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河上之十九—三岔河初雪

大辽河,是辽宁省独流入海河流浑河与其支流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系指浑河干流在盘锦市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营口市永远角的大辽河口注入渤海辽东湾的下游94公里河段。
辽河、大辽河从过去的连体婴儿,到如今的互不相干,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与巨变,都是盘锦的母亲河。
在历史上,浑河曾是辽河的支流,1958年以前,辽河下游入海河道分为两支,西支旧称双台子河,为今辽河唯一入海河道;南支旧称外辽河,南行至盘锦附近与浑河、太子河汇流,遂成为大辽河。
1958年政府实施了外辽河截断工程后,大辽河渐渐成为浑河干流下游的一部分。
大辽河全河为感潮河段,大潮可上溯至三岔河以上。整个大辽河的流向是向西南,左岸仅有一级支流劳动河一条,右岸有一级支流南河沿排水总干、新开河等,全域流经鞍山、盘锦、营口三市,由三岔河经下坎子、石佛、赏军台、田庄台、水源、至荣兴农场附近,经鸭岛进入入海口。
浑河水系虽属于辽河流域,但不属于辽河水系,而是平行于辽河水系的独立水系,大辽河在1958年外辽河截断工程实施前属于辽河水系,该工程竣工后,大辽河应属于浑河水系浑河干流下游。
浑河古称辽水、小辽水,辽代以后称为今名,因水流湍急,水色混浊而得名,是辽宁省的主要河流之一,也是辽宁省的精华地区,流域内有沈阳、抚顺等著名大城市。浑河上源又名纳噜水,或称英额河,沈阳市附近河段又名沈水,下游蒲河汇入后又称蛤蜊河。发源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长白山支脉的滚马岭西侧,流经清原、新宾、抚顺、沈阳、辽中、辽阳、海城、台安、盘锦、营口等市县。在三岔河与太子河汇流,又西流入渤海辽东湾,全长415公里,流域面积1.15 万平方公里。
2019年11月21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官网“标准地图服务”栏目披露的《盘锦市地图 1:60万32开》、《营口市地图 1:67万 32开》中,两市交界处的大辽河已正式更名为浑河。此外,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官网“标准地图服务”栏目公开的省级标准地图也显示了上述河流更名后的信息。
此一更改引发舆论关注,在原大辽河下游的营口市,质疑声音十分激烈。当年12月30日,《辽宁日报》针对澎湃新闻报道的上述消息刊文《辽宁省新版地图盘营交界浑河改回大辽河》:日前,在刚刚发布的辽宁省标准地图中,盘锦市与营口市的界河河段原标注为浑河,现已改成不标准名称大辽河,其入海口也已由浑河口改成大辽河口。至此,由新版标准地图大辽河及大辽河口改名引发的社会质疑得到了“圆满解决”。
2020年11月22日,初雪后,驱车从上口子、河沿村前往岗皮岭村、海城市西四镇八家子村拍摄,现将部分照片予以分享,敬请指正!
这里两市交界,这里三河交汇,这里三桥并行。这里是河蟹搭桥救唐王的传说地,这里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这里曾经码头兴旺、千帆竞流,商贾云集,这里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宁堡、三岔关。
浑河和太子河流到这里交汇,以下河段称为大辽河,从盘锦营口交界处入海,当地人称三河交汇处为三岔河。辽阔的河面,宛如一条条白色的丝带,形成九曲十八弯,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三岔河历史悠久,据《海城县志》和《盘山县志》记载:隋唐时期,三岔河就是内河航运码头和重要的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传说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高句丽。在大堡子黑风关(今大洼区田家镇)登陆,驱驰到三岔河畔(今盘山县古城子乡),唐王东征高句丽时,到了三岔河边上,正是三伏六月天,河水猛涨,大军无法通过。李世民急得没法儿,就请军师徐茂功商量。徐茂功掐指一算,说:“不出三日,必能封冻叉河。”李世民听了,就天天派人到河边去看。派去的人回来都说河没叉上。唐王就说他们谎报军情,推出去斩了。第三天,李世民又派心腹大将大刀王君可到河边察看。他到河边一看,河水汪洋一片,心想:这牛鼻子老道,净瞎掰。三伏六月天,哪能封冻叉河呢?等回到营中,跪到唐王面前一想:说没叉上也是死,莫不如说叉上了,还能多活会。于是,对唐王说:“河叉上了”。唐王一听大喜,传令大军即刻向三岔河进发。并按徐茂功的之意命大军过河不许回头,违令者斩。同时,封王君可为过河督军,断后监督大军过河。等大军全都过了河,王君可才到河心,心里纳闷:这六月天怎么就封冻了呢?于是,就回头一看,“哗”的一声,河开了。原来一个个碗大的螃蟹搭成的蟹桥。王君可连人带马掉进河里,喂了螃蟹。从此,螃蟹盖上就有个马蹄印,肚子里还有个小人,那就是大刀王君可。
在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沙俄有一艘“震海侯号”战列舰、一艘“勇敢号”护卫舰在仓惶逃窜之际,从营口港驶入大辽河河道。“震海侯号”战列舰行至三岔河口时搁浅,沙俄军队将其自沉,然后登上“勇敢号”护卫舰顺原路返回。行出三公里路后,船因超载而逐渐下沉,船上所有人员被迫弃船登陆。两艘战舰就这样沉入河中。1958年,“震海侯号”被挖掘出大炼钢铁,至今在古城子镇古城子村南一公里处,还有一个椭圆形的坑塘,长约百余米,水深数丈,那就是“震海侯号”被挖出的遗址。1994年10月16日,埋在地下90年的沙俄战舰“勇敢号”重见天日。如今,这艘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铁证的“勇敢号”战舰陈列于盘锦市湖滨公园,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1958年辽河改道后,随着河水逐年变浅,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沟海铁路和田庄台大桥的建成,使辽河航运完全被陆路运输所取代。现在,三岔河内河航运码头和渡口,已成为历史遗迹。
1982年9月30日,我来辽河后,第一次单位组织集体出游,就是从三岔河渡口去千山,38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
(0)

