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槎村
出黄陂镇西10里,有安槎村。从谷歌图看,一条黄水支流由西北而南又往东绕村而过,584乡道穿村北而行。整个村子倚山面水,近似一椭圆形,其南北沿乡道和溪流的房屋较为整齐,中间的房屋显得较为杂乱。
至少有40多年没去安槎村了,本来就印象不深,现在的记忆更是模糊。据说在解放初期,县以下设区的时候,安槎还是一个乡的所在地。想不到,安槎村是这么小的一个村子。
村东头乡道两侧的村小和卫生室是村子里最漂亮的房子了。
村小旁边的土墙上,写有“四化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应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用石灰水写的。
进村了,老旧的房屋夹着窄窄的乡道。
路北,有粮食部门的一座粮库:桶状的圆仓连着一排平房。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伟大领袖作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这种粮仓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有的粮仓更是因陋就简,用泥土筑成,叫“土圆仓”。
仓内空空如也。当年,粮仓装粮时,农民用谷箩装稻谷,挑着从平房的楼梯走上楼,再通过圆仓上面的门将稻谷倒入仓内。
粮食外运,需要打包。黄陂街上有点关系的职工家属和半大的孩子,为了挣一两块钱,或走路,或搭车来到这里,用麻袋装粮打包。如今,这废弃的仓库里这些废弃的麻袋, 仿佛仍在诉说当年的故事。
名为粮库,已经很多年不装粮了,也没有派上别的用场。
村南的溪水边,稻田变成了烟田。
村南的房屋,砖木结构,是土地承包后农民建的。
越到村中,房屋越破旧。
老旧房倒了,排架趴在地上,也没人收拾。
村子成了“空心村”,老屋不再住人了,房倒屋塌,茅草齐人高。只有那还没有完全毁坏的窗棂,好似镶在框中的一幅画。
老宅里,一个完好的“宜黄橱子”。这种橱子,传统的榫卯结构,不用一棵铁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宜黄城乡。后来,下放干部来了,插队知青来了,他们带来了家具流行的新样式,先是老虎脚,而后捷克式,再后来板式……
板车架、木风车,估计现在也用不上了。
村子里随处可见到这种木制粮仓。包产到户以后,粮食由生产队集中保管变为分户自管,家家户户建起了粮仓。有一段时间出现“卖粮难”,这种粮仓更是发挥了作用。现在土地流转了,多种经营了,粮食流通渠道多了、畅了,粮仓也升级了,老式粮仓也就废弃了。
看上去这是村里最老的房屋,西下的阳光,透过屋顶的破隙,洒在堂前,让人心生几分伤感。“空心村”带来的浪费土地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存在安全隐患、潜伏矛盾纠纷等诸多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2018年4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