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人参归脾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四神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区别和联系
理中汤
【组成】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9克。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寒纳化失常所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疼痛、腹泻、浮肿,舌胖苔白滑,脉沉迟等症。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x胃肠炎、消化不良、溃疡病以及胃肠痉挛x疼痛等而具有脾胃虚寒之证者。
收起全文
理中汤
【组成】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9克。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寒纳化失常所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疼痛、腹泻、浮肿,舌胖苔白滑,脉沉迟等症。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x胃肠炎、消化不良、溃疡病以及胃肠痉挛x疼痛等而具有脾胃虚寒之证者。
附子理中汤,就是在上四味里再加3-9克熟附子。
理中汤有补气健脾之能,但主要方法是,取干姜之热,以直接温脾之寒凉为开解。
附子理中,是增加了附子,以加强温热之功。一方面增加直接温脾之功,另一方面,有些提相火之能,以期功效更宏。
四神丸
【组成】补骨脂克,五味子6克、煨肉豆蔻6克,吴茱萸3克,生姜克,大枣枚,制丸。每服6~9克,每日~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证见久泻或五更泄泻、食少乏力、腹痛肢冷,舌淡,脉沉迟无力者。常用本方治疗慢x肠炎,慢x痢疾,肠结核腹泻而见有脾肾虚寒之证者。
四神丸温脾之道,主要用补骨脂提相火以温脾寒。而其他品药,皆为佐助。
它与理中汤,思路不同。但提相火,要有好的肾充基础。肾不充而提相火,有阳强耗肾阴之嫌。。
所以,建议先补肾而后用方。
参苓白术散
【组成】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炒扁豆克、山药克、薏苡仁克、莲肉9克、陈皮6克、砂仁3克、桔梗3克、大枣枚。
【功用】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用于脾肺气虚,湿痰不化之食少乏力、便溏或泻,或咳嗽痰多等症。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慢x肠炎久泻,结核病之身疲乏力、痰多食少以及慢x肾炎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此方有补气健脾,和胃渗湿,却没有温脾之品。用主于合适于脾弱脾滞而无寒凉证者。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克、党参克、白术克、炙甘草克、当归克、陈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
【功用】益气升阳:用于脾虚气弱重症,如身倦自汗,及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垂)、久泻、小便频急(如慢x泌尿系感染);气虚不能摄血之便血、崩漏等证。也用于低血压头痛眩晕、或气虚嗜睡、气虚发热等证。
此方升麻可提升中气,黄芪补气力强。主要对证中气陷而的诸证。也不含温脾之品药。
四君子汤
用于脾胃气虚证。本方亦是补气的基本方。临床应用时以面色萎白,食少神倦,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使用依据。
四君子汤,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药为主的古方剂,主治脾胃气虚。
四君子汤 临证加减
兼呕吐,加半夏;胸肋满闷者,加枳壳,陈皮。
四君子汤 医书记载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四君子汤方剂和注解: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异名】白术汤(《圣济总录》卷八十)。
【分类】 补益剂-补气
【组成】 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 斟酌。
【化裁】 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附方】 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
【附注】 该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该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四君子汤 病机
脾胃气虚,运化乏力,生化不足。
四君子汤 配伍特点
平补脾胃,全方温而不燥,平补不峻。
四君子汤 辩证要点
面色晄白,食少,气短,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四君子汤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再加陈皮以理气散逆,半夏以燥湿除痰,名曰六君,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 3、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人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汤。
4、该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方歌 四君子汤中和义 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 祛痰补气阳虚饵 除却半夏名异功 或加香砂胃寒使
5.节气养生大师迷罗认为,四君子汤适宜在小满、芒种前后服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