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翻了!诗不入禅意必浅,画无禅意境必俗!
禅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对中国社会、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艺术领域。由于禅学思想的渗透,才使得中国山水画产生了特有的审美情趣与意境,直到宋代更有了“诗不入禅意必浅,画无禅意境必俗”的话语,因此,在唐宋的诗词中无不尽显禅悦之风。同时,禅宗思想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思想,使得画意表现得更为空灵、寂静,令人回味无穷,更为山水画创作增添了无尽的玄妙情趣及深邃的意境。
一、禅宗与山水画
禅,由菩提达摩于梁普通元年,从印度传入汉土,并以此在中国建立了禅宗。中国禅宗吸收了印度佛教大乘空宗和大乘有宗并结合了中国的文化,前后历经六代祖师的努力而发展起来的。其对画家心理性格、思维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中国文化深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并形成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从而使中国绘画艺术表现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画,也深受儒、道、佛思想的影响。优秀的画家均有精深的文化修养和对儒、禅、道思想的深刻理解,绘画以能表现“禅境”和“道”为最高宗旨。山水画更是吸收了禅宗思想中广阔而空灵的境界,专注内心,崇尚淡静,超越世外,守静笃、倡冲淡、讲韵味。在禅的影响下,表现心灵、抒发心胸,成为山水画的主要艺术倾向。而画家们同样在他们的山水画作品中营造出一个超越世俗的精神家园,就像一首淡泊的禅诗。
二、禅宗思想在山水画中的表现
绘画是表达心灵对美的感触及认识的一种最直接的形象的表现方法,现代美学对美的认识总结了三大要素,即形式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在这三大要素中,“意境美”便是来自于禅宗思想。“境界”一词是佛教的用语,其是最虚灵的一个。作为人心的刹那逗留之地,其指的是心灵的某种非理性的状态,是直观或直接。因而“意境”之说,更多的是受到禅学的影响,是在唐代开始兴起来的一种对事物所存在境界的认识,这种认识在唐代影响极大,并影响着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思想。
山水画强调的“意境”和“禅境”在本质上有着一致性,即抒写性灵、追求物我相融的创作,以及含蓄的审美理想。优秀山水画的意境是经过艺术家自我提炼后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对生命的哲学把握,这种意境具有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朦胧美和无穷的意蕴,具有超然物外,似有非有、似空非空的意味和情景交融的特点。如倪瓒的“三段式”构图,充分抒发了画家主观的审美和感受,注重其物体之间的联系,布景以少取胜,强调画面意境的表现,读其画便可体味到淡泊的情绪。他的《渔庄秋雾》,画面为平远山景。坡石上,几株萧萧的瘦硬的干枝,疏疏落落,悄然无人影。湖面浮动着一抹同样枯树的远山,树梢水际似流动萦绕着一缕淡淡的轻烟,作品中大量的空白产生出一种空灵的妙境,与其说他表现的是画境,不如说是禅境。
所谓“色空”之美,指的是在中国画的作品中,借助于“色空”中的空境与色境关系而产生的“空寂”之美。画家以此赋予画之灵性,这种画中的灵性,就如同绘画赋予了生命,使其作品不停地诱发人们心灵的颤动,并以此产生共鸣。画家们以禅学的理论为指导,表现出了许多内涵深邃、耐人寻味,令人心境相融、空灵动寂的禅意境界。这种奇妙的境界,给人以无垠的空灵之美,从而更加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技巧及超脱的艺术魅力。因此,禅的心物合一的境界与禅的空灵境界,使画家不仅知写实、传神,而知妙悟,即所谓的“超然象外”,拥有着清净本心、无障无碍的心境。
宋代以来,山水画无论是在构图还是技法上的运用,始终贯守着“色空”观的意识,处处都能体现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的观念。画家们大胆运用空白,使画空灵而清净,与禅宗的明心见性、摆脱形迹的思想有高度契合,山水画中表现出来的清高气息,其中如“减笔法”“泼墨法”,彻底打破了中国画的传统,深得禅宗思想中“色空”之美。再到“南宋四家”的马远、夏圭的“一角半边画法”,也是受到禅的影响和启示。诸如此类的演变,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了许多以“空”观为主导的绘画技巧,如知白守黑、留白、透气、疏能走马、密不透风等。这更加丰富了中国绘画技巧的表现形式及中国画理论的构成。
结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才脱离人物画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随着山水画的发展,禅宗思想的介入,使山水画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水墨表现技法使山水画艺术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禅宗思想始终伴随着中国山水画发展,对其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山水画的发展开拓了空间,中国山水画也成为禅宗思想表现的最佳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范瑞华.禅学与禅意画[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4]张节末.禅宗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