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圆桌:工业互联网的加速之路

作者:秦岭      来源:《世界经理人》杂志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效初显,但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也客观存在,企业仍需面对不少挑战。工业互联网在我国的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企业在应用工业互联网时会遭遇哪些挑战?第三方工业互联网平台又该如何与企业“共舞”?带着这些问题,世界经理人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伍青生教授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的尹杨鹏工程师。他们以专家的身份分享了相关的见解。定义与产业现状世界经理人:工业互联网应用如何定义,跟其他概念如何区分?工业互联网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尹杨鹏:从定义上来说,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推动形成全新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能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推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以“工业”为名主要是考虑其当前以工业为主要应用场景,但它不仅仅是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而是以制造业为起点,向能源、交通等实体经济其他领域不断渗透,支撑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工业互联网主要通过以下手段推动经济发展:一是为行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二是整合行业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延长产业价值链,促进新动能。三是催生新业态,带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大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等拓展。世界经理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边缘计算、5G技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一套阵法,少掉任何一项,其威力都会大打折扣。那么你觉得,工业互联网在这套体系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尹杨鹏:这些都属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这些技术互相组合赋能,通过工业互联网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作用体系。工业互联网扮演的是承载者、连接者、集成者的角色,是构建这样一个体系的关键基础设施和核心赋能力量。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浪潮下全球各国的发展共识,覆盖政产学研用各大主体。而企业作为“用”的主体,其实践代表了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最终落地,直接反映出当前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水平和成效。世界经理人:工业互联网主要包含哪些相关产业?这些行业当前在我国的整体发展情况如何?尹杨鹏:工业互联网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重构、裂变和升级,逐步形成工业数字化装备、工业互联自动化、工业互联网网络产业、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与工业软件与APP产业等五个支撑产业;另一方面,强调全流程智能化,衍生出了工业云平台产业,以及对设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等的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产业。因此,工业互联网主要涵盖以上七类相关产业。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猛,形成了覆盖全面、布局完整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首先是用友、金蝶等供给侧企业形成了覆盖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领域的供给能力,龙芯、申威、都江堰、太极等企业在芯片、操作系统等产业链上游领域也形成了自主技术的突破。此外,我国国产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制造执行系统(MES)在国内部分传统产业领域已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国内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的骨干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新兴领域。而在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平台两个新兴领域,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基本保持同步。

应用与实践世界经理人:目前企业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实践情况如何,有何特点?伍青生:总体而言,中国的工业互联网有了良好的开局,但还是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不能过高地看待所取得的成绩。目前的应用最主要还是在设备的互联互通上,真正深入的挖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不同的企业、行业之间,积极性和发展水平都有比较大的差距。比如汽车行业因为全球化的竞争,对制造的要求会比较高,所以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应用、动力和实际发展水平会高一些。而比较传统的制造企业,在这方面投入的积极性也就低一些。尹杨鹏:一方面,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效初显,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发展期。一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广泛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正在加速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典型大企业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和管理流程应用,让中小企业可通过其平台,补齐数字化能力短板,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三是加快促进创新发展模式涌现。我国还率先探索并实践了工业互联网与金融、供应链结合的创新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也客观存在。一是各地区数字化基础各异、成效不一。国内某研究机构指出,辽宁、江西、广西等省市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不足40%,而江苏、天津等省市均已超过50%。二是我国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差距明显。数据显示,钢铁、石化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70%,而消费品、纺织等行业均低于50%。三是由于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不足,中小企业实际探索能力非常有限,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等指标相比大企业差距明显。根据IDC提供的数据显示,近42.2%的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选择“墨守成规”,主动性不强。世界经理人:企业发挥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是否存在一定的门槛?企业需要克服哪些挑战?伍青生:门槛就是企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因为工业互联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设备能够输出数据,报告状态。没有这个前提,更别说去接受指令、监控,去控制设备的运行,这是从设备硬件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我们发现其实还是有一部分企业,所使用的设备是非自动化、智能化,没有跨过这个门槛。