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关于培养文学爱好的达官贵人们
在法国,有一段时间国家的一流贵人很注重培养对美术的爱好。王宫的朝臣也染指其中,虽然生活慵懒,喜欢琐碎之物,热衷于阴谋诡计却成了这个国家的时尚。
我认为在宫廷中,人们喜欢的不是文学,而是其他的东西。也许过一段时间之后,思想的时尚会回归本来:一个国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民族,国王想让它成为什么样,它就会成为什么样。在英国,人们一般都在思考,而且文学在英国比在法国更为人所看重。这一好处是英国人治国形式的一个必然结果。在伦敦,大约有八百人有权利在公共场合讲话,并支持民族的利益。大约有五、六千人也想得到同样的荣誉。所有其他人都会对这些人评头品足,而且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对公共事务的想法印成书。因此,整个民族都必须学习。这里的人们口口声声谈论的都是雅典和罗马的政府。不管怎么样也要读一读论述这些问题的作品,虽然心里很烦。这种学习自然而然地导致人们关注文学。一般来说,人们的精神与其地位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为什么一般我们的法官、我们的律师、我们的医生以及很多宗教界人士,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更有文化、更有情趣和思想呢?实际上是因为他们的职业需要他们更有修养,正好比一个商人要熟悉自己的业务一样。不久之前,英国有个很年轻的贵人从意大利回来后,到巴黎来看我。他用诗句把意大利描绘了一番,文字规规矩矩,就好像罗切斯特伯爵,以及我们的舒里欧、萨拉辛和夏贝尔之流的作家一样。
我的译文远没有表现出原作的犀利和富有表现力的玩笑,所以我不得不一本正经地请求作者和懂得英文的人原谅。但是,没有办法,只能这样介绍这位爵士的诗句……下面就是我的译文:
我在意大利看到了什么?
傲慢、奸诈和贫穷,
言辞溢美,却没有善意,
人们时时处处装腔作势,
明明是一出荒唐的喜剧(他指的大概是某些传教士在街头演的滑稽剧)
宗教裁判所却常常
要我们称之为宗教,
可是我们却称之为疯狂。
大自然虽然充满善意
想让这些迷人的地方变得富足,
可是一些教士却用摧残一切的手
扼杀了它最美好的礼物。
主教们,那些所谓的大人们,
单独住在豪华的宫殿里,
不过是些著名的懒汉,
小人物们没有钱
没有奴仆,没有自由,
戴着枷锁受苦受难,
他们发愿忍受贫穷,
闲来无事便乞求上帝,
总是由于饥荒而挨饿。
而受到教皇祝福的好地方
好像都让魔鬼占去了,
悲惨的老百姓
都在天堂里受苦。
也许人们会说,这些诗是异端分子写的。不过,天天都有人在翻译贺拉斯和朱文纳尔的诗,而且还翻译得很蹩脚,不幸的是这两个人也是异教徒。你知道,译者不应当为他翻译的作者的观念负责。译者所能做的,就是乞求上帝,让上帝去改变作者的信仰。为了这位英国爵士的信仰问题,我也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