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丨曾经的国门,中华门的100张面孔
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上的大清门图
讲中华门,就得先从千步廊说起。明清北京皇城南墙,在位于京城中轴线位置,向南凸出,左右对称,由皇城墙包围的是一“T”形的广场。这是皇城的外郛,建成于明永乐年间。沿皇城外郛东、西墙和北边两段南墙内,连檐通脊,首尾相连,建有各144间的两排廊房。东边一排由南向北又折向东,由南到北110间,折向东又34间,西边亦然,与东边相对于中轴线左右对称,总共是288间。
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上的千步廊图
既然叫“廊”,这房子朝向广场的自然就是一溜廊子,其实最初盖这廊房,就是给商贾小贩设的摊位房。出了承天门,面对着的是开阔的宫城前广场,平时沿广场边缘商贾列肆,好一派繁华景象。有重大活动时,则仪仗、侍卫环立,庄严肃穆。承天门是宫城最外的一道门,皇帝颁诏天下,都是在这里公布于众,传遍全国。
1860年,大清门
这个“丁”字形的宫城前广场面南的就是大明门。千步廊两侧分列着中枢机构,西侧是军事机构“五府”,东侧是行政机构“六部”和宗人府、鸿胪寺、太医院、翰林院等,基本是左文右武的排列。
1870年,大清门
大明门是宫城承天门与京城南面正中的正阳门之间的一个门。由紫禁城午门出来,条石铺就的御道一路笔直经大明门直达正阳门外的正阳桥。大明门里是皇宫禁苑,出了大明门,那就进入了民间世界,大明门就是皇家与市井的分界。明朝永乐年间建成时,因是皇城的正南门,古人又以南方为尊贵,所以享有“国门”的地位。
1870年,大清门外东侧,棋盘街的店铺
大明门外就是著名的棋盘街,本是长方形的甬道,围以白石栏,但中间是御道穿过,就像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故此得名。大明门的名称随朝代的更替而变,明朝时称大明门,大学士解缙题门联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明朝亡,李闯已立大顺国号,遂改大明门为大顺门,但李闯登基后即遭吴三桂引清军进攻,在北京仅呆了四十多天,即率部西逃,大顺朝随之夭折。这大顺门改的就有点儿是笑话了。
1890年,大清门
清朝入主中原,清帝福临于顺治元年(1644)由盛京(沈阳)移驾北京,并定都北京。遂改名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元年(1912)改名为中华门。中华门之名一直沿用到1959年被拆除时。要振兴中华,可自己都把中华门给拆了,是不是需要重新盖一个呀,换个地方也行啊,要不把正阳门改名叫中华门,反正内城的城门楼就这一个了,改就改了,总之“国门”不能没有啊。
1890年,大清门
1915-1916年,京城中轴线及故宫周边有过较大规模的改造。千步廊东、西廊房全部拆除,只留了皇城红墙,沿墙两内侧植满紫白相间的丁香树。千步廊两侧南墙开豁口,千步廊两侧的公安街(户部街)和西皮市街北端直抵长安街;正阳门拆除瓮城,城楼两侧开辟双券洞,道路南端绕过箭楼汇于正阳桥。使进出内外城的行人车辆不用再走中央御道穿过诸道门,就可从长安街直达前门大街。
1890年,大清门
原千步廊宫廷广场也更加开阔,真正成为了步行街和国民广场。故宫前朝和原太庙作为了国家博物院的古物陈列所,原社稷坛辟为了中央公园,西苑的北海和景山也作为公园对国民开放。自此天安门前的千步廊广场就轮番上演了不间断的政治文化大戏。从庆祝一战结束、反对“二十一条”的集会游行,到轰轰烈烈的学生“五四”运动;从“五卅”到“一二九”;从抗日集会示威到反饥饿反内战游行。
1890年,大清门及东侧的户部,礼部值房
1949年以后,千步廊广场的格局没变,但是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大。阻碍向东、西扩展的千步廊皇城墙拆了,公安街和西皮市街也废了;阻碍向南扩展的中华门于1959年也拆了;再后来1976年修纪念堂,把棋盘街也给废了。以后应该没法再拆了,那再拆就得拆前门楼子了。
1890年,大清门前甬道、棋盘街
1896年,大清门及棋盘街,户部街
1898年,大清门
1900-1901年,庚子之变后,从城楼东城墙上看到的大清门周边废墟
1900年,从正阳门西侧城墙看到的大清门,门外的中军都督府值房和北面的天安门
1900年,大清门及户部街(南北尚未打通),民国初期沿用清末的大清门明信片和邮票,1912年发出
1900年,大清门满汉文匾
1900年,大清门明信片01
1900年,大清门明信片02
1900年,大清门内(北面南向)条石御道(中轴线上)
1900年,大清门前的食摊
1900年,庚子之变,在千步廊列队等待进入紫禁城的八国联军官兵
1900年,庚子之变,正阳门失火后,城楼北侧的值房,貂皮巷的很多建筑都成了断壁残垣
1900年,庚子之变,正阳门失火后,从城墙上看到的大清门前的废墟
