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新传考研 | 初试402分学姐8888字超细致硬核经验贴

我是晶晶,浙传MJC2019级考研人,初试成绩402,政治68,英语87,专业课一120,专业课二127。本科就读于某某三本学院,专业是广播电视学,抱着考研的目标进入大学校门,去年三月底四月初正式进入备考阶段。下面是我的备考经验,希望对下一届考研小宝贝们有帮助吖~

  一、择校择专业  

我曾在“考研人”公众号兼职过两年的新媒体小编,因此编辑过无数篇考研经验贴,见证过许多人的逆袭与失败,整个大学有一半的时间都被备考氛围熏陶着,也顺道免去了考研前期搜集资料的过程。

了解了考研流程之后就开始择校了,俗话说题好文一半,选择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真的是一个令我非常头痛的问题,在这方面我起码纠结了一两年,浙大苏大南师大、南大复旦上交大,甚至北大的南方校区都曾经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并且我还认真地搜集了这些院校的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以及考上的可能性进行对比分析,但仍然犹豫不决。

后来一个考研机构来学校宣传课程,其中有位老师谙熟各专业的考研院校,随便报一个专业她都能如数家珍般地给你列出大中华各个地区的优势院校和考研难度,于是我怀着单纯而崇拜的心情向这位老师请教:不想离家太远、最好在江浙沪、本科广播电视学、不那么难考、院校知名度和专业实力之间更看重专业实力,该选择哪个学校?

老师头都没抬:“浙江传媒学院。”

于是我就开始搜集资料,并且发现浙传的确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宝藏学校。首先,浙传位于杭州,就业资源很多。且浙传的实力无需置疑,业界许多知名校友,戚薇、李维嘉、伊一、龙丹妮、朱丹等等都是浙传人。享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美誉的浙传,每年都有许多艺考生扎堆报考,也有很多艺考失败的同学把浙传当做了考研目标。

其次,浙传看重实践,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度,每位研究生都有一个学界导师和业界导师。学校有很强的实践平台,浙江卫视的一些演播厅就在浙传校内,浙传全媒体中心做得也十分专业。复试那几天在浙传校园里随处可见拖着一车专业设备拍片子的男同学,以及高举收音设备做采访的女同学。让我这个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子十分向往。

再者,浙传的硕士点成立的时间并不算太长,相比985名校来说竞争压力不算很大,试题难度也没有那么高,不算特别难考。(当然这几年报考浙传的人数已经逐年大幅递增了,19级有一千六百多个人报考,是上一级报考人数的1.5倍。且浙传正处于上升期,在李良荣大大任职浙传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后,我相信考浙传研究生的压力会更大的。20考研人你们加油哦~(龇牙笑)

话又说回来,也正因为浙传不是985也不是211,让我这个有名校情结的人有些许失落感,几经抉择之下,我选择了两所学校作为目标,一个是南京大学,另一个是浙江传媒学院,具体报考哪一所视复习情况和招生情况而定。后来十月份各院校发布招生简章,报名工作也提上日程了,那时我还是没有决定好要报哪个学校,直到南大发了招收简章,除掉推免生竟然只招十来个人,我思忖良久,决定还是不要去和神仙们抢这一、、名额了,估计会死得很惨烈吧,于是果断报考了浙传,也及时调整了复习重点。

(最后南大今年录了66个,我吐血。但想想考上浙传也很开心很满足啦~)

总结来说,如果择校方面比较纠结,可以给自己留一个备选,但是备选学校的题目风格最好不要相差太远,虽然我定的南大和浙传还是有些差异的,但反正都是MJC,大方向比较准确,且新闻传播本来就是一名需要涉猎广泛、融会贯通的学科,所以并没有给我的复习增添多少压力。

如果连个备选和目标都没有,建议好好想一想自己的未来规划,包括未来想去的城市、是就业还是读博、更看重学校的知名度还是更看重专业实力、是否有勇气冲刺名校等等。磨刀不误砍柴工,想清楚了再正式复习专业课,也为时不晚。

