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某甲地底奇遇
清朝后期,四川某地发生了一次地震。地震对县里的房屋没造成太大破坏,远处的山里却传来很大的响动。居民都人心惶惶,无心从事生产经营,晚上不敢在屋里睡觉。有钱人家搭棚子,穷困人家就直接在外边露宿。
某甲是个樵夫,家里没有隔夜的粮食,只好仍旧上山打柴。他来到山上,看到熟悉的道路都改变了走向,有的小山包也挪动了位置。他惦记家里的妻儿老小,赶快砍了一大捆枯枝,用绳子牢牢绑在肩上,刚过中午就急急忙忙往家走。
他走过一个山坡的时候,脚下一滑,跌入一道山缝里。这道山缝是因为地震裂开不久,上宽下窄,深不见底。某甲肩膀上的柴捆左右刮碰,落到十几丈深的地方,卡在两侧的山壁。他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想到就要这样活活饿死,而家里的妻儿老小还在苦盼自己回去,不由心如刀割。
他忽然看到左侧山壁上有个小洞,大约三尺多高。于是努力晃动身体,把脚搭在洞口后,挣扎着解开肩膀上的绳子,爬进了洞里。洞里漆黑一团,里面似乎空间很大,他正在向洞里张望,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两个绿油油的光点。他吃了一惊,身子一抖,那两个光点也是一抖,然后迅速消失了。
某甲暗想:看来这洞里有动物,那两个光点应该是动物的眼睛。他又想到:那个动物没来伤害自己,应该不是地底的大蟒或怪兽,与其坐在这里等死,不如向洞里探探,或许能找到充饥的东西。
他想到这里,就向洞里爬去。爬了几步,洞里宽敞起来,能够站起身形。山洞一路向下,也不知道多大,多深。某甲跌跌撞撞着走了好久,周围渐渐出现了点点荧光。他靠近观察,发光的是一种不知名的植物,非常矮小,类似于青苔地衣。再往前走,植物多起来,竟然能模模糊糊把周围的环境看个大概。
周围空间很大,点点荧光照不到边界,不远处是一条很大的地下河,沙滩非常平整。某甲疲倦至极,倒在地上睡去。醒来时身前围着十几个动物,看不清全貌,瘦小的身形像猴子,两只眼睛很大,发着幽光。他吃了一惊,不由自主向后挪动身体。一个动物对他说起话来:“不要怕,我们是人,不会伤害你的。”
等某甲镇定下来,说话的那个动物又说道:“明朝时候,张献忠屠四川,我们全族一百多人躲入山洞,发现了这里。起初也安排人出外采集生活用品,顺便查看时事的变化。得知战事还没结束,清军正和张献忠激战。再后来,逐渐以河里的鱼和这种发光的植物为食,连火种都不用了。经过几代的繁衍,已经适应不了日光,被日光照到,眼睛和皮肤都会红肿疼痛。我们族内通婚,鼎盛的时候繁衍到几百人。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现在却只剩下了十几人。而且大多愚钝瘦小,好在水性变得很好,捉鱼毫不费力。为了不彻底变成野兽,历代都挑选最聪明的人,强制他记住我们的来历,以及曾经的洞外生活。”
某甲听了,既惊讶又感慨。他虽然不识字,但是听说过桃花源的故事,故事里讲晋朝的一个渔夫无意进入一个隐蔽的山谷,里面的人是在秦朝躲避战乱来到那里,老少都其乐融融,安居乐业。而眼前的这些人,境遇却如此悲惨。他不由说道:“我出去后能帮你们做点什么吗?”对面的人似乎意识到了他的想法,又说道:“不要替我们难过,经过这十多代的黑暗生活,我们已经适应。而且忘记了什么是悲伤,也无法适应外边的世界。我一会儿就送你出去,出去后不要对人提起这里。”
说完递给某甲一些吃的,是很新鲜的生鱼片,吃在嘴里并不是很腥,还略带一点甜味。某甲吃完,跟着那人走了好久,直到不再有发光的植物,来到一个洞口。那个人说声“到了”,在黑暗中一闪消失。
某甲出了洞口,回头看看,洞口被藤蔓灌木遮挡,很难发现。
他回到家,第二天借了点钱买了糕点馒头,和家人只说在山里遇到了落难的人。当他找到那个洞口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被掉落的山石掩埋,那条山缝也再次合上。
后来,某甲对人提起这次历险,叹息不已。他说:“桃花源是那样美好,而事实往往不是那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