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外用药物.pdf

说明书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外用药物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治疗黄褐斑的外用药物。
背景技术
黄褐斑又称肝斑、蝴蝶斑,是一种色素沉着病,是体内疾病在面部的一种外在表现。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妇女,妊娠期妇女尤为多见,发于面部,呈浅黑色,咖啡色或淡褐色的不规则斑块,边界清楚,一般是对称地分布在眼周围附近、额部、颧颊部、鼻旁和口唇周围,边界清楚,表面皮肤光滑,不痛不痒,没有皮屑。其发病机制是黑素细胞活性增加所致。临床上寻求治疗的多为中、青年女性,这些患者正处于生殖活动期,常伴有经血不调,或妊娠期间体内增加的雌激素刺激,而引起黑色素增加,孕酮的增加还能使色素沉着斑扩展,肤色加深。现代医学对本病还没有满意的疗法,应用中药外涂治疗黄褐斑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用内服汤剂治疗黄褐斑需要辨证论治,但不论哪种类型,总离不开活血化瘀这一基本的治疗原则。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选用中草药配制不同的配方,应用于黄褐斑的临床治疗,目的在于从中优选出最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黄褐斑的外用药物。
通过筛选,治疗黄褐斑外用药物组方中药物成分如下:
白芷:伞形科,当归属。根可入药,性温、味辛,功能祛风,散寒、燥湿。
白及:又作“白芨”。兰科,多年生草本。块茎入药,性微寒、味苦,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治咳血、外伤出血等症。亦可外用。
白僵蚕:中药名。亦称“天虫”。感染白僵病而僵死的干燥蚕体。性平、味咸,功能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白石膏:矿物名,单斜晶体。中医学上用为清热泻火药,主治高热烦渴、肺热等症。加热至150℃,脱水成“烧石膏”,或称“煅石膏”,供外用,可生肌敛疮。
白附子:中药名。乌头块根的干燥侧根。有毒,经盐渍、水漂、煮熟等炮制后,毒性减低,称“制附子”。性大热、味辛,功能回阳救逆、扑火助阳、祛寒湿。
白菊花:统称“菊花”,有黄菊和白菊之分,多年生草本。白菊花可入药,性微寒、味甘苦,功能疏风清热平肝名目。
白薇: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根和根状径可入药,性寒、味苦咸,功能凉血清热,解毒。
配方组成:白芷、白及、白僵蚕、白石膏、白附子、白菊花、白薇各0.5克。
使用方法:将炮制好的七味药按剂量备好,研成细术,过90-100目筛。每次使用时需用鲜豆浆或牛、羊奶把研成细末的药物调成稀膏,睡前先用温水洗面,然后将调制好的稀膏涂于斑处,晨起洗去。坚持治疗10~30天,多能获得较好疗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