祝福,等等。开始时微信朋友不多,对每一个问好,信息,都给以回复。我总觉得那是亲人,朋友,对你的友爱和关心。以后隨着微信群友的不断扩大,实在是没有足夠的时间和精力去一个个地回复,致谢。再加上公众号平台的不断渗入,尤其是加入北京丰镇同乡会,丰川诗社,大中专生,日月拾贝诗群等微信圈和平台后,我又忙于写作发稿,简单的表情回复曰渐减少。而更多地用短语,短诗,隨想,感言去回复。
我认真地阅读每一条有意义的信息和作品。而对于朋友的创作作品更是细心阅读,反复琢磨。因为那是他(她)辛勤劳作的结晶。我的回复答言,是对他(她)劳动的尊重和感恩。是激励和支持,是雪中送碳。作家叶永烈十一岁第一次投稿在湖南曰报副刋发表后写道:我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而在收到报社编辑寄来的信后,他写道:我深深地怀念着那位热心的,不知名的编辑。我精心收藏着那些信件和那些用铅字印出来的最初的作品。后来,我不论是考上北京大学,还是由北京到上海工作,一直带着这些珍品。这些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从一个化学专业的工程师华丽转身为知名的传記作家。現代网络再不需要写信回复,但短短的留言,会给作者带来多大的鼓励和激动,使作者体会到创作的快慰和兴致。所以我在阅读后,总要以我的认知去写好一段留言。
读过一篇好文或好诗,心中油然生起一种感悟,而且往往是激越上亢,有一吐为快的冲动,紧张而搜肠刮肚地寻求词语,组合文诗,写下留言方才觉得心安理得,一种答谢作者艰苦劳作的平衡心让我恢复如常。但往往因为受自已的学识,写作能力的影响,有些留言可能和文意不符,或语句不通,或意思表达含糊,或赞扬多,批评指正不足。我想这也是合情合理,多鼓励少批评是帮助别人的最好的方法。
我将始终如一的为我阅读的作品写留言。用寓意深刻的表情,衷情脉脉的词语,告知我的亲人,诗友,文友,同学以至我的学生,我是爱他们的,我尊重每一位艰辛创作和信息交流的人。
【作者简介】杨连:丰镇一中退休教师,丰川诗社会员。爱好文学写作,散文、诗词作品散见地方报纸刊物和网络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