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争42–围困卡尔斯
上篇《塞瓦斯托波尔的结局》里面,咱们说到经过349天的鏖战,塞瓦斯托波尔终于被联军攻陷。塞瓦斯托波尔被拿下的消息,让巴黎和伦敦沸腾了,人们涌上街头喝酒跳舞高唱爱国歌曲,巴黎圣母院也装饰上了各个盟国的国旗。胜利让法国人感到当年那支所向无敌的法军又回来了,拿破仑战争之后这么多年屈辱的日子成为历史。法军不但在野战中战胜了一个欧洲强权,还攻克了俄军重兵把守的要塞,这给法国人带来极大的自豪感。
佩利西耶被授予元帅权杖,海军将领布鲁阿被提升为上将,英国统帅辛普森也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电报线也不再让大家反感,因为9月12日收到的是皇帝的嘉奖令:“荣誉属于你,属于你勇敢的部队,我衷心祝贺你们!”
很多人认为战争就此结束,摧毁塞瓦斯托波尔和黑海舰队是联军战争的主要目的。老百姓是这么想的,有些西方领导人也以为,拿下塞瓦斯托波尔就会让沙皇屈服,但是很快他们就失望了。9月1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前往莫斯科,如亚历山大一世在拿破仑入侵俄国时候那样。“记住1812年,”9月14日沙皇写信给戈尔恰科夫:“塞瓦斯托波尔不是莫斯科,克里米亚不是俄国。莫斯科被烧毁两年后,我们的胜利之师就进入了巴黎。我们仍是俄国人,上帝与我们同在。”
沙皇亚历山大策划继续战争,9月下旬他制定了1856年在巴尔干进攻的详细计划,要把战争引到敌人的国土上去,要激起敌人境内斯拉夫人民的反抗,谁来劝和都要被沙皇一通训斥。一直以来的的主和派内斯尔罗德依然希望讲和,托人带话给奥地利人,说俄国愿意接受和谈,只要保证俄国的荣誉。但这时候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人们谈论的都是战争,尽管多少有些虚张声势,想讨个好的和平条件的意思。亚历山大沙皇了解西方,知道法国人民已经厌倦了战争,所以只要能拿下塞瓦斯托波尔,获得个标志性的胜利,拿破仑三世也就达到了目的,大抵会接受和平的。只是英国还不愿意停战,对帕麦斯顿来说,克里米亚只是对俄全面大战的开始,而英国公众大体上也支持继续战争,连维多利亚女王都说不能让拿不下凸角堡,成为英军这场战争的最后记录。
既然维多利亚女皇都这么说了,那就再打一仗呗。陆战那是法国强项,咱大英帝国还得打海战,这次行动由英国海军将领莱昂提出,计划先拿下位于第聂伯河(Dnieper)口外金本半岛上的一处俄军要塞金本堡(Fort Kinburn),然后再看情况发展。
拿下塞瓦斯托波尔后,法军就有了收手的意思。此后法军的重大行动,只是派阿隆维尔(D’Alonville)将军率领部分骑兵,前往叶夫帕托里亚。10月20日,阿隆维尔率领法军跟一支比较大的俄军部队交火,俄军在付出重大伤亡后撤退,而德阿隆维尔也并没有选择乘胜追击,还是维持着跟俄军小规模交战。法军接到的命令是不要采取大的行动,不要太积极,法军觉得俄军可能会主动撤离克里米亚,然后就是和谈,此时没必要再大打出手。
10月8日联军舰队出发,还是先向西向敖德萨佯动,然后回过头来于10月14日到达金本半岛。当晚,一支由9艘炮舰组成的部队,护送巴赞将军 (François Achille Bazaine) 率领的8,000联军部队登陆,切断了金本堡同外界的联系。俄罗斯人没有发起反击,法军和英军开始挖战壕,17日上午,联军完成防御工事。法军面对俄军的金本堡,英军负责阻击可能的援兵。与此同时,法军的舰船开始进行水文侦察,为炮击做准备。
