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执笔高低
书法执笔高低执笔的高低要根据字体的类别、大小和笔管的长短而定,笔管一般长约五寸,一般来说,写小字执笔要低些,笔管无名指抵笔处离笔头一寸左右;写中楷或大字,执笔要高一些,约二寸左右;写大楷和草书笔管要再执高一些,约三寸左右。执笔越高,回旋的幅度就加大,更便于挥运。但过高了,下笔飘浮,写字无力。
“初唐四家”之一的虞世南在《笔髓》一文中说:“笔长不过六寸,提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晚明书家赵宦光在《寒山帚谈》中说:“真书宜攝重,故执笔去笔头一寸或寸二分;作行书则稍宽纵,执宜稍远,去笔头可二寸;作草书则运笔流宕,势疾而逸,执笔更远,去笔头当三寸矣!”他还说,执笔不可好奇,但取适意,则力生焉。
一分笔笔毫部位的一种。一、指把笔头从腰(笔头的二分之一处)到端部分成三等分,靠近笔端的部分,称为“一分笔"。一分笔触纸较浅,写出的笔画纤劲。宋徽宗赵佶善用一分笔,所书瘦劲多姿的“瘦金书”自成一体,流传千載。二、指把笔管从腰(笔管的二分之一处)到端(笔根处)分成三等分,靠近端的部分,称为第一分。初学习书者或书写正楷、隶、篆书体宜执一分处。
二分笔笔位的一种。指把笔头从腰(笔头的二分之一处)到端分成三等分,中间的一分为“二分笔”。二分笔写出的笔画丰腴。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多用二分笔,以圆润而峭劲的书体风格流传后世。初学书者或书写行书字体宜执二分处。三分笔这里有两义:一、指把笔头从腰(笔头的二分之一处)到端分成三等分,靠近腰的部分为“三分笔”。三分笔写出的笔画浑厚。唐书法家颜真卿善用三分笔,以深厚雄健、气势磅礴的书体特点名重后世。二、指把笔管从腰(笔管的二分之一处)到端(笔根处)分成三等分,靠近腰的部分为第三分,逸宕飞动的草书,宜执三分笔处。草书比其他的字体,多了几分潇洒和难懂。唐代以前,由于没有高案大桌,写字时的执笔方式与我们今天常见的方式就有所不同。中学历史课本中的《女史箴图》,女史站着提笔书写。而传为唐代的《北齐校书图》中校书者的执笔姿势也与今天迥然不同,图中有个人是左手拿着纸而右手单钩拿笔写字,这也是一种执笔方法。韩滉《文苑图》中执笔者姿势又有不同。唐代著名草书家怀素大醉之后,“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提笔在墙壁上书写,他的执笔方法肯定又有所区别。到了宋代,苏轼强调“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他自己执笔是使用“三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顾名思义,就是用三根手指头拿笔,类似于我们今天执钢笔的方法。与苏轼同为“宋四家”之一的米芾认为,执笔要轻,所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这一点与苏东坡是相似的,但是,他又认为写字应该悬腕。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则认为,写字时要把笔提起来,让毛笔自起自倒。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与众不同,他认为回腕法是最佳选择。一般而言,近代书法家比较推崇的是唐代陆希声所传的“五字执笔法”。所谓“五字执笔”,指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来说明的执笔方法。由于这种方法要用到五指,所以又称“五指执笔法”。现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对此有详细的解说。五指执笔,应使五指配合得当,切忌用力过大。执笔的深浅高低,因人因时而异,不可过于偏执。姜夔所谓的“腕运”是运笔的一种方式。运腕的基础是悬腕。所谓悬腕,就是使手腕悬空。运腕,就是用悬空的手腕带动毛笔进行书写。有的人采取枕腕法来代替悬腕。所谓“枕腕”,就是用左手枕在右手下面书写。我们认为,这种枕腕法只能在书写不太大的字的时候偶尔为之。至于有人说,先用枕腕,熟练之后慢慢地就悬起来了,纯属无稽之谈。腕运之外,运笔法还有指运、肘运、全身运笔诸说。所谓指运,就是用手指运笔,用手指拨动毛笔,这在写小字的时候常常用到。要使指运而腕不知,指、腕配合无间,堪为上乘。所谓肘运,就是以肘为支点悬肘挥运毛笔。至于全身运笔说,清代碑学以来许多书家奉为不二法门,但不能把这种说法与玩杂耍似的全身晃动等同起来,如要用全身之力,也只能是暗运,切忌做简单理解。至于几种运笔方法,各有优长,不宜偏执。如果手指、手腕、手肘甚至整个身心都围绕毛笔而有机配合,那么,写出来的字定会不差。当然,这种配合要有机而自然,不能机械、僵化、支离破碎甚至故作姿态。关于中锋和侧锋的理解,姜夔可谓一语中的:“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笔正,指中锋用笔,笔杆垂直纸面,使笔锋在点画中间运行。笔偃,指侧锋,笔锋偏在笔画一侧。中锋与侧锋是一组对偶范畴,书写时,在转折和起笔收笔时可以不断用到侧锋,而书写过程中笔锋应该不断调整到中锋状态:“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所谓提按,指毛笔在运行中的升降运动。提按使点画有轻重之分和粗细之别。苏东坡有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他认为,书写中的提按就如行走中双脚的起落,刚提起就要放下,才放下又要提起,只有这样,行走才有可能,书写才会成功。姜夔将提按与中侧锋合并理解:“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起行收笔也是姜夔所讨论的话题。所谓“一点一画皆有三转,一波一拂皆有三折”,实际就是一个个点画的书写过程;“锥画沙”也就接近于藏锋起、收笔。除了点画的具体写法,姜夔还提到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一点者,欲与画相应;两点者,欲自相应;三点者,必有一点起,一点带,一点应;四点者,一起、两带、一应。”同时,他还涉及到文字学基础对于书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