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健身气功与预防和改善腰痛病症

腰痛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健身气功以腰为轴的功法运动,能有效地预防和改善腰痛病。习练者应清楚腰在健身气功习练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加强“腰为轴”的认识,主动地去活腰、练腰,从而获得良好的功效。

一、脊柱的形态结构特征

脊柱由24块脊骨、1块骶骨、1块尾骨及起连接作用的椎间盘、关节和韧带共同构成。从侧面看脊柱,脊柱呈“S”形,有颈、胸、腰和骶四个生理弯曲。其中胸曲和骶曲凸向后方,婴儿在胚胎期即已形成;颈曲和腰曲凸向前方,是后天形成的。这样的弯曲结构不仅加大了胸腔和盆腔的容积,而且使人脊柱具有弹性,更适应维持直立姿势和从事生产劳动及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只有腰部的固定收缩肌肉等于处于舒张的肌肉力量,才能保持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为颈椎和下腰椎活动多,负重也就增多。由于颈、腰椎长期处于强迫姿势,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病、特别是腰痛病的发病率也成直线上升。

二、腰痛病产生的原因及机制

腰痛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腰肌肉筋膜炎(又称腰肌劳损),可因长期保持一种姿势,如久站或长期用力过度或急性扭伤未彻底治疗而引起。二是腰椎骨关节病,是因为过劳或与骨关节老化退行性改变有关。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髓核向后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引起腰痛。研究发现:人体采用不同的姿势,腰椎承受的压力是不同的。如坐姿时,腰椎间盘承受压力为15.3公斤/cm 2,站位时9.6公斤/cm 2,平卧时3.5公斤/cm 2。所以,人体在坐姿时,腰椎骨承受的压力最大,也就是说经常伏案工作的人群,更易患腰痛病。

腰痛病产生的机制:脊柱退行性改变→椎间盘退变软弱→椎间隙变窄→椎体间韧带纤维环松弛→引起骨质增生、骨刺、椎间盘突出等一系列腰痛病。

三、预防和改善腰痛病的方法

(一)健身气功运动疗法健身气功运动疗法的目的是加强腰部肌肉力量,稳固脊柱关节,保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改善脊柱各关节和肌肉的生理活动功能,从而预防和改善腰痛病。

1.功法特点强调“以腰为轴”。易筋经的功法特点是“伸筋拔骨,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五禽戏要求“以腰为轴和纽带,带动上、下肢向各个方向运动,以增大脊柱的活动幅度,增强健身功效”;八段锦强调“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六字诀中的“嘘字诀”,动作左右穿掌同时水平转动腰胯。功法动作要求也提出“以腰为枢纽”。如易筋经的“摘星换斗”、“倒拽九牛尾”等动作,要求“以腰带肩,以肩带臂”。健身气功动作的发力源头在腰轴,由腰轴转动带动躯干运动,再由躯干转动带动上肢和下肢的运动。练习时留意于腰间,完成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画圈的运动,能够解除粘连,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纠正脊柱功能缺陷。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运动疗法除以上作用外,还有改善受压神经的营养,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关系的作用,从而缓解神经压迫。

2.功法动作注重腰的全方位运动。健身气功非常注重脊柱的前俯、后仰、左屈、右转、折叠、拧转、回旋、环转、蠕动等运动。如易筋经的“卧虎扑食”和五禽戏“虎扑”的脊柱蠕动,不仅增强了腰部的肌肉力量,而且由于脊柱的节节贯穿,增加了脊柱各个关节的柔韧性和骨关节的稳定性,对腰脊肉筋膜炎和腰椎骨关节病及习惯性腰扭伤等症有防治作用;易筋经“九鬼拔马刀势”和“掉尾势”则是在脊柱前屈、后伸的状态下进行的侧屈,更能全方位地活动脊椎,加大腰部的活动范围,增加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弹性和柔韧度,改善腰椎小关节关节软骨的营养,能防止关节软骨进一步退变。

