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如懿和“渣渣龙”真的相爱吗?
《如懿传》中将乾隆和那拉氏的感情描写得那样美好,墙头马上,兰因絮果。但是真实的那拉氏和乾隆真的有刻骨铭心的爱情吗?
从史书记载的那拉氏的生平来看,我认为事实并不是如此。
那拉氏在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就嫁给他成为侧福晋了,但是一直到那拉氏成为皇后以后,那拉氏才开始生育孩子,一共生育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在一个女人年轻貌美的时候,一直没有生养儿子,嫁给丈夫18年后才生下第一个儿子,这难道是一个受宠的女子应该有的生育规律吗?
而且,众所周知,清朝的皇帝虽然可以随便翻牌子,但是每个月的十五是固定必须去皇后宫中的,所以,我猜测,那拉氏是因为成为皇后之后,乾隆每月都有固定的时间去她的宫中休息,才有机会怀孕。
在此之前,因为那拉氏根本不受宠,所以她也就没什么机会侍寝,那肯定就没有机会怀孕了。
还有,那拉氏自正位坤宁以后,乾隆皇帝无论是江南巡幸、盛京祭祖,还是木兰秋狝、皇陵展谒,都令皇后伴驾同行。
说明在那拉氏成为皇后之前,她都没有伴驾,也就说明了乾隆的心里根本没有她的存在。
因为她成为皇后,乾隆为了给天下人树立一个夫妻和顺恩爱的形象,才让那拉氏伴驾出行,这也是一种公关形象维护。
此外,在乾隆立那拉氏为皇后的诏书中,乾隆描述那拉氏是说“系皇考向日所赐侧室妃”,说明那拉氏不是乾隆自己选的,是乾隆的爹雍正赐给他的。
从侧面说明了,那拉氏得公婆欢心,但是并不是很得乾隆的欢心。
在富察皇后去世后,皇太后提出继后的基本条件是——皇后必须出自满洲上三旗——这是政治上的必须条件,且需有相当的资历和位分。
当时后宫之中符合条件的就只有那拉氏一人。
虽然皇后只能给那拉氏,但是乾隆自己对那拉氏并不是那么满意的。
这一点从后宫中的另一位异军突起的魏佳氏,也就是令妃可以看出。
当那拉氏被册封为娴贵妃的时候,魏佳氏也被封为魏贵人。当那拉氏被封为皇贵妃的时候,魏佳氏就被封为令妃。
更让人值得玩味的是,当1765年,那拉氏和魏佳氏一起跟着乾隆南巡的时候,那拉氏半路被送回北京,五月被收回皇后册宝,而魏佳氏却被晋封为皇贵妃。
这就是很耐人深思了。
魏佳氏几乎是一路跟着那拉氏高升上来的,但是那拉氏突然跌落深渊的时候,魏佳氏却走到了人生的巅峰。
尽管乾隆没有正式下旨废黜那拉氏,但是那拉氏去世的时候,是以皇贵妃的礼仪下葬,但实际上所花费的银两还远不到皇贵妃的规格,而且那拉氏是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而不是葬入他自己的裕陵。
再跟魏佳氏比较一下,魏佳氏虽然生前没有得到皇后的封号,但是她的丧仪却是按照皇后的规制来的,而且去世后葬入裕陵,且乾隆在临终前交代嘉庆帝要把他和魏佳氏的牌位放在一起供奉香火。
那拉氏治理后宫无功无过,乾隆虽说不是特别喜欢她,但是也不至于厌弃她,而她人生的转折点就是1765年乾隆南巡的时候。
正月的时候跟随乾隆一起南巡,乾隆还为她庆祝了48岁的生日。
直到那一年的闰二月十八日,乾隆一行人来到杭州,早餐的时候帝后才很恩爱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但是到了当天晚上,那拉氏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面前了。
因为她当天晚上就由水路先行回京了。
回京后,乾隆收回了那拉氏手中的四份册宝,即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同时裁减那拉氏的宫女,只给她配备了两名宫女,这是后宫中位份最低的答应的规制。
第二年,那拉氏就去世了。乾隆发了一份诏书交代了那拉氏临终前那段日子的情况:
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
说是南巡的时候,那拉氏突然魔怔了,性情大变,不能再太后面前尽孝了。
因令先程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
所以他才让那拉氏先回宫调养,养了一年多还不见好,终于去世了。这是因为那拉氏福分薄,无法承受他和太后的恩典。
就这么交代了那拉氏的死因和被废的理由。很明显这样的解释太过草率,无法说服民众,民间对那拉氏的死因一直议论纷纷。
直到12年后,乾隆再发一道诏书,说明自己废黜那拉氏的原因:
乃至自行翦发,则国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顾。然朕犹曲予包含,不行废斥。后因病薨逝,只令减其仪文,并未降明旨削其位号。朕处此事,实为仁至义尽。
原来是因为那拉氏擅自剪发,因为满清的习俗是非国丧不能剃发的,那拉氏这样不就是在诅咒皇上和太后吗?实乃大不敬。
乾隆觉得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没有发明旨废黜她,只是降低她的丧礼的仪制。
但是关于那拉氏剪发的原因,却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了。
那拉氏与乾隆最后的关系状态成为一个谜团,也为许多的小说创作者提供了很多猜测和想象的空间。
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乾隆对那拉氏的感情并不如对富察氏那么深厚,那拉氏得到的宠爱并没有富察氏和魏佳氏那么多,不然也不会因为一朝不慎就晚节不保。
帝王之爱泛滥又廉价,他可以给你很多的财富和地位,但是却无法给你彼此守护彼此包容的承诺。
也许真如《如懿传》所描述的那样,墙头马上,终究抵不过相看两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