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企业开打技术战争,冰箱厂商却在思考涨还是不涨
2016年的空调市场是幸运的,托高温天气的福,2015年冷年结束时,行业库存高达4000万台,而截至2016年6月底,库存已经降到3000万台以下,意味着空调库存已经下降1000万台左右。只是,这种运气不会成为一种可持续的规律或现象。相比于空调,冰箱和洗衣机这对“难兄难弟”却陷入了困局,每况愈下的市场态势事实上已经延续了数年,这种市场环境也催化了冰洗行业产品格局和品牌格局的变动。
市场需求的每况愈下和移动互联网对产业生态肆无忌惮的冲击,在颠覆传统经验和方式方法的同时,也让太多的冰洗企业都无所适从。面对当下的市场,无论是制造工厂还是商业流通企业,都没有安全感。所以,变革才会显得那么风起云涌。然而,难兄难弟的处境类似,冰洗行业和企业所选择的变革道路却完全不同。
洗衣机企业开打技术战争
中怡康线下周度监测数据显示,十一期间洗衣机市场零售额同比下降8.1%,零售量下降10.5%。尽管在37周零售额同比增长高达344.3%,零售量同比增长247.9%,但是提前消费预支了十一的能量,后继38周,39周和40周,零售额分别下降55.7%,23.3%和14.6%。不同品类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波轮下降21.3%,滚筒下降1.4%。十一大促肯定是价格促销的节点,今年从细分品类来看,各品类均价有明显下降趋势:波轮均价由1651元下滑到1595元,下降幅度为3.4%,滚筒均价由3695元下滑到3666元,下降0.7%。而反观整体均价则由2556元提升到2626元,涨幅达到2.7%,究其原因还是产品结构改变带来的价格提升。
在上个月举行的2016中国洗衣机(干衣机)行业高峰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1—7月国内重点城市洗衣机销售量同比下降6.1%,销售额同比下滑6.91%,额量双降。在国内市场,洗衣机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市场低迷、均价下行,通过拼规模、拼价格赢得市场的传统竞争方式难以为继,市场环境与消费需求的变化倒逼洗衣机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洗衣机行业在技术战场的竞赛在逐步升温。白日化的竞争推动了竞争格局的演变。
在洗衣机产业,海尔和小天鹅今年上半年的市场销售规模已经不相伯仲,另外,以TCL、创维等为代表的黑电品牌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品牌、渠道、资金等优势跨界进入洗衣机市场,给传统的白电企业带来了冲击和影响。此前,一张格力洗衣机的谍照出现在网络上,空调大鳄格力要进入洗衣机市场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些新势力的涌入,让原本竞争激烈洗衣机行业再起涟漪。
近日,一则海尔研发“几乎不用水”的洗衣机已经接近实验室尾声、最迟年底发布的消息引起行业内和消费者的大量关注。海尔超前技术研发的知情人士确认该消息属实,并表示:“这既不是当前很多人体验过的干洗,也不是曾经在市场上出现的空气洗,而是一项全新的净水洗技术,肯定会带给用户超出想象的惊喜,只是目前发布时间还没有确定。”这则消息揭开了我国洗衣机行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冰山一角。
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白电营销总部总监宋君也表示,虽然目前洗衣机市场面临着非常大的下行压力,但是细分市场还有很多令人惊喜的亮点,健康洗、分类洗、洗护一体等在高端市场洗衣机形成很大风口。
健康洗护方面,海尔在2014年就推出了波轮式免清洗洗衣机,在洗衣机内外桶夹层加入智慧球,采用物理方法解决洗衣机内外桶间污垢难以去除的痼疾。TCL的“水封舱免污滚筒洗衣机”采用三重水封技术,免除内筒底三角架本身及其与内筒底之间缝隙污垢病菌的滋生。LG的臻净C3系列蒸汽洗衣机,独创性地增加蒸汽喷射洗涤,产生的细小蒸汽分子可深层渗透衣物纤维,有效减少衣物褶皱,将污渍分离排出的同时还能清新和柔顺衣物,并有效去除细菌和过敏原。
分区洗技术方面,LG、海尔、海信等企业走在了行业前列。LG的TwinWash双擎同步分类洗衣机,不仅实现了滚筒与波轮的合二为一,而且能够实现滚筒与波轮同时工作的洗衣机。海尔的双子滚筒、子母机等分区洗产品,以及海信的“一机三筒”洗衣机,均实现了家庭洗涤的精细化分类,让不同衣物实现精确分类和专业洗涤。
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朱军看来,洗衣机企业的思想在转变,过去更多依赖冲规模、冲量去赢得市场,现在则更关注的是消费需求、技术创新,通过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和努力去赢得市场,去取得用户的信任。不难预见,今后洗衣机行业的技术竞赛将愈演愈烈,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竞赛将带来更多创新产品问世,提升消费者家居生活的舒适度,而对于洗衣机行业来说,技术竞赛则意味着行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涨还是不涨?冰箱厂商面临难题
