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野钓浮漂没信号,为什么抬竿总能锚到鱼?这三点原因你要知道

夏季是钓鱼人忙碌的季节,由于资源的减少,很多钓友立夏后才开始野钓。随着立夏后温度上升,水中的鱼类越发活跃,鱼的活性增加了,自然水域的鱼也越来越好钓,不会像春季一样十钓九空了,多次野钓都会有钓获!初夏出钓的次数多了,不少钓友都遇到锚到鱼上钩,有挂上鱼肚子,也有挂到鱼鳞上钩,各种“车祸”现象出现在野钓时,到底野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钓鱼时挂到鱼身上岸,钓鱼人俗称不是“正口”。作钓时抬竿挂到鱼是比较多见,不管是在自然水域,还是在黑坑鱼塘等,挂到鱼的原因有很多种。而对于在自然水域作钓,浮漂没有信号动作,而抬竿时却能挂上鱼,这样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我个人总结三点原因,希望能根据钓况来应对,从而让野钓不空军!

1.钓层不对易挂鱼

经验丰富的钓鱼人都知道,影响野钓吃口的原因有很多种。在自然水域作钓,鱼儿不吃钩情况很常见,不仅要考虑自然因素,还要考虑人为因素,当然夏季野钓最重要还是天气。立夏后天气变得炎热,由于早晚大温差,很多鱼儿生活的泳层有所改变,闷热天气或大风天气,由于气压和水中的溶氧量变化,鱼儿会上浮觅食,由于钓友们习惯性钓底,很可能造成窝点有鱼,却没有鱼儿要咬钩的情况。当你野钓时,你在习惯性钓底,而鱼儿却在中上层,很容易出现鱼不要咬钩,抬竿就能挂上鱼来!

初夏在自然水域作钓,遇到鱼不咬钩却能挂上鱼来,你首要考虑天气的变化,天气是闷热,是否有大风天气,主要气压的变化,水面上是否有浪花等,这些都会影响鱼儿上浮,当鱼儿改变泳层,我们及时的钓浮,不要习惯性钓底,并不是钓底才有好的鱼获!

2.水底有酱底或是水草底

自然水域作钓相对复杂,复杂的水情才有了多变的鱼情,自然水域的水底世界尤其复杂,正是复杂多变的水底才给鱼类带来安全生长的港湾。很多自然水域水面无杂物杂草,但水底却有暗草等各种障碍物。当夏季作钓自然水域,水底有水草或者杂物等,钩饵会没入水草中,鱼儿难以吃到钩饵,很有可能浮漂有轻微的动作,抬竿能挂上鱼来,这样的情况作钓前要多抛竿找底,精准找底知道水底的情况,避免有鱼难咬钩,抬竿却能挂上鱼的尴尬!

自然水域的水底都比较复杂,不像坑塘是平坦,自然水域常年未干,由于雨水的冲刷,植物根茎的腐烂物,很多水域都有酱底或泥底。对于作钓这类有酱底的自然水域,钩饵没入酱泥底里面,鱼儿闻到饵料的味道,却很难吃到饵,不断的钩饵上面蹭,抬竿很容易挂上鱼,这种情况最好以钓离底最适合。针对这类有酱泥底的自然水域,有经验的钓友很容易判断,作钓有酱泥底的窝点,鱼儿会不断的蹭饵,窝点的水面会有鱼星气泡,只要窝点有鱼星气泡,浮漂却没有信号,你却能挂到鱼上来,这就不难判断水底是酱底或泥底。

3.钩饵雾化太快,鱼上浮容易挂鱼

自然水域的鱼情千变万化,很多新手钓友,不太懂开饵,由于开饵雾化太好,钓饵过快的雾化,很容易影响鱼儿觅食水层。到了夏季升温后,大鱼小鱼都比较活跃,钩饵抛竿入水,活跃的鱼儿便上浮抢食,钩饵到底之后饵料所剩无几,浮漂自然很难有信号,但当你抬竿很可能挂窝点上层的鱼。自然水域作钓,根据作钓目标鱼的不同,尽量控制饵料的雾化快慢,钓底的钓友尽量让饵料软黏,不要过快的雾化,这样不但容易挂鱼,而且会诱来很多小鱼闹窝。

夏季在自然水域作钓,遇到浮漂没有信号,却能挂到鱼上岸,我们要及时分析原因来灵活应对,不然很容易出现挂鱼炸窝,难有好的钓获,说不定还会空军而归,野钓最重要的技巧是灵活应变,这样才能野钓不空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