  二.公共课复习  

前文提及,我之前是考研人的小编,考研人和新东方有业务合作,所以我也就报名了新东方在线的政治英语直通车课程,以期有规划有步骤地系统学习公共课。但后来发现似乎自己也并不是很需要,直通车课程我也一共只听了19%(捂脸

  1、英语复习  

我考的是英语二,87分,看到分数时开心到爆炸,宛如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抚养的孩子终于长大成人事业顺利娶妻生子儿孙满堂,我露出老母亲含饴弄孙般的欣慰一笑。

我的英语基础不算太差,四级564分,六级495分,但四六级那是大一的事情,两三年之后我的英语早已锈成了一块废铁。于是我从最基本、最重点的单词开始复习,且背单词这件事一直持续到上考场前,毕竟一天不背书,三天成废物,自己的记忆力自己还是很清楚的。

英语单词的学习及背诵我强烈推荐朱伟的《恋练有词》,背单词不仅仅是买了单词书一个一个地看,更重要的是看恋练有词的视频课,视频课才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啊!我看完的那19%的新东方课程大部分都是恋恋有词的视频课。而且朱伟老师讲课十分有趣,单词与段子齐飞,每每看到考研自习室的学子盯着手机或者pad在那捂着嘴笑,我就知道这个人十有八九在看恋练有词。借着上厕所的路径过去瞄一眼,嗯,果然是恋练有词。

我在八月前看完了前20个单元,也就是高频词和中频词的视频课。每看完一节课,第二天早上我就会去学校的长亭里背单词,我习惯一边朗读一边背诵,不然抄写式背单词容易让我分心并迅捷地进入休眠状态。背完书本上的单词我会用墨墨背单词APP再学习一遍新的单词,同时复习前几天背过的单词。用APP背单词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根据发音来记忆,比单纯地抄写更有效率。墨墨背单词这个APP很好用,为了不花钱买单词上限,我坚持连续打卡打了一百多天,那段时间也是我记单词最多最高效的阶段。

除了恋练有词之外,我会把做真题阅读时遇到的陌生单词抄在笔记本上,隔三差五拿出来背一背。背到一定时间,就会把之前背的所有单词全部过一遍,没记住的再抄在本子上,捂住中文想英文、捂住英文想中文,这样反复记忆。事实证明背单词简直是传说中的巴别塔,打通了我和英语试卷之间的通道,让我从最初的纯黑人问号脸转变成黑人问号脸——这篇阅读这么简单,怎么别人还能错那么多?真是搞不懂呢。(装可爱

总之,在背单词上我花的功夫最多,但语法和长难句也同样很重要。我第一次做真题时,94年的英语一试卷,四篇阅读错了十个,后来再做错到十二个,内心一度绝望崩溃。背了高频词汇后虽然看得懂文章了,但阅读也是错在六个以上,始终突破不了这个瓶颈。后来我听了唐迟老师的长难句,虽然只听了两节课,但收获非常大,因为我get到一个读长难句的窍门,就是读句子时圈出句子里的连词,这样就能快速分析出句型结构,秒懂句子意思。然而即使这样,我的阅读仍然处于错四个的新瓶颈,于是我开始用我之前最不屑一顾的方法,把有理解障碍的句子抄下来,一点点地分析这个句子的解构,圈出陌生词汇,分析错因,并把整句话翻译出来,译完再对比一下参考答案的译文,看看哪里可以改进。这样踏踏实实地写了十几张纸之后,我的阅读出现了质的变化,做真题只错一两个,最后在考场上,我的英语阅读也只错了一个。同时这个过程也顺道练习了翻译,所以我也没有在翻译上花太多时间。

英语作文我没花多少时间准备。一方面我不喜欢背书,尤其是背英语,从小到大都没背出过几篇英语文章,让我去背范文实在太折磨了。另一方面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背英语作文,考研后期专业课、政治哪哪都是要背的知识点,哪有精力再分配给英语作文?但我的英语作文一开始就如同我那错十个的阅读一样垃圾,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比比皆是,大脑里只剩几个简单句和高中时天天学习的定语从句。

