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听雨》庚子诗词年鉴|池健(卷)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逝去的庚子年,可谓惊心动魄而又极不平凡。虽遭逢大疫,我们都还平安,都还在拿起笔来记录时代,记录生活,记录我们的喜怒哀乐,记录这个终将被历史铭记的一年。牛年将至,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和顺致祥,幸福美满……
池 健 1966年1月出生,网名水之善,现在临海市人大工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浙江省辞赋学会理事,临海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宏大·聚贤府边赏荷
叶犹陶令琴,趣自共花吟。
人在池边坐,手机须静音。
游楚门镇农业观光园之百草园
俯首斑斓好个秋,骚人接踵赏无休。
当回百草园中客,多少能成孺子牛。
游文成百丈漈
云环峭壁紫微腾,不晓重重叠几层。
欲赏飞流最佳色,应须步步去攀登。
庆元詠归廊桥感怀
历尽风霜闽浙连,依稀廊屋似红船。
仪容纵老魂长在,合与清溪日月圆。
元日题图章女史《江北芦苇》
未可剪裁秋色苍,几多况味入心房。
青天远在千山外,欲借一支来渡航。
话 别
车边耋耄两婆婆,老泪言间湿眼窝。
汽笛频催搔耳鼓,远山余日已无多。
妈 妈
方摘胸前白菊花,依依搂着自娇娃。
婆娑泪眼喃喃语,尔有娘亲我少妈。
永安溪秋景
枫染秋霜渐转红,一弯景致水云中。
村人自在垂纶钓,勾住斜阳彩世风。
戏侃某新建大寺
靠山倚翠影摩诃,疑似阿房居佛陀。
斗角钩心廊不绝,黉门远逊寺门多。
人与神
一堆泥土塑为神,供拜从来都是人。
纵眼双方安与欲,应知谁假或谁真。
眼 镜
可明双眼挡风尘,魅力相随假作真。
莫道迷糊从此别,须看戴者是何人。
庚子新正宅家杂感
窗前已是草青青,高士驱魔赞满屏。
可否天天成主角,凡尘从此少歌星?
朱溪水库工地见民房残垣
溪边寂寂已零丁,还爱烟霞陌上蜓。
待到奔流前截后,鱼虾作伴数星星。
访下各镇周庄·朱溪水库移民新村
排房划一水泥多,却是周边少碧波。
日月虽同风有别,君离故土会安么。
神仙居观音峰
寄峰突兀势崚嶒,隐约天冠紫气腾。
总引黎元去朝拜,从来不见下云层。
民宿有感
秋华一片鸟穿梭,似接东篱南岭坡。
入眼青霞绵石径,旧墙翠黛着藤萝。
客言山舍风光好,谁弃云楼乡梦多。
丘壑装胸闲采菊,层峰笑对向泉歌。
庚子夏夜登巾子山述怀
偶闻蛙鼓暗中敲,兰若依稀隔远嚣。
但见府墙涵气色,已无渔火漾波涛。
半江水秀甫公句,两座峰牵虔老袍。
留得唐诗超百首,堪骄巾子领风骚。
注:唐朝杜甫、郑虔、任蕃、顾况等著名诗人都在巾子山留下诗作。
旧城村述怀
史载曾经动刃戈,残垣九曲费吟哦。
单凭城垒单凭嶂,怎逐狼烟怎逐倭。
镰斧始挥安旧邑,黎民终得远沉疴。
谷堆元宝凤凰展,翅振东洋万里波。
游白水洋镇老街区
正当扑面秋风起,带个乡愁寻到此。
曾是东西卖万家,谁知沉寂余三里。
徜徉少有喝吆声,邂逅多逢冰冷市。
小铺长街细细瞧,唯收穿镇清流水。
参谒白水洋永安溪畔戚继光祠
枫边仰止戚公恩,但见巍巍像一尊。
手把吴钩情激越,身穿铁甲目雄浑。
青山合有青云志,碧水还留碧血魂。
直向茫茫东海去,化成波浪卷乾坤。
林溪友重返山村祖房修缮后邀我一聚
寂寞空房久驻尘,残墙有幸已逢春。
曾经颇似城中客,此刻欣为乡下人。
对酒不惊黄雀噪,开门常见白云新。
悠闲斟酌浮生事,野谷无家方是贫。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