3.功法运动刺激腰部局部稳定肌。人体背部最长的肌肉是竖脊肌,在椎骨深层还有小肌肉群,称为局部稳定肌,起连接和保护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不稳定支撑、小幅度运动可以刺激深层小肌肉群,即局部稳定肌。所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特别是深层的小肌肉群活动及脊柱骨关节的稳定性,防止肌筋膜痉缩,使肌肉有序舒缩,就能很好地预防和改善腰痛病的发生。健身气功所编排的许多动作正符合这一要求。如易筋经“韦驮献杵第三势”,是在下肢提踵不稳定的支撑下撑举上肢。和缓的、小幅度的伸展腰脊,可以很好地刺激脊椎深层的小肌肉群。五禽戏的大部分动作都是在单脚支撑、虚实转换不稳定状态下进行脊柱的小幅度的屈伸运动。如“虎扑”、“鹿抵”、“鹿奔”、“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不稳定状态下进行小幅度的腰脊的屈伸运动,不仅能提高平衡能力,更大的功效则是加大了对局部小肌肉群的刺激,是防治腰痛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日常生活缓解腰痛

腰痛病不仅要通过健身气功进行预防和改善,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坐姿时腰部承受的压力最大,所以椅子的构造要科学合理。有研究表明,椅子靠背向后倾斜120度,并在第3~5腰椎处有5cm的腰部支撑,能有效地缓解腰部的压力;卧床休息时,枕头的高度在7~9cm时,腰部的压力最小。另外采用坐姿时,要经常起立做伸懒腰的动作,或在座位上多活动腰,可以释放腰部的压力;长久站立时应加强对腰部的多方位活动,减缓同一姿势久站对腰椎产生的压力;卧床休息时,采用科学合理的睡姿。如屈膝侧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腰骶的压力。

总之,健身气功功法的特点和运动的要求,非常符合腰痛病的预防和治疗,长期坚持习练并与科学合理的日常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0)

相关推荐

  • 腰痛该练什么?1个动作有效缓解,适用于弯腰腰痛、下腰痛

    老人们常说:小小年纪哪有腰--但是腰疼的感觉又很真实. 且不论是弯腰还是久坐,亦或者是特定某个姿势下,都可能产生腰痛的表现. 一部分是"急性腰扭伤".还有是因为"腰肌劳损 ...

  • 腰痛病居家康复共识

    疼 痛 因为爱,所以恒久: 因为好,所以传递. 指 南 腰痛病 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外伤.或由肾虚,导致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腰部软组织疾病.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腰椎病变 ...

  • 习练健身气功调和脏腑阴阳

    脏和腑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他们之间既分工又合作,互相联系,相互依赖,构成了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正常的生命活动.脏与腑的关系,主要是表里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阴主里,阳主表.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 ...

  • 习练健身气功 强化六腑功能

    人体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主要功能是主管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六腑以通为用,正如<素问 ·五脏别论>所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满也.& ...

  • 习练健身气功 强化五脏功能

    一.习练健身气功对于调理以心为核心的五脏有一定作用 中医认为,五脏中,心脏是核心,是统帅.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是人体血液运行的动力之所在,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而心主血脉的功能是由血 ...

  • 习练健身气功的三个阶段

    在习练健身气功的过程中,需要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协调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健身气功的健身作用,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习练健身气功应该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一是调身阶段:二是调身与调息协调配合阶段:三是 ...

  • 习练健身气功的几点体会

    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气功,动作简单,易学易练,习练者很容易便能"上手",但由于它内涵十分丰富,要想深入进去,做到精益求精,却不太容易.笔者长年坚持习练健身气功,并多次参加健身气功 ...

  • 习练健身气功要“以腰为轴”

    健身气功锻炼强调腰的运动,素有"腰为枢纽"."腰为主宰"."腰为轴"之说. 一."以腰为轴"的作用 (一)腰部起着承上启 ...

  • 习练健身气功要注意精、气、神锻炼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它既是生命的动力,又是生命的体现,其盛衰存亡与人的寿夭直接关联.健身气功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养生方法,其基本要求就是要通过锻炼,使人体的 ...

  • “松”是习练健身气功的基本要求

    "松"就是指松开.松弛.放松,从神经.肌肉到骨骼的放松,从体外到体内的放松,从意念到动作的放松.因此,"松"要贯穿健身气功锻炼的始终,是习练健身气功的基本要求之 ...

  • 每天一起练健身气功《六字诀》

    每天一起练健身气功《六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