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知识点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点1:黄赤交角和四季、五带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

: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     B.乙C.丙             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高考全国卷Ⅲ)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回答3~4题。3.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丁丙甲乙D.甲丙乙丁4.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B.6月28日C.9月2日D.11月2日(2021·福州质检)下面左图、右图为由北极星方向俯视地球公转运动的两种示意图,据图回答5~6题。

5.当地球运行到左图中的远日点附近时,其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6.当地球位于右图中的哪个位置时,北京的昼长时间长于广州(  )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2021·邯郸检测)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下图是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黄赤交角为24.24°时(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大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大8.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点2: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计算(2020·山东等级考)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 200 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题。

1.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A.7:20以前B.7:20-7:39C.7:40-8:00D.8:00以后(2018·高考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

2.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2021·成都检测)读某地昼长季节变化图,回答3~4题。

3.该图反映的地点位于(  )A.北极点        B.北极圈C.南极点        D.南极圈4.下列日照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图中a点所代表的日期相同的是(  )

(2021·南京高三模拟)图甲表示北半球某地某日正午时分所在纬线的昼夜分布情况(空白部分表示白天),图乙表示一段时间后该纬线上的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5~6题。

5.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180°经线处可欣赏日落B.该地位于北美洲西部C.图乙显示该地地方时为12时D.该地不可能在热带6.若该地位于40°N,则下列关于从甲到乙期间的地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有(  )①该地日出东南,且向南偏移②江苏可能有寒潮入侵③北极地区可以观看到极光④南极地区昼长夜短且昼变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点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2018·高考天津卷)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 m。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7:00B.8:00-10:00C.12:00-14:00D.15:00-17:002.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B.3月1日到3月30日C.5月15日到6月15日D.10月1日到10月30日(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琼           B.新           C.苏         D.赣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城市红绿灯前人行道上设置了既能遮阳又能避雨的遮阳棚,得到老百姓的赞许。据此完成5~6题。

5.遮阳效果最好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6.下列城市,一年中有可能出现棚影全部遮挡遮阳棚区域的是(  )A.长春            B.杭州         C.重庆          D.海口(2021·合肥检测)小明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得到北半球三地甲乙丙和广州市(北纬23°)的某日正午太阳高度情况(下表)。据此完成7~8题。地点广州甲乙丙正午太阳高度89°80°60°40°7.据材料信息判断,该时段最接近以下节气中的(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8.甲乙丙三地纬度位置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丙甲乙           D.丙乙甲考前知识点遍过(5)——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点1:黄赤交角和四季、五带1.D 2.D 【解题流程】

3.B 4.D 【解题流程】

5.A 6.A 解析:第5题,当地球运行到题左图中的远日点附近时为7月初,其位置在夏至日(6月22日)附近。连接题右图中太阳与A处地球的中心,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回归线,因此A为夏至日。第6题,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右图中从D(春分)经A(夏至)到B(秋分),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春、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因此选A位置。7.D 8.C解析:第7题,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回归线度数为24.24°,比目前的23.5°大;极圈度数为65.76°,比目前的66.5°小。 热带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范围比现在大,A错误; 温带为回归线到极圈的区域,范围比现在小,B错误; 寒带为极圈到极点区域,范围比现在大,C错误;极昼和极夜出现在寒带,所以范围比现在大,D正确。第8题,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周期为1年,移动到达的最小纬度为赤道,故①④错误。太阳直射点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故②③正确。考点2: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计算1.A 【解题流程】

2.B 【解题流程】

3.D 4.C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地点恰好在夏至日昼长为0时,出现极夜现象,又恰好在冬至日昼长为24时,出现极昼现象,故该地点位于南极圈上,D正确。故选D。第4题,据图可知,a点代表的日期为6月22日。A图南极圈及其以内陆区出现极昼,表示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A错误;B图北极圈及其以内陆区出现极夜,表示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B错误;C图南极圈及其以内陆区出现极夜,表示日期为6月22日前后,C正确;D图全球昼夜平分,表示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D错误。故选C。5.D 6.B解析:第5题,由图甲可知,该地昼夜等长,地方时6时日出,应为春秋分日,180°经线为日出时刻,A错误。图甲表示该地该日正午时分,计算可知,该地位于90°W,应位于北美洲东部,B错误。图乙中该纬线上昼长为10小时,此时180°经线的日出时间应为7时,计算可知90°W的地方时应为13时,C错误。该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不可能在热带,D正确。故选D。第6题,由材料可知,图甲所示日期全球昼夜等长,为二分日,而图乙为一段时间后的昼短夜长,综合判断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不能确定移动方向,所以日出东南,但不一定向南偏移,①错误。江苏可能有寒潮入侵,②正确。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可能看到极光,③正确。南极地区昼长夜短,但昼长是否变长要看直射点移动方向,④错误。故选B。考点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1.B 2.C【解题流程】

3.D 4.B【解题流程】

5.B 6.D解析:第1题,我国许多城市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阳光照入棚内的面积最小;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照入棚内的面积最大,因此夏季遮阳棚效果最好。故选B。第2题,棚影全部遮挡遮阳棚区域说明出现了太阳直射现象,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城市可以发生太阳直射。海口位于20°N,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D正确。其他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没有直射现象。故选D。7.B 8.D解析:第7题,由广州的纬度为北纬23°,其太阳高度为89°,可知太阳直射22°N,因此最接近夏至,B正确。第8题,由上题已知太阳直射22°N,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0°,甲地的纬度为32°N或12°N,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乙地的纬度为52°N或8°S,因为是北半球,所以乙地为52°N,同样的道理,丙地为72°N,故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D正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