于是我认真读了好几篇英语范文,大部分话题的大小作文我都看了。主要看两点,一是面对这个话题你要说什么?刚开始我看到英语作文题,让我用中文我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更何况用英文表达出来。所以我就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比如感谢信感谢的内容是什么?我要怎么吹出这个彩虹屁?我要脑补出哪些具体事项等等。二是面对这个话题你要怎么说?怎么样才能显得自己的句子贴切生动而不花哨、简单朴实而不平庸?我的方法就是借鉴别人的优秀表达,比如描述一个事情,我只会用简单句,而别人竟然能用倒装句来表达。那我就记住了,下次我也可以用倒装句。另外就是积累范文中的优秀词汇,一般都是那些常见而我又想不到的词汇,比如I think l am lucky,别人可以写成I count myself fortunate,我就赶紧把count这个小可爱记在我的小本本上。

总之英语备考的过程就是这样啦,背单词、做真题占了主要比重。考完英语当天“英语小作文跑题”就上了热搜,我刷着手机在想:英语作文还能写跑题?这都什么水平??点进去一看,ok,我也跑题了...fine...debate原来是辩论啊,嗯,这个单词我记住了。(微笑

  2.政治复习  

如果说英语是我那人生圆满的小儿子,政治就是让我恨铁不成钢的大儿子了吧。68这个分数真是枉费我精心栽培的一番苦心,亏得我还特地看了纪念改革开放的纪录片,做了三本政治选择题、三套政治模拟卷,花那么多时间看马原的视频课,连跟研友去吃饭的路上都在互相提背近代史。

唉,那个心情怎一个“唉”字了得。

说不了经验,就说说教训吧:

选择题贵精不贵多,做一道记住一道才是重点,刷太多题又记不住会很浪费时间。

该背的内容就踏踏实实的背,多背一个知识点就多得一点分。我就是背书不扎实,所以论述题考的分数也非常一般。

信肖四得永生。肖秀荣大大今年再度押中所有大题

  三.专业课复习  

专业课方面我读了《娱乐至死》、《乌合之众》、《童年的消逝》等新传入门书,对知识点的理解很有帮助。也读了《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等新传考研必读书目,读了半本《媒介管理学概论》,因为实在太无趣了,并且考的也不多,所以就没有看下去。

3月29日那天我百无聊赖中刷到了99的经验贴,被99一路走来的历程打动,登时从床上坐起,开始详细规划学习计划。并且买了99的超厚笔记,花了很长时间啃食这本笔记,从中学到很多新传知识,也被其中99的圈圈画画激励了一路。

另外,在这里我要点名表扬99和阿蒋的考研班,我报了99阿蒋的暑期班和半个答题班(因为确定目标院校后觉得浙传的题目和答题班的风格、难度都不太一样,所以中途退掉了)。99阿蒋的课程真的超级优质超级丰富了!四十多天的暑假班让我学到了太多太多,也打开了我的视野和思维。暑假班的课程容量让我至今想起那段整理笔记的日子仍然瑟瑟发抖。笔记多到爆炸,加上自己另外总结增添的一些知识点,敲电脑敲得我手疼,并成功敲坏了一个键盘膜。

如今回头看来,暑期两个月真可谓考研期间最黄金的时间段了,暑假前我还是一个连KOL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白,暑期后起码对所有考试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只需要学会如何将储备的知识输出到考卷上就可以了。

在暑假学习期间,我也在阅读一些论文,读完会做笔记,或者打印下来圈圈画画,虽然不能完全记住,但读论文的过程是一个拓展知识面和拓展思维角度的过程。比如之前我只知道议程设置,认为媒体在给公众设置议程,后来读论文发现还有“反向议程设置”这个观点,即用户时代下公众热议的话题有可能成为主流媒体的选题。所以在学习传播学经典理论时,就会想一想在当代有哪些变化,曾经的理论现在是否适用,这些看似无懈可击的理论是否也有不尽完善的地方等等。此外,论文的行文思路也能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论文的学术性文风有助于培养答题语言,读论文时还可以顺道学习一下别人的彩虹屁小标题。

