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桐柏淮源庙碑帖 禺草号汉阳

《汉西岳华山庙碑帖》四明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老爷爷所珍藏《汉西岳华山庙碑帖》翻拍拓本,是老外公(亲家)请上海“苏三兴照相馆”翻拍后赠送给他的。在没胶片时代里,珂珞版在当年是用玻璃替代成像的一种新技术。这套翻拍的《汉西岳华山庙碑帖》拓本,在家父手中保存了近百年。除完整无虫蛀外,还躲过又双叒叕不同名称的政治运动。当年酷爱收藏的老外公,不惜十万巨资所购的原帖,因官场仕途受阻,特奉送给顶头上司托忒克·端方①。

端方女儿出嫁时,这套《汉西岳华山庙碑帖》作为陪嫁,一同嫁到袁家(袁世凯)。后袁家家道中落,被李汝谦和潘复收藏,辗转被“经融巨子”胡笔江之子胡惠春所得,1964年请访港张世钊题跋(章有言在先,以后得捐国家),1974年章去世李惠春践前诺言,将其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馆”。这套碑帖,就是赫赫有名的四明本。据说,当年端方已将世上仅存的四套版本收齐,即:“长垣本”、“华阴本”、“四明本”、“顺德本(又称、李文田本或玲珑山馆本,因不全,只能算作半本),民间就出现“三本半”的说法。这本翻拍的珂珞版帖,我在《禺草清·汉西岳华山庙碑简介》一文中,较详细地讲述过,在此不用再赘述了。

端方从政之余,醉心于古玩收藏,是中国著名的收藏大家之一;个人亦喜藏书,且收藏颇富,精品亦多,藏书处曰"宝华庵"、"陶斋",藏书印有"乐道主人真赏"、"端方藏记"等。同伯希和等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出洋考察期间,他还收集了古埃及文物,是近代中国收藏外国文物第一人。端方死于四川之后,其子弟因贫困,经福开森中介,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将其收藏那套,最著名的商朝青铜器,以约20万两白银的价格,出卖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桐柏汉淮源庙碑》②在“孔夫子旧书网”上销售,碑帖上钤印③是张仁芬所盖,印章字迹清晰可见,实感亲切。

家中收藏的那套《汉淮源庙碑帖》和其它的书籍、文物,就没那么幸运了,最终未能逃脱十年那场篦梳般的浩劫。

前段时间上网搜寻,各家收藏的版本还不少,慢慢阅读欣赏,很惬意!,无意间在“孔夫子旧书网”里,看到这套“丢失”了的《桐柏汉淮源庙碑帖》。碑帖上老爷爷的钤印清晰可见:“汉阳怀清斋张仁芬季郁父鉴藏金石书画印章”、“张仁芬印”、“季郁审定”“五世乡贤 八省名宦 廿科甲第 百忍家声”另钤有“赵之谦”和几枚模糊不清的印章。

《桐柏汉淮源庙碑》刊于东汉桓帝延嘉六年(公元163年)正月,无书者姓名,传说毁于唐,据说传世皆元代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吴炳重书本,此碑书法严密整炼,淳古自然。上的“季郁审定”“五世乡贤 八省名宦 廿科甲第 百忍家声”钤印非常清晰。

《桐柏汉淮源庙碑》上“汉阳怀清斋张仁芬季郁父鉴藏书画印章”钤印。

张仁芬珍藏赵之谦“读书承志”,现藏武汉博物馆(此照片作为念相)

张仁芬珍藏边寿民“花草”,湖北省博物馆藏。钤印:“廿四明贤书画室”一批张仁芬所藏书画精品,1926年带其上海,准备以“怀清斋鉴藏明清书画集”名誉出版,因商务书局想以“神州国光社”之名而夭折。望这批书画还在人间,继续发挥其价值!