相关推荐

  • 辽河洪水

    辽河流域包括辽河及大辽河两个水系,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辽河洪水属温带与暖湿带季风气候洪水, 主要来源于暴雨, 年最大洪水多出现于7.8月份. 暴雨特性 辽河流域地处温带与暖湿带季风气候区.最大 ...

  • 大辽河为什么不叫辽河,谁才是正统母亲河,一起揭开神秘面纱

    你知道辽宁的母亲河吗?有人说是辽河,也有人说是大辽河,那么大辽河跟辽河有什么不一样呢?谁才是正统的母亲河,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神秘的面纱. 原创声明:本文由旅游之后编辑小旅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 ...

  • 第1387篇  红山文化的缘起与北方“两河流域”

    X 在中国北方东北平原的辽西地区,有两条著名的河流,这就是本文所谓的"两河流域"--辽河.大凌河.所谓著名是因为在这块土地上,两河流域内沿着个各水系分布有4000多个新石器时代的考 ...

  • 【沈阳掌故】浑河漫笔

    浑河古名辽水,又叫小辽水,还有红河之称.据<奉天通志>记载:"浑河之名,著自辽史".但浑河何以得名,未加注释.在<东三省古迹遗闻>中,倒留下了一段传说:&q ...

  • 文字地图(中国)

    辽河入海口, 双台子河:1861年,辽河下游决口.分流经今天的盘锦市.从双台子潮沟入海,水退后,沿岸居民堵截了辽河西侧太堤的缺口,河水仍从六间房的三岔河下流.纳浑河和太子河入海.此后水患不断.1894 ...

  • 大辽河上之二十七—三岔河日落

    大辽河,是辽宁省独流入海河流浑河与其支流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系指浑河干流在盘锦市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营口市永远角的大辽河口注入渤海辽东湾的下游94公里河段. ...

  • 大辽河上之十—从上口子到南河沿

    大辽河,是辽宁省独流入海河流浑河与其支流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系指浑河干流在盘锦市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营口市永远角的大辽河口注入渤海辽东湾的下游94公里河段. ...

  • 大辽河上之十二—从岗皮岭到曹蔡

    大辽河,是辽宁省独流入海河流浑河与其支流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系指浑河干流在盘锦市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营口市永远角的大辽河口注入渤海辽东湾的下游94公里河段. ...

  • 大辽河上之十四—从南河沿到上口子

    大辽河,是辽宁省独流入海河流浑河与其支流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系指浑河干流在盘锦市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营口市永远角的大辽河口注入渤海辽东湾的下游94公里河段. ...

  • 大辽河上之十五—梦中的上口子

    大辽河,是辽宁省独流入海河流浑河与其支流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系指浑河干流在盘锦市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营口市永远角的大辽河口注入渤海辽东湾的下游94公里河段. ...

  • 大辽河上之十六—梦中的南河沿

    大辽河,是辽宁省独流入海河流浑河与其支流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系指浑河干流在盘锦市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营口市永远角的大辽河口注入渤海辽东湾的下游94公里河段. ...

  • 大辽河上之十八—南河沿排灌站

    大辽河,是辽宁省独流入海河流浑河与其支流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系指浑河干流在盘锦市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营口市永远角的大辽河口注入渤海辽东湾的下游94公里河段. ...

  • 大辽河上之三十—三河交汇

    大辽河,是辽宁省独流入海河流浑河与其支流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系指浑河干流在盘锦市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营口市永远角的大辽河口注入渤海辽东湾的下游94公里河段. ...

  • 大辽河上之三十—一从河沿到上口子

    大辽河,是辽宁省独流入海河流浑河与其支流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系指浑河干流在盘锦市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营口市永远角的大辽河口注入渤海辽东湾的下游94公里河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