笔记整理方面,我把传播学分成了五个大专题,传播学基础知识、四大传播渠道、传播模式与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五个类型和传播学研究内容,每个大专题下还有很多小专题,包括传播学派、政治传播等等。新闻学没有做太多的笔记,只把自己认为比较重点的、易考的内容整理了一下,包括短视频专题、makesi的新闻思想、新闻伦理等等。广电方面没有花太多时间,因为浙传考广电考得也不多,广告学也是踏踏实实做了笔记,新闻业务也庞大而丰富的笔记,虽然新闻业务占的比重很小。。。新闻史我根据大纲一个个地总结了名词解释,并花了非常多的时间背诵,因为新闻史内容真的很多。。。

实务方面,浙传曾经考过电视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评析、消息改写、报道策划等。浙传的出题风格灵活多变,为了hold住实务部分,我把所有格式的实务全都准备了一遍,包括公众号策划、采访提纲、研究计划书等之前从未考过题型。今年浙传只考了新闻评析和新闻评论,竟然连消息改写都给去掉了,可见浙传对新闻评析的爱之深。新闻评析很好写,写多了自己就总结出套路了,我在上考场前就已经给自己准备了一份新闻评析模板,可以直接套模板来写。评论就很需要花时间花功夫来练习了。我是从暑假八月开始练习评论,跟着爱传播公众号练习,写完一篇就去看看别人的优秀评论,再看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评论,积累他们的评论角度、亮点语句和论据。论据积累非常非常重要,我在刚开始练习评论时实在写得干瘪而生硬,因为肚子里没有存货。后来我开始刻意关注新闻事件,关注别人用在评论里的论据,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

实务的练习我没有报班,只从浙传一位学长那里购买了12次的批改,最后只用了十次。。。因为后期有、、懒得写实务。另外就是和几位研友组成小组互相批改实务了,八月刚开始练习实务时我就和另外两位研友组了实务互批小组,相约每周一两篇评论,写完发群里互相批改。虽然这个批改并没有多高的水平,但在很大程度上督促了我练习评论,不然以我个人当时薄弱的意志力,恐怕评论写作会一推再推吧。所以研友互助小组是能够互相督促学习的,大家一起进步的感觉也很美妙。

  四.复试二三事  

出了初试成绩之后,准备复试的过程中其实是有些自满的,潜意识里觉得402分不可能被刷,所以准备复试没有花太多时间精力,用一个数据就可以表达我的复试准备得有多么潦草。三月份我用了52G的手机流量,巨额流量都是我看剧看视频看综艺看电影的后果啊!(捂脸

而且我精心准备的简历最后也因为复试规则临时有变所以没有带进去。浙传的复试是真·公平公正公开,面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候考场地也屏蔽了手机信号,面试室除了摄像大叔、很多很多面试考官之外,还有两位监考员。再加上今年的简历和作品集统统不允许带进去,所以复试的分数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现场表现。

按照排名顺序,我第二个进场。专业课面试两道题二选一,第一道是谈谈5G对传统媒体转型的影响,第二道是列出四点以上2019年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我选了第二道,回答了四点。一圈老师中一开始没几个听我讲话的,只有一两个抬头望望我,后来老师们即兴提问的时候都开始看我听我讲话了,我感到十分欣慰。

老师们问了我很多问题,问我本科专业学了哪些课程。会不会数据可视化和建模?我说之前没有学过,但一直想学来着。老师微笑。

实习中具体是做什么的?并一直让我说得再细致一点、再细致一点……我觉得这应该是老师为了核实实习经历的真实性。

平时爱看什么书?我说前段时间读了李娟的《走夜路时请放声歌唱》,专业课方面读了罗杰斯的《传播学史》,同时害怕老师追问更专业的问题,连忙补充了一句“但我还没有读完”,老师们笑出了声。

问我的研究生规划。我说其实我一直想成为一个技术大神,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能学习一些技术性的内容,另外我想在学生阶段做一些社会关怀性的研究,比如前段时间流浪大师沈巍的故事就让我想去关注一下城市边缘性群体的生活状态。同时害怕老师追问,连忙加了一句,但我现在还没有对此有多么深入的研究。老师们微笑。