“从孔夫子旧书网”上见到老爷爷珍藏的《桐柏汉淮源庙碑》上面的印章清晰可见。下面借另一版本的《桐柏汉淮源庙碑》,全本附加注字呈现给大家,随着小夜曲优美的旋律慢慢欣赏。

桐柏汉淮源庙碑帖

《桐柏淮源庙碑》,亦称《桐柏庙碑》释文:延熹六年正月乙酉,南阳太守中山卢奴,君处正好礼,尊神敬祀。以淮出平氏,始于大复,

潜行地中,见于阳口,立庙桐柏,春秋宗禜,灾异告变,水旱请求。位比诸侯,圣汉所尊。受珪上帝,

大常定申。郡守奉祀,礻齐洁沈祭。从郭君以业,廿馀年不复身至,遣承行事,简略不敬,明神弗歆,

灾害以生。五岳四渎,与天合德。仲尼慎祭,常若神在。君准则大圣,亲之桐柏。奉见庙祠,崎岖逼

狭。开拓神门,立阙四达。增广坛场,饰治华盖。高大殿宇,(缺)齐传馆。石兽表道,灵龟十四。衢廷弘

敞,宫庙嵩峻。惧在祀,一年再至。躬进三牲,执玉以沈。为民祈福,灵报。天地清和,嘉祥昭

格。禽兽硕茂,草木芬芳。黎庶赖祉,民用作颂。其辞曰:泫泫淮源,圣禹所导。汤汤其逝,

惟海是造。疏秽济远,柔顺其道。弱而能强,仁而能武。不舍昼夜,明哲所取。实为四渎,与河合矩。烈烈

明府,好古之则。虔恭礼祀,不愆其德。惟前废弛,匪躬匪力。灾眚以兴,阴阳以忒。陟彼高冈,臻兹

庙侧。肃肃其敬,灵祗降福。雍雍其和,民用悦服。穰穰其庆,年谷丰殖。望君舆驾,扶老携息。慕君

尘轨,报走忘食。怀君惠赐,思君罔极。于胥乐兮,傅于万亿。春侍祠官属五官掾章陵刘诉,

功曹史安众刘瑗,主薄蔡阳乐茂,户曹史宛任巽秋,五官掾新□梁懿,功曹史郦周谦,主薄

安众邓嶷,主记史宛赵,户曹史宛谢综。

注:1. 托忒克·端方(1861年-1911年),字午桥,号陶斋,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满洲正白旗人,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端方幼年时被过继给伯父桂清为嗣子,1889年,28岁的端方才正式受命做官,因其工作勤勉,仕途也还算顺利。1898年3月,在翁同龢与刚毅的保荐之下,端方第一次被光绪帝召见,由此获得了年轻皇帝的青睐。戊戌变法中,朝廷下诏筹办农工商总局,端方被任命为督办。对当时"志大心切"的端方来说,这既是一个重大机遇,但同时也是一个厄运的开始。戊戌变法期间,端方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筹办的部门当中,他曾一天连上三折,其工作热情与效率,可见一斑。但是,戊戌变法很快被慈禧太后推翻,除京师大学堂予以保留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包括农工商总局一律撤销,端方本人也被革职。宣统三年起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入川镇压保路运动,为起义新军所杀。谥忠敏。著有《陶斋吉金录》、《端忠敏公奏稿》等。

2.桐柏淮源庙,又名淮渎庙。或称淮渎祠。初建于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固庙。东汉延熹六年 (163) 移建于今桐柏县城关镇东关。《续汉书·郡国志》 平氏县注引 《荆州记》: “ (大复) 山南有淮源庙。” 《元和志》 卷21桐柏县: “淮渎庙,在县西六十里桐柏山东北。”庙碑,即建庙时立的碑,撰记其经过。

3.张仁芬所珍藏,劫后余生的印章,被曾孙张汉阳,收录入丁酉年(2017)付梓的《怀清斋金石引索》中。

(0)

相关推荐

  • 荐读 | 储劲松:瞻彼中原

    中土,天下至中的原野,朴厚辽阔的土疆. 瞻彼中原 文·储劲松 中土,天下至中的原野,朴厚辽阔的土疆.我从山中来,沿着一条汤汤流水谦卑地行走."瞻彼中原,其祈孔有",数丈黑黄淤泥之下 ...