上半年,国内冰箱行业的主导品牌海尔冰箱产品营收同比下降了4.75%,奥马电器上半年冰箱和冰柜同比降幅达到了10.27%,美菱冰箱、冰柜,惠而浦冰箱营收同样下滑。浙江慈溪的冰箱制造圈内,能够举办开盘会的企业现已寥寥可数。
中怡康线下周度监测数据显示,十一期间冰箱市场零售额同比负增长7.2%,零售量同比负增长5.1%。冰箱各品类中两门、三门、对开门均下降,零售额分别负增长23.8%,24.5%,2.6%,仅多门产品逆势增长8.7%。市场下降的同时,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整体均价同比下降2.8%,各品类产品均价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中两门、三门、多门、对开门均价分别下降6.4%、10.1%、11.3%、9.2%。
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冰箱产品在均价不断下跌的同时,仍未能有效阻止行业销售跌入下行通道的趋势。不少厂商担心如果涨价,会丧失市场份额。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实力品牌或会趁机挤压小品牌,冰箱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继彩电因面板涨价而酝酿涨价之后,冰箱产品也迎来了要不要涨价的难题。基于上游钢材、发泡材料涨价,运输成本的增加,以及新能效国标出台,冰箱涨价或已势在必行。十一黄金周刚过,国内15家出台新销售政策的钢厂就有12家上调了出厂价,涨幅在30元~70元/吨不等。此外,全国24个主要市场的螺纹钢和冷轧板等平均价格均有小幅上涨。除了钢材外,2016年以来发泡剂材料(如MDI和环氧丙烷等)的价格持续上涨,纯MDI华东市场价涨幅18.77%;聚合MDI华东市场价涨幅61.36%。
此外,作为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运输成本也大幅提升。9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和《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方案》,提出对超载货车“一超四罚”,在公路治理超载超限行动中首次使用罚分处罚,堪称“史上最严治超措施”。而包括冰箱在内的家电产品采用公路运输为主,以往制造企业或者商家运输过程中,以罚款为代价普遍采取超载降低成本。但新政策实施后,再难超载。有业内人士估算,运输成本将增加30%。
“除了原材料上涨外,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冰箱能效新国标,也增加了企业因产品结构上升必须付出的成本。”中怡康白电事业部总经理魏军指出,“想达到新1级,制造企业需要更换设备、更新技术,这些都会加重企业的成本,新一级产品的定价每台或将上涨600元~1000元。”根据奥维云网(AVC)线下1~6月监测数据显示,冰箱1级能效产品零售量占比96.2%,零售额占比98.4%。
“新标准大大提高了节能冰箱的门槛。”市家电协会专业人士认为,就目前市场而言,能效1级冰箱占比已经超过85%,100%的产品的能效水平均达到或超过能效2级。而冰箱新能效标准设定的目标是能效1级产品市场占比仅在5%左右,能效2级产品占比为10%-20%。能效标准的大幅提升,也将加剧市场竞争。在多重压力下,一些不具竞争优势的品牌或将加速出局。
业内专家表示,冰箱厂商已通过各个渠道降价开始消减之前的库存,因为新标准执行后,如厂商仍没有清空在新标准衡定下不能达标的库存,将面临较大库存压力。在新标准的实施下,智能变频、智能控制、智能电网和其他新能源技术将在冰箱产品上得到普遍应用,尤其是近两年的新上市冰箱,在能耗和功能方面将有更大的提升。
有业内人士向笔者透露,公司内部确已下达提价通知,不同款式每台出货价提高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目前还不敢轻举妄动,同行之间观望情绪浓厚。创维白电方面则表示,因原材料价格、物流成本双双提高,10月15日后,创维冰箱将调高价格,价格提高百来元左右。双鹿上菱方面则称,近期物流成本涨幅达30%~40%,但其对于涨价持谨慎态度,暂不提价。TCL冰洗相关人士也表示,TCL冰箱价格基本稳定。
想敢不敢涨,皆因自去年以来陷入销售疲软的冰箱行业一直未能走出泥淖。根据中怡康数据,今年上半年冰箱销售额同比下跌7%,是在包括彩电、空调、洗衣机等在内的大家电品类里跌幅最大的一个。如此行情下,此番冰箱提价背后,更多是不堪成本压力的无奈。尤其是对于议价能力偏低的中小企业,原材料成本的飙增,令其面临“不涨价难生存,涨价丢失价格优势”的困境,可谓雪上加霜。
家电行业观察人士刘步尘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冰箱涨价或难避免。但比较可能的方式仍然与彩电一样,利用高端新品提价,低端产品价格不会有太明显的波动,即使涨价也是缓慢进行。“有底气涨价的大品牌反而可能对涨价采取拖字决,因为这正是挤压小品牌的好机会。”而这,正是行业再度洗牌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