问我既然想学技术,又想做社会调查,要怎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呢?我说我可以通过微型纪录片的形式去记录这些人的生活,或者用数据去展示这些人的生存状态,同时加以可视化的表达,让社会更多地去关注这一群体。

老师们频频点头,我出门时听到老师们在里面说“嗯,这个不错”。

我心花怒放如释重负,一路小跑忘记了后面还有英语面试……走到一半才想起来还有英语面试,于是去英语候场。结果看到题目我feel凉凉……抽到重庆大巴车坠江事故……我吐血。

由于沉浸在上一场的欣喜之中,再加上后来英语候场时出现了一些问题,老师在里面等了我很久,所以还没开始,我心态就已经崩了。

英语面试的老师比专业课的还多,房间更小,角落里的摄像大叔时不时瞅我一眼,老师们或默不作声置若罔闻,或轻蔑一笑尴尬瞪眼,搞得我非常紧张……

英语面试的时候,老师追问,如果我是重庆大巴车上的一位乘客,我会怎么做。

我用蹩脚而又生硬的英语说:l would do something to prevent that woman

老师诧异地:“that's all??”

我点点头。

老师:no more??

我: l don't know what l can do more

然后老师们笑出了声……

总之,英语整段垮掉,备考前我准备的什么花哨而又炫丽的表达,比如:l want to build a systematic view of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比如l'm very happy that l am qualified for this interview,进场后全部忘得一干二净,只剩最简单的 l think 和 good。。。英语口语自此成为我心中一大痛。

最后复试成绩也是差强人意,英语分数果然不出意料的低,加上初试分数,总成绩排名新媒体方向第二。还是比较满意的吧~嘻嘻

  五.心路历程  

回想起九个月的备考历程,心中真是五味杂陈。

三月四月摸索着前进,听了无数个考研公开课来了解具体要怎么复习,清明假期还报了学校附近的文都清明集训营,在那边做了一套18年英语一真题,听了政治老师对整个政治备考过程的详细规划。晚自习时问了那边的老师,问他如果我想考某某学校能不能考上,我说英语考85以上应该可以拉点分吧,老师把嘴撇得老长老长地说:“英语你想考八十多?你说你能考七十多我信,你知道八十多是什么概念么??”

我出了文都的教室,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冷冷的夜雨里回学校,脑海中一遍遍地回想起这些话。当时对考研还比较懵懂无知的我有点被这些话打击到,但还是想要努力一把,不相信自己会考不上。我计算着自己能考上的把握有多大,计算我每道题要得多少分才能稳进复试,并把这个分数当做我要够到的标准。

五月六月一边忙碌地做学校的课程作业,一边抽时间看专业课书目和背单词。六月我向铺天盖地的《创造101》妥协,和室友一边看最后的出道直播一边啊啊啊地大叫“我的sunnee出道啦!!!”。甚至由于非常喜欢吴宣仪的笑容,我还在舍友们的嘲笑声中跟着B站上的教学视频一边唱着“pick me pick me up”一边学习《创造101》的主题舞。(微笑.jpg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想把当时沙雕的自己抽回书桌前看书。

七月的我依然没有在书桌前,而是在朱一龙的眼睛里游泳。(羞涩

开玩笑开玩笑~七月八月我还是很认真地在学习的,早上起床在学校长亭里背单词,背完单词就去自习室看英语,下午看专业课笔记,晚上听课,没有课的时候就整理笔记和专题。每天都很充实,当然期间也花了几天时间刷完了《延禧攻略》,并以刷拢龙的微博为奖励,激励自己多看书。今天多看一本书,明天男友就姓朱。

九月十月十一月开始焦虑迷茫纠结,一方面纠结于具体报考哪一所院校,另一方面焦躁与总也提升不了的政治和英语。政治怎么做,选择题都错三分之一,英语刷N套题,阅读始终错四个,同时又在答题班受到优秀作业的碾压,以致于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但还是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为了系统理解改革开放,我还在珍贵的冲刺阶段花时间看改革开放纪录片,虽然并没有在试卷上体现出什么作用。。。。

