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文章“上色”:从“五诀”角度欣赏读苏轼名篇《赤壁赋》

一篇文章何以写得“五彩斑斓”,甚至流芳千古,今日选取苏轼非常著名的一篇文赋——《前赤壁赋》,从“五诀”这个角度一同欣赏。

为了直观,我们不妨用五种颜色来标记五种要素。

一段一段来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可以看到第一段,应当是“事--形-事-形-情”。起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为时间,“苏子与客”为人物,“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为地点),是为叙述,仅用一句,“事”的要素便齐全了。接下来为总体写景,身上感受到的是徐徐的清风,放眼望去是平静的湖水,是写“形”。接下来继续说“事”,在湖上干嘛呢——饮酒、诵诗、唱歌,开头这几句,此次泛舟游览的事情、总体环境、舟上活动便总体交代得清清楚楚。不一会儿月亮升起,自然又有一番新的景色,值得一写,便又是写“形”:于是就在这样的景色下,我们任凭小船浮游在茫茫无边的江上。至此,作者叙事与写形交替进行,但想必读者已经可以感受到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游览,该是多么潇洒惬意,于是作者最后来一句直接抒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句同时也是“借形写情”——仿佛腾风驾雾,已经进入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二段是”事--典--事-形“,依旧是不同元素交替使用。讲述舟上的人唱歌吹箫。描述客人的箫声,先是借形写形——“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即用另一种声音作比去写作者想写的声音;又是借情写形——幽壑中的蛟龙听了要为之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要为之落泪,可见这箫声如何哀婉。

下面三段可以说是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整体上都可以归为叙事,因为是游览过程中客人与苏子的对话,但是客人与苏子的对话肯定不止这几句,讲的内容肯定也有不止这一些,然而之所以这个对话值得写,是因为作者要借这个对话抒情、说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倘若将客人的话单独进行分析,也可以分出不同的结构。开头两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中的两句诗,作者借此比兴,而此地不正是曹操当年赤壁之战的地方吗?接下来客人叙事,事有两件,一件在彼时、一件在此时,如此便有了对比:当年舳舻千里、今日却只有一叶扁舟;当年在此地的是拥兵百万的一世枭雄,如今却只有与鱼虾麋鹿为伴的两人。而有了对比也就有了说话人的态度:想当年曹操何其威武、何其壮观,但是现如今又在哪里呢,更何况你我这样的人。最后不禁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你我何其渺小,人生何其短暂!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子的话拆开来看,则主要为说理,但是又借形说理,理中又有情。这理是什么?就是变与不变、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苏子举了两个眼前可以看到的景物来说明:水日夜不停地流,是永恒运动着的,但水却还是水;月阴晴圆缺地轮回着,但月却还是那个月。由此引出直接说理,万事万物都是变与不变的统一体,倘若你从变的角度去看,哪怕这天地也不过是一瞬而已,倘若你从不变的角度去看,则万物都是永恒,又何必要羡慕长江之无穷、哀叹生命之短暂呢,不妨好好享受眼前这良辰美景。此时,世间变与不变的道理、豁达潇洒的人生态度早已融为一体,情理难分了。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最后结尾,承接了上文的理与情,只是略写,饮酒赋诗通宵达旦,可见游览之尽兴。

整篇文章用尽了五种元素,寥寥数百字,写尽了驾舟游览、饮酒对歌的风雅,描绘了山川相绕、水天相接的美景,最后又讲出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旷达乐观的态度。做到了事雅、形美、典贴、情浓、理深,虚实结合,写景、抒情、说理水乳交融,达到了景美、情美、哲理美三重美的境界。

进一步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可以知道,这篇《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多方营救下,苏轼终于当年十二月被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然而读这篇文章,我们没有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形象,反而感觉清新开阔、意境深远,实在令人赞叹折服!


事实上,苏轼这一年两次游览赤壁,这篇写于首次游览之时,又叫《前赤壁赋》,同年十月,他再次游览,写下《后赤壁赋》。然而两篇文章风格意境迥异,后者也远不如前者知名,下回我们可以对两篇文赋进行对比,更能看出味道,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

  • 2021高考重点篇目《赤壁赋》背与练

    <赤壁赋> [背原文--谨防易错字]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

  • 《前赤壁赋》简答题练习及答案

    《前赤壁赋》简答题练习及答案

  • 行草书法苏轼《赤壁赋》欣赏(微头条)

    昨日所书苏轼<赤壁赋>,请书法师友多指正.

  • 【精品欣赏】祝允明 苏轼《赤壁赋》

    祝允明,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 ...

  • 文章的杂糅之法 -- 一起读梁衡《文章五诀》

    编者肖炟注: 梁衡先生在这篇文章讲了作文之法.文章千变万化,但基本结构离不开形.事.情.理.典五个方面,即描写.叙述.抒情.议论.引用.作文高手能交错使用五种手段,编织出锦绣文章.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断 ...

  • 【知识之窗】梁衡:文章五诀

    [知识之窗]梁衡:文章五诀 龙溪文学 今天 第 730期 文章五诀 ◎ 梁衡 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 ...

  • 地理五诀之三合水法

    凡寻龙至山环砂会,两水交合之处,即用罗经外盘格定水口,看其出某字几分,或某字兼某字几分. [1]倘水自右来,正在乙.辛.丁.癸四字上出,审其堂局形势,可立正生向者,即立正生向以收之.(如右水倒左出乙, ...

  • 地理五诀7-三吉六秀

    地理五诀7-三吉六秀

  • 详解地理五诀之三吉六秀

    详解地理五诀之三吉六秀

  • 《地理五诀》

    风水学书籍 > <地理五诀> <地理五诀>卷一:五行歌诀罗盘学法 <地理五诀>卷一:五行歌诀罗盘学法 [清] 赵九峰 五行总论 五行之名甚多,所用立法不同.书 ...

  • 风水地理五诀之“点穴”

    阳穴的穴指的是住穴所立之基,称作阳基.点穴便是确定阳基的范围. 风水学中的穴位类似中医针灸学中人体的穴位,是"取得气出,收得气来"的地方,正如人体的穴位与经络相通一样,风水学中的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