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有好的人生,就要养成这几个好习惯

好习惯坚持下去,就会赢得有光芒的人生。

你的生活,就是由一个个习惯塑造的。

奥格·曼狄诺曾说:“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向失败敞开的门。”

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想要有好的人生,就要养成这几个好习惯。

1

坚持不断读书学习。

读书,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也许不是人生当中唯一,但却是最好的投资,最快的捷径,以及最大的出路。

曾国藩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清史专家萧一山评价曾国藩时说:

“他生平的事业完全是从学问修养而来,而学问修养则是从读书中学来的。”

正如朱熹所言:“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

对普通人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捷径”,是逆袭的法宝。

曾国藩从小天赋不佳,他从十三岁就开始参加秀才考试,屡考屡败。

在参加第6次秀才考试时,不仅落榜,还因为成绩太差,成为全省通报批评的反面教材。

而跟他同时代的李鸿章17岁考中秀才;张之洞16岁考中秀才;左宗棠14岁考中秀才;梁启超11岁考中秀才。

从小就被人讥笑为愚钝的曾国藩,也因此有些自卑,他曾写下日记:“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他并没有因为天资不好而气馁,而是加倍努力、手不释卷,终于在第七次考中了秀才。

读书给予了曾国藩智慧和力量,让他有了与命运较量的勇气。

他在考中秀才后,继续发奋读书,修身养性,28岁就考中进士,比同时代考取进士的平均年龄早了10年。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公平、最好走的路,它不看重出身,不看重天赋,只看重努力和付出。

曾国藩初入官场的时候,太过锋芒毕露,脾气暴躁,一味蛮干强干,在官场中处处碰壁。

特别是在江西带兵作战时,他陷入了囧境。

即使在你陷入困境的日子里,你读过的那些书,也能让你绝处逢生。

这时的曾国藩选择读书。读书让他想法豁然开朗,读书照亮了他前进的路。

曾国藩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再彷徨焦虑,变得和气、谦虚,变得能力出众。

仅用了十年时间,就从基层官员成为省部级重臣。

而同时代成名的左宗棠、李鸿章,虽然年少成名,却花了大半生时间才官居高位。曾国藩因饱读诗书,文采出众,深受道光皇帝青睐。

那些读过的书,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思想,开阔你的眼界,提升你的格局,改变你的人生际遇。

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坚持读书就是为了即便跌落繁琐,洗净铅华,面对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

面对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面对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更很难想象,一个不再上进的人,如何在余生,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以及去追求想要的诗和远方。

想要不断去提升和完善自己,就离不开读书。

也许读过的书过不久就会忘掉,但就像吃过的饭一样,会化成养分吸收进血液里,滋润成长。

让你变得优秀的并不是你的天赋和能力,而是孜孜不倦地读书。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欲上进先读书。

如果你每天可以抽出一点空,哪怕读半个小时书,也会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变成一个更好,更强大,更优秀的自己。

不读书,就意味着你在原地踏步,甚至在不断退步,你始终在被动去适应社会,乃至疲劳地应对诸多麻烦和问题。

一个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断变好,是从读书的那一天。

你只有每天去读书,让自己的思想变充盈,让自己的心态和状态变得更好,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2

保持淡定从容、平稳的心态。

杨绛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杨绛女士在世时,年过百岁依然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目光清澈,精神饱满,思路清晰,并且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

在杨绛女士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无与伦比的优雅淡定之美。

她的美,在经过岁月的酝酿后,散发出浓郁的芬芳,这种大气、知性、从容、沉静之美,让天下人无不仰慕。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如杨绛这般发自内心的淡定从容。

她一生历经风浪与波折,虽然不断经历坎坷,杨绛却能从容面对,总能给世界以温暖、以感动。

有一次,杨绛和钱钟书被误解,被伤害。

第二天,他们照常出门买菜,脸上没有苦大仇深的表情,淡定得跟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

有一次,学校分给她的任务是清洗厕所。

没想到,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那双拿惯笔杆子的手擦得焕然一新。

后来,杨绛被安排种菜,在翻译家叶廷芳的印象里,杨绛白天利用看管菜园时间,看书或写东西。

叶廷芳说,“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她总是笑嘻嘻的。”

不管任何时候,任何苦难,也阻挡不了她充盈自己的灵魂。

杨绛能屈能伸,即使再大的风暴,也能平稳度过,内心依旧安然。

心态平稳的人,往往能静得下心来,沉淀自己。

东晋的王羲之,在书法上面颇有天分,但年轻时总是急于求成,一直难以更上一层楼。

直到他看到东汉书法家张芝长年累月练字的那份从容淡定,才突然意识到:字要一笔一划地写,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稳中求进,才能水到渠成。

此后二十年的时间里,王羲之戒掉了急躁,每天静心地练习书法,最终得以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更被历代书法家推崇为“书圣”。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生活里,你所面对的每一件事,能不能处理好,心态最重要。

把每一步走稳了,走妥当了,才能走到心中想去的目的地,才能得到心中想要的结果。

从前,有个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去游历。途中遇到发洪水,俩人到山顶去避险。

小和尚惊慌不已,对老和尚说:“师父,咱们快点还是走吧,这里太危险了。”

老和尚反问道:“山下就不危险了吗?”

