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元宝(134):打游戏上瘾怎么办?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天早上,小明的妈妈气冲冲地拔下了电脑的网线,关闭了路由器,并在电脑上贴了张条,上面写着“禁止游戏”的话。然后就出门买菜去了。小明醒后,看见妈妈不在家,就溜进有电脑的房间,打开路由器,插上网线,打开电脑打游戏。这一玩,可着了魔,妈妈回家门都不给开,只好钻窗进屋。一看小明在打游戏,妈妈大怒,可小明头也不抬,气得妈妈拿东西扔了小明的脑袋,可还是不管用,最后生气无奈地走了。
目前,小孩打游戏上瘾,是家长们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要是不管,眼睛会近视,耽误其它事儿。强行禁止的话,孩子就会又失落又孤单。限时间的话,有时还是无法控制住。这怎么办呢?
让我以一个以前半夜偷打过游戏的人说一说吧。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游戏公司就是为了让你上瘾的,所以游戏中只有奖励,没有惩罚。若是想不打游戏,最好的办法就是“转行”。我就是因为后来玩起了魔方,才戒除了打游戏的瘾。
每当你摆脱一种“瘾”的束缚时,都会获得一种自由,这是一种极大的快乐。
作者简介:金元宝,男,2007年10月生,五年级“求知少年”。『小小少年说』创建主编,周五专栏小作者
小编的话:
让不让元宝玩游戏,我也纠结。放开玩,怕沉迷,毕竟孩子的自控力有限。不让玩,又担心和小伙伴们没有共同语言。所以,就定了个“双规”准则:“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玩,约定执行情况尚好。
喜欢游戏是人类的天性,玩游戏也无可厚非。只是当下的“游戏”似乎变成了“电子游戏”的专指令人惊骇。
元宝这篇文章里,关于自己摆脱游戏瘾的叙述,有点空洞。帮着补充点内容吧。在《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一书中,作者亚当.奥尔特认为行为上瘾由6种要素构成:(1)可望而不可及的诱人目标 ;(2)无法抵挡、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3)渐进式进步和改善的感觉;(4)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难的任务;(5)需要解决却又暂未解决的紧张感;(6)强大的社会联系。上述6点希望能有所启示。
作为一种心理机制,“瘾”虽为病字旁,但成瘾也未必全是坏事。关键是看它养成在什么事上。引导到积极的事上就是专注执着,不疯魔不成活。引导到消积的事上就是沉迷堕落,玩物丧志。
最后祝大家正事上瘾,好事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