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西吴:一个正在崛起的省级重点示范镇

在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大门处,正在崛起一座新城,这就是兴平市西吴。

西吴,位于汉武帝茂陵以南,东邻咸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西接兴平主城区,2011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示范镇,201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沿渭重点镇。正因为有了这样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西吴在兴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起点定位,立前瞻愿景,挥如椽巨笔,洒心血汗水,不仅给这个千年古镇赋予了沉甸甸的新内涵,更实现了古镇的华丽转身。今天的西吴,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纺织工业园、食品工业园、高科技历史文化产业园及现代农业示范园,不仅能让人们看到高科技给古镇增添的一抹又一抹现代化亮色,能让人们感受到西吴人向往美好生活迸发出来的冲天干劲,更能让人们聆听到古镇大踏步前进的有力脚步声!

大手笔描绘出科学前瞻的宏伟蓝图

怎样把一个千年古镇打造成省级重点示范镇?兴平市的决策者深深认识到,打造省级重点示范镇,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具体实践,这是历史的选择,是千百年来传统农业的转折,是传统意义上农业的解放,是传统农村的变革,是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场新的农村革命。按照这一理念,他们依托西吴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建设一流重点镇,打造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向西开放的门户地区为引领,按照“产城融合、做大体量、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的发展思路,以“传承历史、彰显文明、风情民居、诗意田园”为主题,以突出地域特色,吸收乡土文化,体现关中风情,保持田园风光为目标,以重点镇功能服务区、食品工业园、纺织工业园、高科技历史文化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作为规划支撑,促进区域产业和城镇一体发展、融合发展。

2013年,他们在原西吴重点示范镇规划的基础上,以“系统性、地域性、人本性、前瞻性、时效性、执行性”为出发点,重新修编了西吴重点示范镇规划,总体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4.9平方公里,其中,重点镇功能服务区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食品工业园规划面积4.9平方公里;纺织工业园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高科技历史文化产业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他们还投资40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了西吴重点镇规划馆,直观展示西吴重点镇“一区四园”空间布局、城乡统筹成果和未来发展蓝图。规划到2020年,西吴重点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达到15—20万,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

大气魄打造出让古镇腾飞的翅膀

兴平的决策者深知,千年古镇要腾飞,必须要有一对强硬的翅膀。于是,在古镇建设上,他们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引导城镇发展、完善城镇功能的骨架和脉络,按照“模块化规划,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统筹规划建设道路、电力、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镇承载力。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创新建设模式,实施了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新区保障性住房及商品房建设、建成区改造提升、产业发展等五大类65个重点建设项目。自2011年以来,西吴重点示范镇共完成各类投资63.53亿元,建成区面积达6.3平方公里。

他们首先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拉大镇区发展框架。建成了汉武大道、卫青路、永昌路、纺织四路等15条29.7公里道路,完成投资23.63亿元,形成了“三纵三横两带一环”的道路网络。高标准实施了市政管网、新区道路绿化亮化、供水站、变电站、垃圾中转站、供热中心、污水处理厂等工程,有效提升了城镇对产业聚集、人口转移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同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镇区服务功能。投资5.6亿元实施了汉武广场、文体中心、新区幼儿园、骨科医院、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新区幼儿园已招收学龄前儿童241名;骨科医院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在改造优化老城区、促进镇区商贸流通上,实施了西吴老街路面拓宽改造、街区立面综合改造、西吴商贸市场、符家桥等改造提升项目,共完成投资1.3亿元。

大项目实现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兴平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支撑和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思路,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四大园区”发展规模,倾力打造产业聚集、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经济重镇。

食品工业园先后有世界500强企业金龙鱼、双汇集团和康师傅、西瑞粮油等33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2013年实现产值107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从业人员1.7万人。

新兴纺织工业园已有咸阳纺织集团搬迁入园,正南国际、汉普顿、经纬纺机等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投资370亿元的西北轻纺城项目将在11月份开工建设,5—10年后年可实现产值30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6万人左右。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了1.1万亩西北地区最大的油桃、樱桃和白皮松育苗基地,成为集种植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仅以油桃种植为例,目前种植3300多亩,涉及500余户计2300多人,人均年收入1.5万元,已辐射带动周边群众200余户,发展油桃种植900多亩。2013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销售收入9300万元。兴平市决定下一步沿西吴坡塬地带7.3平方公里全部发展现代农业。

陕文投投资400亿元的高科技历史文化产业园,已完成规划编制工作,预计2018年建成开园运营,未来5—10年游客将达到1000万人(次)。通过产业聚集,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吸引农民就近转移就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载体。

大投入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中,兴平市的决策者始终把群众放在首位,不断深化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共识,着力解决人、地、钱三大问题,促进农村居民向城镇、社区转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群众安居乐业、共享发展成果。

为了让群众有一个舒适、安逸、幸福的宜居家园,兴平市按照“先行、就近、集中”的原则,投资近13亿元高标准建设农民进城安置小区、花园小区、西瑞生活区等三个新型社区,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可安置群众6000户2.1万人,其中农民进城安置小区已安置群众500户1800多人。

让农民过上更加富裕、更加精彩的好日子,这是兴平市的决策者建设省级重点示范镇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他们突出抓好就业工作,专门建设农民技能培训中心,根据企业需求和群众意愿,免费进行工程机械、家政、厨师等就业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免息贷款、税收减免等自主创业优惠政策,多途径解决群众就业创业问题,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务工不离乡,实现了农民就地城镇化目标,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已培训13场(次),培训农民1.2万人(次)。其中,2000余名被培训者进入辖区企业,成为新型“技能”工人,月薪2000余元,企业为他们全部办理了“三金”;其余被培训者在市场十分走俏,平均月薪3000元左右。

同时,按照搞好基本民生、兜住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的原则,坚持稳定收入、稳定就业、稳定人心“三个稳定”,保障失地农民根本利益,对50岁以上的失地农民每人每月补助50元,被征土地每年每亩补助500元,实现了“一份土地两份收入”。认真落实各项惠民富民政策,确保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由于切实解决了就业、住房、养老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群众利益,解除了后顾之忧,先后顺利征用土地6000多亩,拆除建筑物21.5万平方米,流转土地5600亩,为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大绿色让新城与人文生态相融共生

如果说“一区四园”是兴平市在建设西吴这个省级重点镇上一个最大亮点的话,那么,用大绿色让新城与人文生态相融共生,则是他们在建设中十分精彩的一笔。

兴平市牢固树立“文化立镇、生态优镇”的理念,注重传承历史文化,突出绿色生态建设。充分挖掘彰显以汉武帝茂陵为代表的汉文化底蕴,建成了仿汉一条街和具有汉建筑风格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特别是与陕文投合作投资60亿元规划建设占地65亩的“汉风小镇”,目前正在抓紧编制规划,计划三至五年建成,确保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他们投资1500万元建成全长9.3公里的咸兴大道百米绿化林带;投资3100万元建成占地500亩的茂陵植物园;综合利用渭河水资源、滩涂资源和生态资源,投资2.1亿元积极实施渭河综合整治工程;投资1100万元建成占地400亩的“十里荷香”渭河湿地公园,聘请一流团队编制沿渭重点镇规划,着力打造沿渭滨水景观,实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