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不自信的人如何走出自卑的阴影
一切人类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发展起来的。
自卑感,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源。
只有当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会为谋求命运改变而努力。
自卑感,是个人进步的动力之源。
人类的行为,皆是出自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我们只有真正了解自身潜在阴影与缺陷,打破自卑枷锁,化自卑为动力,才能正确对待人生并超越自我。
(一)
作者阿德勒是公认的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他还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二十世纪精神分析学派三大巨擘。
阿德勒以“自卑情结”为中心思想,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并成为这个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不完美哲学、生活之道、人性思悟,深入每一个人、每一段人生、每一个故事,照出真实的人性。
《自卑与超越》行文浅白、轻松朴实,生动地描写了自卑的种种表现影响和克服方法,并将其转变为超越自我和实现目标的动力,对普通人而言可读性很强。
伟大的思想来源于生活,又引领生活。
让我们跟随阿德勒思想智慧的脉络,重新认识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与自卑共存共荣,汲取不完美的力量。
(二)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客观地说,只有在人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问诸如此类的问题。
如果人生平坦顺畅,没有遭遇艰难磨炼的话,就不会产生这种想法。
我们一生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基本都属于三类:职业问题、社交问题和两性问题。
如果一个人爱情不如意、工作不顺心、生活没朋友,他就会觉得活着很痛苦,充满挫败感,进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反之,如果一个人爱情甜蜜蜜、事业小有成、生活美滋滋,在他眼中活着充实而快乐,他就会有更多精力关注他人、奉献社会。
由此,阿德勒提出来他的观点: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这是基于结果而非动机作出的判断。
(三)
阿德勒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人的经历属于外在因素,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我们对人生经历的解读才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内在因素。
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的想法,我们的行为也将停滞不前。
有的人先天缺陷,如果缺乏正确引导,他们就会在别人的“另眼相看”下过度关注自我,形成无形的自我压力,甚至形成错误的人生态度,把自己禁锢在封闭的自我世界中。
其实,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是由身体缺陷的人创造的,如贝多芬、霍金等等。
有的从小被溺爱,他们被宠溺的不劳而获且随心所欲,形成了“只会索取,不问付出”的习惯。
一旦他们脱离父母,不再成为众人的焦点时,便会无所适从,甚至变得叛道忤逆、谄媚恶毒、报复社会。
比如马里兰大学女留学生惊人“谄美”毕业演讲。
有的饱受冷落或虐待,幼时的悲惨遭遇,让这些人不容易相信温暖与合作,他们更容易高估困难、更容易感受社会冷漠。
自幼缺少关爱呵护,让这些人缺少与人相处的信任感,以及与人交往的兴趣。
先天缺陷、过度溺爱和饱受冷落——这三种情境最容易让人赋予生活错误的意义。
他们需要别人帮忙来校正应对问题的方法,寻找更好的人生意义。
或许有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实际上,并非本性难移,只是人们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阿德勒指出,对于他们要尽早培养他们都合作意识,鼓励他们承担责任,引导他们乐于付出。
一个人只有明白人生意义在于奉献,才会勇敢面对困难,才能更接近成功。
(四)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自卑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
当我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自卑感就会以愤怒、歉意、无助、伤心等形式表现出来。
最极端的行为,甚至通过自杀来逃避退缩,把责任外推。
如果我们沉醉于自我安慰的虚假优越感,就无法改变现状,自卑感的压力反而与日俱增。
反之,如果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努力改变现状、追求超越,就能慢慢缓解自卑感的压力。
因此,阿德勒指出,人类的自卑感是正常现象,是促使我们改变不利处境、不断追求超越的奋斗诱因。
追求优越感是人类的本能,它是我们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源泉。
人生如此短暂,身体如此脆弱,我们每个人都不具备完全主宰周围一切的绝对优越感。
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奋斗,来追求优越感;
但是,我们只有通过合作,奋斗才有希望、有价值。
如果我们把追求优越感与社会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利用各自的特长进行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就会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实现更高的人生意义。
(五)
《自卑与超越》与阿德勒的其他著作不同,这本书更侧重于观点的论述,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它以丰富的事例、缜密的分析,剖析了人性自卑情节的复杂诱因。比如:
关于早期记忆:它像影子一样时刻提醒着我们自身缺点和痛苦经历。
关于梦境:梦是现实问题和生活方式之间的桥梁,只有在我们无计可施、压力重重时,我们才会做梦,梦的任务就是应付难题,并提供解决办法。
关于原生家庭:母亲的不称职、父亲的过于严厉、对二胎的偏爱、父亲或母亲的过于强势……家庭环境中的对抗和不和谐因素,将伴随和影响孩子一生。
关于学校: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犯的错误是否会持续下去,关键取决于人类未来的监护人——教师,他们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关于爱情和婚姻:这不是人类为了繁衍后代的本能冲动,一个只顾自己利益的人,不配拥有爱情和婚姻;只有彼此关心对方胜过自己,爱情和婚姻才会美满幸福。
过去经历的意义不是束缚,而是我们如何赋予其意义。
人生的意义不是自卑孤立,而是跌倒后我们怎样真正站起来。
答案,就在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