1900年,庚子之变后的千步廊,由天安门金水桥到大清门,正阳门城楼已烧毁
1900年,庚子之变时的大清门
1900年,庚子之变时的千步廊,八国联军士兵列队向北行进
1900年,庚子之变时的千步廊,八国联军士兵骑马列队,天安门在千步廊北端
1900年,庚子之变时的千步廊,八国联军士兵骑马向北行进
1900年,庚子之变正阳门失火后,大清门前一片狼藉
1900年,銮驾出大清门
1900年10月,庚子之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解救使团,在大清门前列队
1901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的大清门
1901年,从正阳门城墙上看大清门和远处的天安门(新建的大清门前左侧值房)
1901年,从正阳门看大清门和远处的天安门
1901年,大清门,八国联军骑兵出入大清门如入无人之境,门值房已毁
1901年,大清门
1901年,大清门
1901年,大清门前行走的马车和围观的摆摊人
1901年,美国驻大清国公使馆(大清门左侧)
1901年,千步廊(两侧廊房还在)
1902年,大清门
1902年,大清门及东侧的户部街(南北尚未打通)
1902年,大清门外,棋盘街石护栏
1902年1月7日,两宫回銮进大清门
1902年1月7日,两宫回銮入大清门,袁世凯的武卫军护驾,大道两旁武卫军跪迎圣驾
1902年1月8日,两宫回銮(大清门东侧的户部街)
1902年1月8日,两宫回銮(过正阳门,进大清门)
1903年,大清门外
1905年,大清门前执事的太监
1905年,大清门左邻成了美军的操场,可见东交民巷的“敷文”牌楼
1905年,光绪帝出大清门,前往天坛祭天(明信片)
1905年,光绪帝出大清门,前往天坛祭天(明信片)
1906-1909年,大清门
1908-1910年,大清门明信片
1908-1910年,大清门外正面
1909年,大清门及东侧的户部街(南北尚未打通)
1910年,中华门、棋盘街及周边,正阳门内北望中轴线
1910年,中华门明信片,门匾已改成竖式
1912年,中华门,推翻满清后改名“中华门”最初的门匾(横匾)
1912年,中华门门前立一路牌,上书“由此往北只准我人往来”,彰显了独立自主的国民意识,前清的皇家禁地,国人可以自由往来了
1912年,中华门旁,美驻军在使馆前操场练兵,卧榻之侧,他人依然“酣睡”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大清门”改名“中华门”,门前搭起“与民同乐”临时牌楼01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大清门”改名“中华门”,门前搭起“与民同乐”临时牌楼02
1913年,中华门前棋盘街
1913年,中华门前棋盘街
1913年,中华门前棋盘街
1915年,中华门换匾,横改竖
1916年,中华门前的石狮
1916年,中华门前的石狮
1916年7月4日,袁世凯葬礼,仪仗出中华门
1916年7月4日,袁世凯葬礼,仪仗出中华门
1917年,中华门、棋盘街
1917年7月13日,中华门
1918年11月13日,中华门前,庆祝一战胜利的临时牌楼
1919年11月29日,北京三十四所学校男女学生和市民三万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声讨日本残害福州人民暴行,抗议日舰侵扰福州
1920年,美驻军在中华门外棋盘街东侧的美使馆操场操练
1920年,美驻军在中华门外棋盘街东侧的美使馆操场举行仪式
1920年,中华门(明信片)
1920年,中华门,公安街(原户部街)
1920年,中华门,户部街(明信片)
1920年,中华门,户部街
1920年,中华门,棋盘街,东交民巷西口
1920年,中华门,棋盘街,西皮市街,西交民巷东口
1920年,中华门北侧,天安门前千步廊(两侧廊房已拆除)
1920年,中华门及周边,正阳门内中轴线北望
1920年,中华门前,透过中间门洞可见天安门
1920年,中华门前
1920年,中华门中间门洞和竖式门匾,透过门洞远景是天安门
1920年,中华门左邻前景是美国使馆院内建筑,远景为前清时的大理院大楼
1930年,北平中华门东侧公安街(原户部街)上的警察和跑步行进的军校学生
1930年,中华门
1930年,中华门
1930年,中华门
1931年,中华门、棋盘街
1933年,中华门俯瞰,在正阳门城楼上向北拍摄
1946年,天安门外金水桥,可见千步廊皇城墙、中华门、正阳门
1946年,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及北平北中轴线航拍
1946年,中华门、棋盘街
1954年,中华门、棋盘街
1958年,北京城北中轴线航拍,千步廊皇城墙已拆除
1958年,中华门前棋盘街的前门公共汽车站,人民英雄纪念碑刚落成,天安门广场大规模扩建前,千步廊皇城墙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