10月17日9点左右,英法舰队开始炮击。由于近岸水浅,主力舰难于靠近,炮火打击重任落到了吃水浅的舰船身上,特别是三艘法国新建成的浮动炮台。三艘浮动炮台前进到距离俄军堡垒仅有550米的地方下锚,开始射击。俄军反击炮火打在浮动炮台10厘米厚的装甲上,要么弹开,要么就只能砸出一个小坑。给浮动炮台造成的唯一损害,是一发从破坏号(Dévastation)射击孔打进来的炮弹,炸死了两个水手,炸伤25人,但是没有给船造成大的伤害。其它海军舰只在1,100米或者2,600米的距离开火,俄军炮台很快就被打哑了。随着俄军火力减弱,其它炮舰也冲上近前射击,到中午12点,俄军堡垒已经无力反击,挂白旗投降了。联军同意俄军放下武器后,离开这座堡垒。这一战俄军伤亡也不算大,只有几百人。联军方面的损失,就是破坏号上那2死25人伤。这一战中,破坏号被击中75次,熔岩号(Lave)被击中66次,雷鸣号(Tonnante)也被击中66次,但是所有三艘浮动炮台都没大碍,只是装甲板上添了些坑坑洼洼。
10月20日,巴赞派步兵对赫尔松(Kherson)进行侦察,并没有遇到有组织的抵抗。他们撤回到金本堡,联军指挥官决定留下1,700人和三艘浮动炮台镇守这座堡垒,其余部队撤回克里米亚。尽管英国人最初考虑继续前进攻占尼古拉耶夫(Nikolaev),但是发现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后,取消了这个计划,改为来年春天再发动进攻,拿下尼古拉耶夫。
如果不攻占尼古拉耶夫,拿下金本堡本身战略效果有限,对战争的结局影响不大。不过此战的意义在于,它表明法国和英国联合舰队具有极大的技术优势和两栖作战能力,整个俄国的沿海地区都处在联军的海上威胁之下。另外这一战在海军史上意义很大,如同锡诺普海战宣告木制风帆舰队的末日,此战宣告了铁甲舰时代的到来。从此强国海军纷纷放弃木制军舰,开始专注于铁甲舰的建造,特别是这场海战的两个胜利者英国和法国。
忽视了小亚细亚和高加索战场好久之后,英国终于关注起被俄军包围的卡尔斯(Kars)来。塞瓦斯托波尔陷落后,沙皇亚历山大要求继续进攻土耳其来取得一个好的谈判地位。拿下卡尔斯就打开了埃尔祖鲁姆(Erzurum)和安纳托利亚的大门,威胁英国通往印度的陆路。6月份,在塞瓦斯托波尔还没有陷落前,沙皇就命令进攻卡尔斯,希望把联军从塞瓦斯托波尔引开,尼古拉·穆拉维诺夫(Nikolay Muravyov) 将军率领21,000步兵,6,000哥萨克加上88门大炮越过俄土边界,朝着70公里外的卡尔斯前进。守卫卡尔斯的是英国将军威廉·威廉姆斯(William Fenwick Williams)将军指挥的18,000土耳其部队。威廉姆斯感到野战土耳其军不是俄军对手,不如凭借坚城死守。6月16日俄军发动了第一次对卡尔斯的攻击,结果正如威廉姆斯将军所料,遭到失败。土军中除了英国将军,还有一批波兰、意大利和1848年革命后逃亡的匈牙利难民,很多人都是优秀的工程师,守城绝对有经验。见攻击不利,穆拉维诺夫下令不再进攻,把卡尔斯围起来困死土耳其人。当然还有前面说的那一众什么英国人、波兰人、意大利人和匈牙利人,统统困死。
卡尔斯被围土耳其人急了,奥马尔帕夏请求英国人和法国人,同意他率领驻守在叶夫帕托里亚和刻赤的25,000土耳其步兵,和3,000土耳其骑兵前去救援。“把我放在切尔卡西亚(高加索西北部一地区)海岸上,我去切断俄军的补给线,这样俄军就会撤除对卡尔斯的包围”。佩利西耶和英军新统帅辛普森都拒绝了他的请求,进攻虽然指望不上土耳其军,但是驻守叶夫帕托里亚和刻赤如果没有土耳其人的话,法英就要派自己的部队过去。见跟两位统帅说不通,奥马尔帕夏赶紧离开克里米亚回到君士坦丁堡,请苏丹出面跟英法政府交涉。法国觉得卡尔斯那个地方,只对英国的经济和战略有益,说了我们投这么大的力量在克里米亚,是为了啥?8月2日英国首相帕默斯顿吐口,说英国可能同意奥马尔的部队离开克里米亚,拿破仑三世立即表示反对:“我们派了60,000人,英国人派了12,000人,而土耳其人从来没有进入战壕,还不如撒丁王国军队呢!现在重要目标是塞瓦斯托波尔不是卡尔斯!”这样直到9月6日,奥马尔的部队才获准离开克里米亚,前往格鲁吉亚海岸的苏呼米(Sukhumi)。从那里奥马尔帕夏率领40,000土耳其军,前去解救卡尔斯。
那么奥马尔帕夏成功了解救卡尔斯没有?请看下篇《和平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