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适应性测评 多元化回应——简评2021年八省联考河北省模拟演练地理试卷

适应性测评  多元化回应

简评2021年八省联考河北省模拟演练地理试卷

邵 英  史文印/728地理工作室

所谓“适应性”测评,是关照“人”的能动性,体现主试者(命题)与受试者(答题)对考试的适应程度;所谓“多元化”回应,是关乎“题”的认知度,反映导试者(鉴题)与受试者(反馈)对试题的诸多感受。

总体感受

2021年八省联考的河北省模拟演练地理卷已“亮相”。这是河北省进行高中大规模选拔性考试自主命题的“处女作”,虽然众说纷纭,但敢于“开新局、迈新步”整体上可圈可点。

试题选题体现真实、新颖、有内涵,问题设计蕴含知识、能力、有素养,避免了试题内容抽象空洞现象,发挥了地理核心素养在试题中的“压舱石”和”指挥棒”作用。

试题主题锚定在特定文化背景和现实意义之上,以案例分析和问题意识为导向,选取十二主题、二十四问展开讨论,这种大主题、小议题、微视角的选题命题风格与原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基本相形相近,并力求与新高考测评方向相向而行。

1.卷上有风景,题内更多情

模拟试题基本保持原文综Ⅱ卷的命题思路与难度,选材与立意、立问与应答,有所突破,表明命题改革不是颠覆,是继承和发展,模拟试题也不是“真戏”,而是感知与体验。

2.守正能开放,创新有规矩

过渡时期老课程与新课程同时进入新高考方案,试卷长度(12主题24问)和考试时长(75分钟)的变化,更加考验学生的学习阅历,“问与答”的认知在深入,需要学生在给定测量时间内保证问题的回应质量,提升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新高度”。

3.问在当疑处,道存释义中

模拟试题就是换个视角看世界,换种思维想问题,换种方法说事理,说明地理试题变的是情境(外在的信息和问题),不变的是学理(内在的事理与道理)。

4.抚今思故事,前瞻悟道理

模拟试题在规定的时空场景里,解释过去,思考现在,着眼未来,向往美好,并通过具体案例的认知与实践,有效地引领教学。

5.庐山真面目,皆在细节中

模拟试题全卷主题选材反映地理课程全貌,多维度、多要素创设情境,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符合测评目标体系要求,传递正能量与育人选人主旨。地理的时代魅力与核心价值观有所体现,试题组合与图文配置的和谐之美在绽放。

6.有瑕不掩瑜,彰显大格局

试题贴近现实生活,展现家国情怀,发掘文化资源,拓展地理视野,升华了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

河北省模拟演练地理试卷结构:

命题主旨

大家知道,高考试题的命题依据是《课程标准》和《考评体系》,考查的对象是“核心素养”,最终的目的是“选才育人”,这既是命题宗旨,也是评价要求,还是教学导向。

1.从情境设计入手,观天察地,提供认知视角

一情一景亦高雅,一事一物皆观察。地理是一个放在科学世界有色彩,放在生活世界有味道的基础学科,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亲历和认知。模拟试题为学生提供12个(主题)新颖的认知空间和24个灵活的问题视角,考查学生对新情境问题的适应性。试题设计以目观物,见其形;以心观物,见其情;以理观物,见其性。

换言之,就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诠释事象,既要了解试题的功能与思维路径,也要明确试题的动机和价值追求,这样才能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审视问题,必须读懂单纯的地理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帮助学生利用多种试题信息介质(图像、文字、数字等),有效地获取信息,激发理性的力量,感悟、体验和分析地理问题,以期获得对试题信息的充分认识和地理问题深刻理解。

如试题中两次出现关于“雾”的问题设计,但“雾”的成因、类型、出现的时间及造成的影响均不相同。第8题“我国北方内陆某城市未来一周天气预报”中的“大雾形成于夜间的原因”与第17题“俄罗斯北冰洋航线海雾严重的航段及其原因”,需要学生根据特定的地理环境(老知识、新情境)分析原因,说明影响。一套试题,两次生“雾”,如果在新情境中观察思考失位,就会出现“雾里看花”的现象。

2.以经典案例为锚,理实相合,形成思维范式

因果关系有征兆,问答关系很奇妙。模拟试题在关注地理事象整体特征的同时,特别关注对地域差异的比较研究,并呈现于多则试题之中。试题围绕“三生”空间,立意、立论、和立问,把“地气水土生”等自然元素、“山水林田村”等地理事物、“工农交商旅”等人类活动,植入于信息里,孕育在问题中,呈现出整体性“一枝独秀”,差异性“百花竞开”的试题格局,小尺度概括整体、大尺度比较差异是这次模拟试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如“梯田”与“冰川”的小尺度“现象思维”:第1—2题“元阳哈尼(水)梯田与昔阳大寨(旱)梯田”之差异,侧重考查林田关系的功能性与土地持续利用的独特性;第9—10“青藏高原冰川的类型与分布”之差异,侧重考查雪线高度的差异性与冰缘融水径流水位变化的滞后性。