再者,我们许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认知实际上是非常模糊的。对工业互联网,对智能化,其实只知道个名词,或者说大概凭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要跨过门槛也是分两方面来做。一个是政府部门、媒体不断地宣传,让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能逐步地加深认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个就是对设备进行改造。其实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在帮助企业克服这种挑战。我去温州调研时,当地政府的财政相对比较宽裕,就对企业提供了财政上的支持,鼓励企业去尝试、接触,进行小规模的改造。这些支持会降低企业尝试新鲜事物的成本。尹杨鹏:整体来看,我认为现在的企业主要面临以下几类挑战:一是需要提升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和认识。传统企业对工业互联网不够了解,对带来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因此缺乏转型动力。部分企业盲目开展前沿技术的实践推广,忽视了应用条件和配套要求,无法达到预期成效。这些都是认识不到位的表现。二是需要解决当前各类应用基础问题。主要表现为存在老旧设备多改造难、各大系统数据难以互通、生产环境复杂导致数采难度大、工业模型和机理掌握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需要企业建立相对统一的接口、协议、标准,实现数据的综合采集和传输应用。三是需要找到符合企业实际的应用模式及路径。其他企业的经验不能直接复制,而是要企业基于实际情况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的道路。四是需要保障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的投入。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企业平均利润仅为2.59%,中小企业问题尤为严重,企业难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此外,缺乏既懂工业化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制约企业应用的一大门槛。世界经理人:我国企业在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程度上参差不齐,还有企业处于补课阶段。现在应用工业互联网的时机是否成熟?伍青生:我觉得对中国制造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许多的行业里面,比如燃油车制造领域,欧美、日本的企业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机械件的加工生产、整合调试),如果走传统技术的路径,要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确实是比较困难。但是工业互联网出现之后,它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就像现在的车联网,里面有许多不是靠燃油车的技术本身,而是靠车载的其他设备给产品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就给了中国企业一个超越的契机。此外还有后发优势的问题。由于欧美等传统制造强国在工业2.0、工业3.0的技术上积累了很多的优势,要放弃原有的优势代价比较高。但对中国的许多企业而言,在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就有着后发的优势。这可能也是一个多年才会出现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工业互联网平台世界经理人: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有哪些作用?对现有的商业模式带来哪些变革?尹杨鹏:工业互联网由网络、平台、安全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平台是核心。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下连设备,上连应用,通过海量数据汇聚、建模分析与应用开发,推动制造能力和工业知识的标准化、软件化、模块化与服务化,支撑工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创新和资源高效配置。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由单点信息化走向跨域智能化,逐渐形成三个层次的作用。一是基于物联与云化的信息化应用。包括生产监控、经营管理等软件上云应用。二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深度优化应用。“模型+深度数据分析”模式在设备运维、质量管控等场景中大量应用。三是基于协同能力的资源调配与模式创新应用。借助工业互联网整合产业链资源,探索制造能力交易、供应链协同、产融结合等创新应用。从商业模式来看,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为企业带来以下几类变革:一是推动交易模式从工业产品交易走向制造能力、工业知识等交易。二是推动服务模式从产品运营服务走向内容增值服务。三是推动盈利模式从传统销售走向功能订阅、应用商店分成等平台化模式。世界经理人:平台商以前大多解决的是设备互联问题,现在更强调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数据运营的能力。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你觉得这种变化代表着什么?伍青生: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可喜的变化。过去几年,在国内的宣讲、推进和政府引导下,至少有一群企业解决了设备互联的问题。因为人工智能最直白的理解,就是用数据去驱动,通过数据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智能。有这样的变化,说明我们至少有一大群这样的企业有了工业大数据的基础,有可能进一步地去利用和挖掘。其实工业互联网的价值,最重要的不是在设备互联上。有了设备互联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才会强调用人工智能进行数据处理,更好地解决两大类问题:降本增质;让产品在市场上有更好的竞争力。这是更高级的应用阶段。那么这种变化代表了什么意义呢?第一个,我们国家工业互联网的起步不算是最早的。总体而言,比美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其实还是晚了一点。现在能够走到这个阶段,我觉得是我们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速度可观的一个表现。第二点,我觉得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可能会发生质的飞跃。如果有一群这样的企业,特别是有代表性的领军企业,能够去整体实现工业互联网的话,对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在全球的竞争中,更好地去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减少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水平或者代际的差异,会有重大的示范意义。这可能会引导我们国家的企业发生质的飞跃。世界经理人:制造商在挑选平台商时可能会有种错觉,好像选谁都差不多。不同的平台商应该怎么向客户体现它的差异?伍青生:从制造企业的角度来说,他们会有一点雾里看花,是因为了解得还不充分。而从互联网平台自身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平台本身不应该过度强调自己的通用性。大体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分为三大类:一个是制造商出身。像海尔的卡奥斯、三一重工、徐工信息、航天云网,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这类平台通常对自身的行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类似的制造场景的企业确实有很好的适应性。但这种平台的通用性不太好,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很好地适应,比如装备制造商的平台做物流就做不了。第二类平台源自工业软件(特别是ERP)。这种就像用友,财务软件、ERP软件出身,没有特定的制造业背景。它实际上借鉴的是来自不同的行业许多客户的服务经验。他们对制造业的理解就不如制造业为出身的平台,但通用性会更好。不过问题也在于,对谁其实都不是特别好用。第三类互联网企业出身。这一类平台可以说完全没有工业背景。虽然他们有供应链管理的经验,但跟制造业的供应链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一类平台的优势在于,对消费者大数据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帮助他们去甄别。所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应当避免去做过度通用化的东西,关键在于建立专业能力。越是深入地理解一个行业,与企业结合得越紧密,双方产生的协同性就越高,越能给企业创造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