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的爱意
多年前的一次主动搭讪,欠了人情,救了自己。那次荒唐的走失却又戏剧化的结尾真的是上天的厚赐,再回首,不得不承认过程中传递着浓浓的爱意。
那年我六岁半,在农村还是不被允许上小学的年纪,但因为妈妈当过老师,我对学校有一种慕名的向往。有一次我去姨妈家玩,第二天表姐和表哥要去学校上学,晚上我磨了好久,他俩终于答应第二天带我一起去学校,因为这份承诺,我的内心雀跃兴奋得都不舍得睡觉。
睡不着的自己就在想,明天去了学校我要不要也让表姐帮我找一个书包让我背上,那样好像更像学生一些;还有我应该以一个怎样的状态和学生一起玩才不会被他们发现我还是一个没有被允许上学的孩子;课堂上如果老师提问我问题,我不会又应该怎么应对…… 胡思乱想最终抵不过困意袭来,嘴角带着笑意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麻麻亮我们就高高兴兴得出发去学校了,早读时坐在表姐的座位上,看着身边的哥哥姐姐读书,我也拿起表姐的一本书像模像样的假装了起来,虽然书上的字大多都不认识,但很新奇,很刺激。一切好像都还不错,我没有被老师发现不是吗?到了真正上课的时候,表姐和表哥不带我一起去上课只说了让我在操场上自己玩,等他们下课。
小时候的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安静的孩子,等待他们下课的那45分钟特别漫长,左等右等还是听不到下课的铃声。一气之下也没想着自己没有家里的钥匙即便回了家也进不了门的事实,就凭借着自己的记忆走上了回家的路。
这一走,我彻底的进入了一个死循环的前进模式中,不知道前进的方向,不晓得重回学校的路,不认识人,只能甩着我那两条小短腿前进、前进、再前进,好想家就在前方但明明方向已经错了。
走了快一个小时的我仍然没有见到熟悉的人和房子,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迷路了。8月的天气燥热仍然不曾退却,我看到了一个爷爷在家门口纳凉,但我不知道要怎么开口向他求救,也不知道要怎样说才能够讨来一碗水喝,只是来来回回的在他们家门口徘徊,偶尔投去祈求的目光,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半个多小时,那位爷爷只是纳凉,没有问我一句话,然后我转身又向未知的方向前进了。
迷失的这条路上我碰到了很多人,那时我虽小,但归属感与安全感及其浓烈,在没有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我都没有向他们求救,就这样,我从早晨8点多朝着一个未知的方向一直走到了中午12点。
4个多小时的路程让我又饥又饿已经走不动了,但不能随便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的教诲深深的驻扎在我的心里,我只能坐在地畔歪着头看着快熟的苹果,咽着口水发着呆。那时的自己怕极了,怕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怕自己就会这样被晒死或者饿死,慌乱、恐惧。
就在这时,一个像极了我外婆的奶奶和一位叔叔赶着一群羊从我身边走过,我听到那位叔叔问奶奶 “这谁家的娃,中午咋不回去呢?”顿时希望重回了我的内心,我起身帮着奶奶和叔叔赶羊,然后上前搭讪告诉他们我迷路了,能不能帮帮我,送我回家?了解了我的情况,看着疲惫不堪的我,奶奶拉着我的手告诉我:“我们先回家吃饭,吃完饭睡一觉,然后让高叔叔送你回家好不好?”我点头答应了。
就这样我跟着他们回了家,到了家里,我前前后后一直都跟着奶奶,她去哪儿我去哪儿,半步不离。午觉起来后发现找不到奶奶了,我撕心裂肺的大哭,高叔叔把我送到窑洞里看到用糖果纸在做书包的奶奶时我才止了哭声。
下午四点多,高叔叔骑着摩托车根据我所提供的村组准备将我送回家,向姨妈家走的过程中遇到了骑车找我的人,他和高叔叔聊过之后,知道我就是那个走丢的孩子,便倒转方向在前边给我们带路。回家的路不短,当高叔叔的摩托车停在姨妈家门口时,我才发现刚刚和我们一路骑车回来的人不只有给我们带路的叔叔,我们的身后足足有十几辆摩托车,叔叔们都在问:“娃对着不?”
当家人哭着把我一把抱进怀里的那一刻,我仍然懵里懵懂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聚集在姨妈家门口,不知道大家看着我都在笑啥,也不知道高叔叔咋就一下子找到了姨妈家。
再长大一些我才知道家人发现我走丢后,姨妈家相邻村子只要有摩托车的叔叔全部都开始骑车找我,即便是没有我的照片,有些人也并不知道我长什么样,只知道我的名字他们就出发了;没车的人步行见人就问有没有看到一个小女孩……
十七年前发生的事,现在回想众人聚集的场景就好像发生在昨日。我懂事后才知道,拾我回家的奶奶和叔叔是咸阳市泾阳县兴隆镇北程村高家堡人,奶奶叫李淑云,叔叔叫高社娃,万幸的是不久前我得到了叔叔的电话,终于再次取得了联系。
对我来说李奶奶和高叔叔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没有让我和我的家人走上类似于电影《失孤》、《亲爱的》中所描述的那样悲痛的寻亲路。不问回报就踏上寻找丢失的我的叔叔阿姨们,让我从小便认为,人情味真的不一般,浓浓的情感交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并不需血缘纽带的维系。
从那以后,我努力的将他们给予我的这份温暖爱意传递下去,在很多事面前我显得微不足道,但尽了绵薄之力后我心里踏实,爱心真的可以传递,心中有爱,温暖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身边的人。
“好人一生平安”很老套的祝愿,但却是我最真挚的内心,希望高叔叔和他的家人,都能够平平安安,幸福的生活。
作者简介:王登,女,1990年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毕业于西安翻译学院,现从事采编工作。2015年10月参加了陕西省作家协会举办的“文学陕军80后作家培训班”。作品发表于咸阳日报副刊、教育周刊、“晨曦杨柳”微信公众号等报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