再如“覆被”与“窑洞”的大尺度“规律思维”:第3—4题“喜马拉雅山中段珠峰SN两坡土地覆被垂直分异”,侧重考查SN两坡土地覆被分异特点和S坡土地覆被组合的垂直分异规律;第11-13题“陕西窑洞的院落模式从渭北到陕北的地域分异”,侧重考查三种院落模式的分布趋势、分异因素和少见造景植物的原因。

3.依主题孵化问题,创新视角,提出应用策略

一主四核能持续,一标多维可演绎。没有主题,就没有研究。模拟试题在主题情境下,重视对主干知识再认知,对核心素养的再关怀,对问题目标的再思考,对考查方向的再协调。从学科角度看,模拟试题取材广泛,重视认知与获取信息能力;情境新颖,强化地理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探究深入,提升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具体表现在:

形式上,试题设计重视“三化”:①情境信息优化,突出时空、事象与演变过程;②思维方式转化,突出综合、逻辑与辩证思维;③问题目标活化,突出观点、内涵与表达路径。

内容上,问题呈现关注“三化”:①自然事象演化,突出一定时空尺度下地理事象的演化特点和演变过程;②人文活动变化,突出原始、传统、现代和智慧的人类活动等(如产业的时空变化等);③人地关系深化,突出适应、改造与和谐的协调方式。

如“天气”和“天文”两组试题,对地球人来说,两者每天都有新感受,时时都有新创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识和主题。第7—8题“北方内陆某城市未来一周天气预报”,通过对四个气象要素的资料分析,抽象出价值最低的气象要素和夜间成雾的主要原因,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主题信息的基础上孵化出更多的地理问题。第14—15题“飞机在35°SN之间跨经度飞行”,考查飞行经历的天文现象和天文含义,也可以衍生更多的地理思考。

试题创意

试题犹如一座冰山,能够看到的只是局部,大部分隐秘在海水之中。高考模拟试题要用高阶思维在迁移转化中引领方向、深度思考,透视冰山下面真实的问题样态。

1.求新求异,各自成蹊

(1)变抽象枯燥的“制式”描述为具象有趣的“变式”表达。模拟试题从真实的案例出发,以点带面,提出承载问题的核心概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第11—13题“陕西窑洞聚落院落模式从渭北到陕北的地域分异”,从院落模式和分布趋势探究区域环境的差异,从院落模式地域分异推知影响当地生活环境的因素,把静态的“物象”演绎为动态的“现象”,使核心概念得以拓展,人地关系得以彰显。

(2)多领域交叉描述事实,多角度研究现实问题。模拟试题从自然、人文、社会、文化等多维度呈现地理试题经典文本,生动再现事实现场,让学生在演绎和解说“故事”的过程中形成地理思维。如第17题“俄罗斯北冰洋航线港口的发展潜力”,要求学生从“地理位置、经济腹地、自然条件、运营状况”等方面,多维地观察认知对象,综合地回应相关问题。

(3)汇集地理思想精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模拟试题通过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引领学生“神交”古老而现代的智慧大脑。如第1—2题“哈尼梯田和大寨梯田的利用与保护”,涉及南北方地区(区域认知)、水平差异干湿地区与垂直差异林地结构(综合思维)、两种梯田的独特性与生态功能(地理实践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地协调观)。

(4)展现多彩的地理世界,探讨古今中外的自然演化和文明进程。通过梳理那山、那水、那城(聚落)、那人等地理事象演化或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使学生洞察变化之道。如试题中有反映古人文化智慧的“乐山大佛及其保护”、反映今人生产智慧的“景德镇老工业区搬迁”、反映国人生态智慧的“黄三角湿地海岸人工化”、反映俄罗斯发展智慧的“北冰洋航线开发”等。

2.求真求实,独树一帜

(1)关注试题真实情境的多维细节。“魔鬼藏在细节里”是一句名言,也是一种观念,审题度问要关注细节。如第9—10题“青藏高原的冰川类型与分布”,试题信息涉及多个维度,包括地理位置(S.N坡)、冰川性质(海.陆冰)、雪线分布(冰川、冰缘、径流)、研究对象(S.N坡雪线分布、夏季连续5日无降水情况下径流水位变化)等,两个“究因类”问题,一是分析雪线的空间差异,二是分析径流的时间变化。通过分析,有身临其境之感,试题也应和了“珠峰新高度”的地理热点。

(2)关注试题关键事件的归因分析。模拟试题聚焦“三生” “文化”问题,使地理问题在自然背景和文化情境中发生、发展和变化。如第19题“旅游胜地乐山大佛的保护”,乐山大佛既是丹霞地貌区,也是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特殊的地质、气候和水文条件等,成为乐山大佛必须防范的自然风险,也回应了新形势下“民族大团结”的地理热点。

(3)关注试题认知质量的持续激发。模拟试题维度不同,问题各有侧重,建立问题之间的联系,进行连续追问,使问题认知得到深化。如第18题“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试题材料给出了“人地关系”的两个重要面向,一是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二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约束。试题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参照,提出三个时空不同、内涵各异的问题(两追因一索果):对“大兴安岭北段”(山高林密)与“兰州至武威一线”(河西走廊)的“突变”差异进行连续追因分析(可做比较);对“人口密度突变线今后能否被突破”,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做辩证分析,较好地实现了知识迁移和思维转换。

