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火红的年画贴起来【征文】

火红的年画贴起来

炜子||河南

每年都要回老家过年。说起来,老家过年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那红红火火、花花绿绿的年画了。每逢春节,家家户户不但要贴春联,还要贴年画。之所以叫年画,是因为这些画是过年才贴的,题材多样,内容各异。每逢春节,不仅新华书店里到处挂的都是年画,连街头巷尾、镇上集上,卖年画的摊位也是一个挨一个。常常看的我眼花缭乱,爱不释手。

年画种类繁多,有门画、灶画、中堂、门头、影壁等。内容大多取材于人们熟悉的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如“黄金万两” “麒麟送子”“五子登科” “长坂坡”“哪咤闹海”等。我最喜爱是唐朝两位大英雄——秦琼、尉迟恭门神年画,还有“八大锤大闹朱仙镇”;奶奶喜欢的是“福禄寿三仙”等。

年画人物、动物刻画粗犷奔放,构图饱满紧凑,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富于浓厚的乡土气息,常在人物形体的空档处点缀一些动植物图案,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并寓吉祥之意于其中。鱼预示年年有余,蝙蝠寓意福气冲天,百合象征夫妻和睦,石榴象征多子多福......

小时候,我最喜欢听奶奶给我讲年画里的故事。那时,我背诵《三字经》,其中有一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虽然背的很溜,却不知“窦燕山”何许人也。后来奶奶给我讲了“五子登科”的年画,我才明白。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窦禹钧,因他居住在燕山(北京),故称窦燕山。他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但为富不仁。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尽管家财万贯,却膝下无子,很是着急。一天夜晚,他做了个梦,梦到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品行不端,上天不容,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方能惠及子孙。”窦燕山醒来,幡然悔悟,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窦燕山到寺庙去拜佛,在寺中拜垫旁拾到一包银子。他想一定是拜佛人遗失的,就在寺中等失主。不久,有一人哭哭啼啼而来。问何故哭泣。那人说:“我到过这里来进香拜佛,不小心将钱袋遗失,那可是家里的救命钱啊。” 窦燕山于是将钱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连声道谢。他家乡有不少穷人,有的娶不起媳妇,有的没有钱办丧事的,窦燕山就出资帮助他们。他还在家乡设立学堂,召集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来免费上学。

窦燕山不仅乐善好施,还注重修身养性,自己家里节俭朴素。好人自有好报,后来,他有了五个儿子。由于自己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 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金榜题名。这便是“五子登科”的由来。

起初,我只是觉得年画好看,原来,每一幅年画都藏着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不仅让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年画,看似普普通通的画,其实蕴藏着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一幅年画,是我们过年的精神图腾,也是我们老百姓心中的美好期盼。时至今日,年画并不过时。年画作为古老的传统艺术,对今天的年轻人而言,不但需要展示,更需要解读。题材、人物、情节、寓意……仿佛一串串需要破译的密码。读不懂,如走马观花;读懂后,大彻大悟,收获满满。现在的人们,特别是小孩子,不是不喜欢年画,而是不了解其中的信息。当他们真正理解这其中的滋味,自然就会深深地喜欢上充满寓意的年画。

每逢过年,回到家乡,我都愿意在街上走一走,看一看,欣赏这久违的年味。每家每户年画,反映着这家人总体的兴趣爱好、文化程度,甚至是审美情趣。如今,再领略这些门上或墙上的风景,为我们的节日增添了很多喜庆、热闹氛围。

插图/网络

作 家 简 介

李炜,笔名炜子,河南郑州人,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喜用文字记录人生的喜怒哀乐,作品散见于《大河报》《郑州晚报》《京九晚报》《人民邮电报》《精神文明报》等报刊、公众号。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

  • “五子登科”是哪五子?你知道吗?

    "五子登科"是一个充满喜庆与祝福的词语."五子"意指五个孩子,"登科"是科举时代应考人金榜题名. <三字经>里有一句" ...

  • 唤醒大北山——义大佑国 方直传家 义方楼 (附航拍家乡祠堂群视频)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义方楼航拍图  蔚为大观) 大门门联: 义训承先德 方行裕后贤 简介: 义方楼,位于南山上寮总祠路杨氏祠堂群.   "义方" ...

  • 散文||家乡的年味【征文】

    家乡的年味 小时候,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过春节了.叔叔.姑姑.唐兄.唐妹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和我们相聚在一起,大包拎小包的走进我家,各种零食.五颜六色的花炮,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全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 ...

  • 散文||年夜饭桌上的不速之客【征文】

    年夜饭桌上的不速之客 阎友新||广东 十年前,父亲在镇上一家锁具厂做开料师傅.那时候,原子锁市场需求量很大,厂子效益不错,福利待遇也好,因此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者. 那一年除夕,父亲就和母亲商量, ...

  • 散文||姥姥的年味【征文】

    姥姥的年味 有一句俗话,"大人盼插秧,小孩盼过年".作为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春节在历史长河中流淌数千年,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情感和记忆.逛年集.扫屋子.杀年猪.吃团圆饭--纵然天南海北 ...

  • 散文||忆童年的祭灶【征文】

    忆童年的祭灶 我家住在豫东平原极偏僻的农村.我的童年是在兵荒马乱,艰难困苦之中熬过来的.虽然那时日子很苦,但那浓浓的年味,仍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每当进入腊月,村里的"盘鼔会"就热闹 ...

  • 散文||小家过年记【征文】

    小家过年记 "廿四掸蓬壅,廿五送长工,廿六赶市集,廿七捣麻糍,廿八包粽,廿九窝冻,三十日夜吃团圆饭,正月初一拜新年--"台州民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左右,开始张罗除旧迎新的活儿,传 ...

  • 散文||那年,那味【征文】

    那年,那味 1988年,正值23岁,青春的荷尔蒙在不断发酵.年底,终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腊月二十三,已是农历小年,学校初三年段刚刚放假,到出纳处领取工资和补课津贴,匆匆收拾行李回家. 回到家,和父母 ...

  • 散文||身披万道霞光【征文】

    身披万道霞光 "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卫在边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歌曲唱出了边防战士的自豪感.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底,部队从重庆开赴南疆前线,从此我们风餐露宿,投入 ...

  • 散文||大年初一游九丰【征文】

    大年初一游九丰 大年初一,顾不得守岁的疲倦,一大早就将老婆与女儿从温暖的被窝里拖拽起来,尽管她们老大不情愿,但还是配合我去玩了趟九丰. 趋车到达九丰,恰好正午.日头正旺,有春天的感觉.金黄的" ...

  • 散文||年啊,年【征文】

    年啊,年 眼见着春节临近,家家户户换旧符.贴新桃,孩子们放假了,单位也放假了,应该是团圆的日子了,可是,因为疫情,我们无法与家人团聚,想一想就难过,笑容如沙漏流失,想稳住,却泄露了更多思念. 还好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