十二月前期是非常焦躁不安的,因为要背诵的内容太多了,新闻史、名词解释,还有政治论述题都到了要疯狂记忆的阶段,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为了加强场景记忆,我时不时换场地背书,学校操场、长亭、路边、宿舍、自习室门口、小河边都有过我背书的身影。肖四出来之后,学校里每个角落都是手捧肖四背书的人,大家见面打招呼也是“肖四背得咋样了?”背书成为十二月的主题词。

同时12月有很多同学选择弃考,我身边有的研友也开始放弃复习了,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也有些疲惫,想要赶紧考完赶紧结束,但考研就是这样,可以给自己放一两天的假,但不能从思想上放弃。所以尽管我也放纵过、懈怠过,但始终没有动过放弃的念头。其实,坚持到最后一步,不论考试结果如何,都算是一种成功。

考试那天在天没亮时就坐了校车去考场,或许是因为起得太早,已经很多年没有偏头痛的我竟然开始头痛,有过偏头痛的人都知道,偏头痛要么吃药要么睡觉,没有其他方法缓解,并且也无法控制会不会疼得越来越重,这时候我亲爱的室友加研友主动陪我去买药,到现在我都对此十分感激。那天早上下着雨,周围的居民都还未起床,药店离我们有半个小时的路程,没有车也没有共享单车,只能步行。我和她走在漫长又昏暗的细雨中,小心翼翼地踩着马路边上的泥泞前进,却依然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溅了一身的泥水。那个场景让我想起《摆渡人》崔斯坦带着迪伦走的那条路,或许从一个世界到往另一个世界的路就长这样吧,总得有些泥泞和狼狈才能抵达。所幸买完药回来也没有耽误第一场考试,这也算是考研期间的一段小插曲了。

等候成绩的日子漫长无比,在别人眼里这是当下为数不多的珍贵假期,然而只有自己知道那段时间的迷茫和焦虑。不知道前路在哪,想着或许自己考不上了,又想着自己考得挺不错的,应该能进复试吧。经常做梦梦到查分,有一次做梦梦到自己考了380,超级开心,第二天很兴奋地跟爸妈分享自己在梦里考了380诶!

后来查到成绩时蹲路边就哭了,一边哭一边笑,一边跟朋友说“我做梦都没有考这么高!!”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喜极而泣。

原本以为十分漫长的九个月一晃眼就过去了,春天开始,冬季结束。总是说着自己太懒的我,也曾在春寒未尽之时早起去亭子里晨读,在炎炎夏日顶着太阳背一包书拎一瓶水去教室看书,在寒风凌冽的十一点走出考研自习室,一路听着人民日报评论电台回宿舍。九个月带给我的改变太大了,不仅仅是知识储备的差异,更多的是思想、行动、价值观的变化。以前我会觉得,经济金融好难哦,那就尽量避开这类工作;编程好难哦,还是不要学了;Pr、AE好难、写一篇优秀的稿子好难、演讲好难、减肥好难......现在的我依然觉得这些很难,但不想再因为困难而选择逃避,我选择迎难而上。因为这九个月的事实告诉我,曾经我觉得很难的传播学、英语、政治、新闻学,还有难写的新闻评论、消息、策划,我都啃下来了。原以为接受不了批评的我,在被优秀的学姐碾压式批评之后也已经练就了心态金钟罩,毕竟有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也是一种收获。

我不再害怕失败,因为我知道只要真正付出了努力,就已经成功了。

浙江传媒学院有一句土土的,却又激励了一代代艺考生和考研人的宣传标语:“像风走了八千里,终归浙里。”

在二百七十多个努力的日子后,我终于成为了“浙里的人”。

Ps:附一张考研期间看过的书,以及微信二维码,对考浙传有问题的同学欢迎来问~

其 他

西安交通大学新传考研MJC经验贴

北京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

南京大学mjc初试400分经验贴

武汉大学新传考研MJC

南京大学专硕mjc初试402分总分第一

中传&暨大&湖大新传保研经验贴

厦门大学新传考研专硕经验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