小和尚坐立不安,而老和尚却只是专心打坐念经,不受一点影响。

二天后洪水退去,老和尚问小和尚:“二天前,你可曾想到今天洪水会退去,危险会解除?”

小和尚若有所思。

很多时候,遭遇突变,越慌乱反而会束手无策,让事情变得更遭。学会保持淡定从容,以不变应万变,顺其自然,一切总会过去的。

淝水之战时,前方战事胜败未卜,谢安却安然与宾客对弈。

在从容应对间用棋局锁定战局,将苻坚杀得溃败千里。

当捷报从前方传来,谢安还在和宾客下棋,家人送上谢石谢玄的手书,他略瞟了一眼,心里已知里面要说之事,就随手把它放在旁边,好象没这回事一样,继续下棋。

谢安的淡定从容成了一种必胜的信念。

人生总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而人生,其实就是在一次次的小事、急事、大事上保持处变不惊的过程。

正如泰戈尔的《飞鸟集》中的一句话:“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无法摆脱世事纷扰,所以更应该让自己的内心拥有一份淡定。

在人生的一场场博弈中,能够做到淡定从容、保持心态平稳,就能稳中求胜。

3

控制好情绪,不生气。

人活着,总会因为生活中的是是非非而生气。

生气,不仅成为了很多人健康的头号敌人,也成了人生不幸福的重要因素。

想要活得好,就要学会控制好情绪,不生气。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烂人烂事,少不了有气。

与其生气,不如从容面对,心宽了,心态就好了,脾气自然也就小了。

不少人心态不好,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所以经常生气。有些人心态阳光,凡事不往心里去,所以很少生气。

无论怎么说,生气不如争气。愚蠢的人,当遇到烦心的事时只会生气;聪明的人,即使在心情糟糕时,也能够说服自己不生气,因为他懂得如何去排解问题。

莎士比亚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燃起一把火,你就把自己烧死。”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人在情绪波动的时候难免会做傻事。

生活中因为大大小小的事动辄生气的大有人在。有不少人无法控制冲动的脾气,当遇到有人得罪自己时,怒火一触即发,一燃就起,导致双方或吹胡子瞪眼,或暗生闷气,或脸红脖子粗地相互争执,更甚者大打出手,最终不是结仇结怨,就是伤了和气,搞得两败俱伤,伤人伤己。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一天,宝玉的丫鬟晴雯受了别人的气,正闷闷不乐。

来找宝玉的林黛玉因此被晴雯挡在了门外。

开始林黛玉以为屋内的人没有听出自己是谁。再次敲门,而此时心情郁闷的晴雯烦躁的应答:“二爷说了,谁来也不许进!”

这时恰巧屋内传出了宝玉和宝钗的欢笑声,让黛玉越发的难过生气,心想:难道真的是宝玉不想见我?

就这样,黛玉回到自己的屋中,一边想一边难过,整晚没有睡。

而林黛玉也正是因为她这种多愁善感、爱生气的性格,红颜薄命。

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生气,与更高程度的炎症相关,可能预示着糟糕的健康情况。

炎症是机体对感染、伤口和组织损伤等免疫反应的一部分,而慢性炎症会导致多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

你的每一次生气、愤怒,都会或多或少地给身体的免疫系统增加负担,当一次次的累积之后,免疫系统不堪重负,重病重症就会找上门。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就已达200多种。

那曾不以为意的垃圾情绪,一直在慢慢侵占我们的身体,别让它们有机可乘,永不停息地折磨我们。

管理好情绪,是为人处事、好好生活的基础。

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一些烦心的人和事。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

没必要为了不值得的人去生气,也没必要为了小事动怒,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照顾好自己的心情,比什么都重要。

有一句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费尽心机,自寻烦恼。”

古人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生气其实就是拿别人的错来伤害自己。

与其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如学会放下和释怀。

百事从生气起,一笑解千愁。

王尔德说过:“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从不生气开始。

人生,不生气才能活得自在从容。

好习惯可以成就一生,以上三个习惯希望你能养成,让自己越活越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