  • 桐柏山淮渎庙

    淮渎庙.最早称"淮祠"."淮源庙";后称"长源公庙"."长源王庙";最后称"东渎大淮之神庙",简称& ...

  • 骑行312,第七天

    Day7, 2017/9/22 桐柏水濂洞度假村->唐河->南阳锦江之星建设中路店,118km 上午先去淮祠,昨天来来回回四次经过淮祠门口,也没有进去看一眼.淮祠又叫禹王庙,古称淮井铺,又 ...

  • ​ 难得的隶书好帖《桐柏庙碑》

    ​ 难得的隶书好帖《桐柏庙碑》

  • 初夏小聚 禺草号汉阳

    昨天(5月8日)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人们喜欢在这样的日子里外出游览,或在家恭候亲朋好友光临.随着时间推移,三峡工程短板效应越来越明显,当下武汉,除了冬季就是夏天,春秋两季仿佛没感觉,能看见的,也就 ...

  • 偶 遇 禺草号汉阳

    鸟瞰新成里,上方楼房是新城里小学的教学楼(现鄱阳街幼儿园). 偶遇 几年一面实不易,三载千秋老邻居. 偶遇惊喜千杯少,话匣一开万事齐. 说起偶遇这词,在百度中是这样解释道:偶遇是指不经意的相遇,未经安 ...

  • 《汉阳县志·烈女传》中的故事 禺草号汉阳

    <汉阳县志·烈女传>中的故事 因果教育,趋吉避祸,此话一点不假.居住在汉阳丰乐里(现汉阳柏泉农场)的三甲张氏家族,就流传着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奇事.老屋湾人起初说起此事,就连几步之遥嫘祖庙同宗 ...

  • 输记赵撝叔书“读书承志”横幅 禺草号汉阳

    记赵撝叔①书"读书承志"横幅 张范民著② 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间的学术界趋向,经过几次变化,入关后短期中,实际是晚明学风的承袭和反应.一方面是坚持或反对阳明学派性理学说的争论,另一方面 ...

  • 苏轼抬升了宋词的历史地位 禺草号汉阳

    要说苏轼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在文学上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还真的要重头说起.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有一个叫鲜于子骏的官员,收到了友人的来信.寄信人是当时如雷贯耳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苏 ...

  • 汉阳柏泉张三异家族渊源及发展 禺草号汉阳

    东西湖区地处江汉平原东端,上承涢汉,下接长江,素称古云梦泽东境,境内大部分地区原隶属汉阳县(府).境内既饶有水域,又不乏山岭,山明水丽,极宜人居.东部.北部丘岗连绵,是本地远古文明的发祥地.唐宋以降① ...

  • 音乐界又开宗立派啦! 禺草号汉阳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在元代的画派中,"拙稚派" 是别具一格的,它彻底打破了唐.宋以来已建立在透视学上,各画派于习惯上的规范:也就是说,自唐.宋代以来,人们所习惯的那种 ...

  • 诗禅酒画皆有意-记2021年首届诗友联谊会 禺草号汉阳

    "名山不乏侣,美景有好诗."可见诗词对当2021下的生活,是多么的需要.今天是"武汉老年大学研究会",自疫情以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作为召集人我非常兴奋,早早整理 ...

  • 《禺草清》《禺草清Ⅱ》 禺草号汉阳

    作为汉阳在明清时期的豪门巨族,"柏泉三甲张氏家族"在历代县志.邑志及湖北通志文史资料中均有一定篇幅的记载,每当翻阅这些历史文献,一种无形的动力激荡人心,奕叶崇光之感不由在胸中冉冉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