(4)关注试题思维活动的建模过程。每道试题因为主题立意、背景信息和问题目标不同,都会有特定的思维模式,根据新情境活化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其实就是一种思维创新。如第16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其呈现的思维模式为“直观认知—理性说理—实践活动”三部曲:①观察图像,明确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感性认知);②根据地质作用,说明向斜成山的原因(逆向思考);③根据地质构造,确定资源开发或工程建设类型(比较分析)。

存在问题

研究试题中存在的问题,要从三个角度出发,即信息供给与问题需要是否匹配,接地气与通学理兼济是否合理,问答方式与教学现实是否和谐。在此说明: 这里所涉及的问题,只是个人观感,未能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且只发生在个别试题上。若有问题,也无伤大雅,若无问题,则皆大欢喜,如此规模的模拟高考试题毕竟是第一次。

1.主题欠“丰满”,问题很“骨感”

(1)有些试题的主题表达不尽明确,概念多、信息杂、边界不清,难以被发现、认知和理解,回应问题无所适从或存在理解片面化的现象。

(2)有些试题主题内容缺乏系统性,未能建构起知识框架,难以进行主题的学科理论定位,不能勾勒出知识、能力和素养一体化的试题图谱。

(3)有些试题要素结构不佳,无法对主题内涵进行深入地理解,难以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认知与合理开发。

(4)有些试题问题缺乏研究价值,或依据图像简单写话,或根据数据直接作答,于丰富学科认识、拓展学科思维、增加实践体验、解决实际问题似无裨益。

2.信息似“带帽”、问题竞“折腰”

信息(证据)、问题(对象)、答案(标准)影响着试题质量,三大功能在模拟试题中的表现参差不齐,试题尚未形成信息引导、问题指要、答案论道的优质高效的新格局。主要表现在:

(1)有些试题信息不够丰富。缺乏事实证据,信息张力不足,存在着文字简化(有些概念不明确)、图像同化(有些图像类型趋同)、数字泛化(取舍难度较大)现象,淡化了试题信息的使用价值。

(2)有些试题问题不够精确。无论是对“量”的推理,还是对“质”的描述,缺乏必要的互补性。试题背景中的情境信息(文字、数字、图像)与具体问题中的限制性信息(行为、议题、目标)的契合度还需进一步弥合。

(3)有些试题答案未能解释主题。试题给受试者的认知空间有限,或思维路径单一,或问题偏离主题,或信息证据的解释性差,未能实现教育理解与学习实践的有效对话。

3.常态有“漏洞”,非常态有“补丁”

有些试题为了照顾知识覆盖面与迎合所谓的热点,选材比较随意,问题深度不够,存在“贴金抹粉”(答案可以直接回应)和“钻坑盗洞”(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抓手)等现象,淡化了试题的学科色彩,失去了问题本真的含义。笔者认为,试题从主题立意、情境建设到问题抽象、加工成型,绝非易事。若再要专业评价、大众观感都很理想,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也可能像“苹果标志”,因为“缺陷”,才有新的追求;像“断臂维纳斯”,因为“缺陷”,才是美的极致。另类试题,另类解析,或许也是一种大收获。

两点启示

本次模拟考试是一次“实弹演习”,获得的经验不菲,发现的问题不少,给我们的启示很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基于立问证据的深度反思

审视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的全程,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是关于主题的、基于证据的、借助分析工具的问题。笔者认为,分析这次模拟试题需要这样的反思:

(1)实例性与规律性结合。审视地理试题,要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但要与试题实例相结合,要透过实例总结规律,通过规律诠释问题,实现理实相合的体验过程。

(2)分析性与建设性整合。针对考查目标,要对观察到的地理事象及其蕴含的地理原理作学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学科性、建设性和新颖性的新观点和新论述,实现试题有梯度、回应节节高的思维境界。

(3)深刻性与独到性耦合。获取试题信息,要有自己的主张,回应地理问题,也要有创新意识,不能人云亦云、照本宣科,也不能故作姿态、追求“另类”。直抵问题本质的独到表达,才是对地理试题的真正理解。

2.基于模考得失的备考建议

(1)回归教材,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经过模拟考试的检视,学生的理论应用不娴熟,处理人地关系无依据。因此,自然地理要加强对地理原理、规律的总结和归纳,人文地理要注重建立知识联系和人地关系。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按不同要素对主干知识拆分重组,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建构体系。

(2)讲求实用,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根据模拟考试暴露的素养缺陷,结合新案例,创设新情境,形成新思维,解决新问题。要关注区域,以信息转化激发“认知力”;关注综合,以视角变化助推“思维力”;关注体验,以实例同化践行“实践力”;关注和谐,以过程优化集成“协调观”。

(3)强化训练,掌握地理学科思想方法。通过近年来的高考真题、高质量的模拟试题的定时训练,熟悉考试路径,弥补知识漏洞,探究审读的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深化加工,创新迁移,最终呈现完美的地理理解与表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