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字

“匪”是“篚”的本字,是一种筐类的竹器。

"匪、彼--古读'匪'音如'彼'。《诗经·小甫桑》:'彼交匪敖。'《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引作:'匪交匪敖。'又《诗经·小鱼菽》:'彼交匪纾。'《荀子·劝学篇》引作'匪交匪纾'。'匪''彼'异文通用。故《广雅》说:'匪,彼也。'彼匪通假,殊多费解。但若追根溯源,还是可以考证出两字通假的关联。前引《易经》上多有'匪寇…'昏媾'之语,说明古代社会的抢婚制度为男方夺取女方,形同土匪寇贼抢夺财物。据汪荣宝研究,父读爸音,夫也读巴音(见前节)。巴、彼是一音之转,音近,可以通假,那么,'夫'即'彼'。而妻和雌,亦一音之转,犹如妃和牝为一音之转。雌从此,声兼义。《说文》:'此,止也。'雌即妻,妻为什么从止。义为往夫家而止宿,亦即前说'嫁'义。古语'彼此',乃今'夫妻'的朔义。夫抢妻,强迫同居,行同匪类,夫即彼,故彼、匪可以通假。"(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7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否定、不合法。匪,篆文

(匚,是“匸”的变形 *,由一面掩体和一面开放空间构成的攻守地形)

(非,否定、不合法),表示隐匿在掩体后面从事非法活动。造字本义:动词,在隐匿处非法截路掠货。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非”

写成

。“匪”与“篚”,二者无关,“匪”中的“匚”(fāng)其实是“匸”(xì)的变形,表示掩体,“篚”中的“匚”(fāng)是“

”的简写,表示竹筐。由于字形相似、读音相同,古籍有时将“匪”与“篚”相混淆。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匪,器,似竹筐。从匚,非聲。《逸周書》曰:“實玄黃于匪。”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匪,一种器物,像竹筐。字形采用“匚”作边旁,采用“非”作声旁。《逸周书》上说:“在匪中装填黑色、黄色的帛布。”

“匪”的字义引申

我评引申线索:

网友总评: 4分

“匪”的词汇分类

我评词汇分类:

网友总评: 4分

①本义,动词:在隐匿处非法截路掠货。  匪盗    匪患 匪祸

②名词:截路掠货者。  匪徒    匪夷所思  /  剿匪    路匪 山匪    土匪 洋匪

匪寇,昏媾。——《易 · 屯卦》

涣有丘,匪夷所思。——《易 · 涣》

③副词:非,不。  获益匪浅

匪安匪舒,淮夷来铺。——《诗 · 大雅 · 江汉》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 · 邶风 · 柏舟》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 · 邶风 · 北风》

匪富匪势,穷年无冀。——《抱朴子 · 外篇 · 吴失》

“匪”的编辑说明

 修改的字形演变表删除的金文字形

 修改字造字本义的解释

旧稿:“匪,造字本义:动词,用树枝、竹叶作掩护,非法持刀截路掠货”;

新稿:“匪,造字本义:动词,在隐匿处非法截路掠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