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然养生: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德然养生荐读原题:让别人信任自己,关键在哪里?
刘余莉 刘余莉学馆
请看《群书治要360》第九十九句:【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无他,唯仁之守,唯义之行。诚心守仁则能化;诚心行义则能变。变化代兴,谓之天德。】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三十八《孙卿子》。
这句话告诉我们修道最重要的就是养心,也就是提升心境,放下习气,最后恢复明德。君子养心从哪里入手?这里给我们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君子修养心性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
怎么样达到真诚?“致诚无他,唯仁之守,唯义之行。”就是要时时保持仁义的存心,信守仁德,实践道义,这样去做,就能够逐渐地达到真诚,恢复明德。“仁”,单立“人”(亻)加“二”,告诉我们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对方,是两个人相处之道。
所以有弟子来问,什么叫仁?孔老夫子说:“仁者爱人”。爱人就不自私。“义者宜也”,一个人讲道义,能够见利思义,他就不自利。“仁义”教导我们要把自私自利都能够放下。“仁”就是让我们念念为对方着想,去爱护他。所以你要爱护一个人,就必须把自己放下,从这里入手,念念为对方着想。做任何事情,“唯义之行”,循着义理去做,要做得合情、合理、合法。
隋朝的时候,有一位辛公义先生,他在岷州做刺史,刺史相当于一个省的省长。结果这个地方有了瘟疫,而只要有人得瘟疫,全家人都会把他丢出去,不照顾他了。可见没有了孝道,这个道义也就没有了。
辛公义是怎么做的?他没有去责备这些人,而是把所有的这些病人全部移到他的厅堂,也就是他办公的地方,找来最好的医生,把这些病人都治好。他这个事情就做得合情、合理、合法,不让那些没有孝心的人,恩断义绝的人难堪。他是父母官,他自己先做,把这个道义表演出来。这个病治好了之后,再让他的家人把他们带回去。所有来带这些病人的家人,全部都不敢抬头,因为太惭愧了。自己的亲人,自己都不照顾,把他们扔掉。但是这个长官,这个刺史把他们医好了,所以整个岷州称辛公义先生为慈母。通过自己行仁行义把这个地方的良心救起来了。
人假如把自己的父母都丢下不管,这个人已经变成行尸走肉了,良心已经先死了。古人宁可为了良知舍去生命,也不能够违背良知而苟活。辛公义的整个行为就做到了“诚心守仁”,用真诚的心守仁,念念为百姓着想,关爱百姓,“则能化”。为什么能化?就是因为他“正己化人”,自己能够做到,自己先有仁爱之心,最后教化了百姓。而且他又本着这颗至诚的心行义,他的行为符合道义,就能够改变风俗,使这个地方的恶习都去掉,使整个岷州的社会风气大大地改观。
“变化代兴”,就是以仁义来教化百姓,让百姓断恶修善,形成风气,“谓之天德”,这样就是与天有同样的德行。天有什么德行?“上天有好生之德”,他表现的这个仁爱之心,做出的有道义的行为,不就体现了这种好生之德吗?这个故事就把这句话给我们演绎出来了。
请看《群书治要360》一百零一句:【孔子曰:“欲人之信己,则微言而笃行之。笃行之,则用日久;用日久,则事着明;事着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乎?”】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六《中论》。
孔老夫子说:想让别人信任自己,就应当少说而切实履行。“微言而笃行之”,有两种解释:你做了一个小小的承诺,也要尽力地去把它实行。如果你每一个小小的承诺都能够尽力实行,久而久之,人们就能够看到你的行为讲道义。当然这个“微言”也可以理解为少说而多做,也就是《论语》上所说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真正落实去做,效果才会愈来愈长久,这里说“则用日久”,效果能持久。“用日久,则事着明”,成效日益长久,这个事理就会更加地彰显。
“事着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乎。”这个效果能够持久,事理更能彰显,事情会更加地清晰。事理都明白,事情清晰,有目共睹、有耳皆闻,谁还能够歪曲事实?所以我们要让别人信任自己,不是光靠自己去说、自己去表白,而是要靠自己的行为去证明。
我们观察一个人也是如此,不能光看一个人怎么说,而要看一个人怎么做。就像孔老夫子说的“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是很重要的。要想做到不轻易地失信于人,就要做到《弟子规》上所说的:“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你在答应这件事之前,要首先考虑一下这件事是不是符合道义,应不应该答应,我能不能够办到?如果这件事情不应该答应,或者我的能力不够,也办不到,就不要轻易地承诺。
譬如现在有的人很喜欢喝酒,在喝酒的时候喝得很高兴,大家一称赞他、肯定他、夸奖他,他就很兴奋,一拍桌子说:“这件事你放心,包在我身上了,我给你办”。结果到了第二天,酒醒了,发觉这件事不是那么符合政策规定的,不是那么容易办成的,这个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说“苟轻诺,进退错”,如果你轻易地答应别人做什么事,但是又做不到,这个时候无论是进是退都不合适。所以要做到不失信于人,就是要做到在答应别人做事的时候,就要非常地谨慎,看一看这件事应不应该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