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你的月薪该要多少合适?

前段时间的推文《你开2000一个月,就会有工作?》貌似有挺多不同的声音。

包括在前程无忧转载了文章后,也看到了有人评论说:如果自己开一个月4K,公司是否又会觉得自己不自量力?

其实文章的重点不在于人选开了多少薪资,而是人选的能力高低问题。

因为薪资不是公司说了算,是根据能力来评估的。

否则,为什么会有人年薪百万,有的人年薪只有十万?

一个人能拿到百万年薪,他势必要为公司撬动价值千万的利润,否则,公司为什么给你那么高的薪水?

因为公司有运营成本,资金成本,平台费用,必须扣除相关的费用,才是发给你的实际薪资。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在薪资问题上,有宽带薪酬这一说法。

宽带薪酬,即是在同等岗位上,不同的人可以获得不同的薪资。

有人说,这显然违背了同岗同酬的原则。

不,这是为了更好的通过薪资去衡量不同人的不同能力。

在公司里,同一个助理岗位,同一个层级的,底薪从最低3K,到最高4K,跨度足足有1000元。

在每个月做相同事情的情况下,有人可以轻轻松松多拿1000元一个月。

凭什么?

就凭底薪可以拿到4K的人,有能力,会思考,能够主动把事情做得更好。

1

你的能力决定了你的薪资高低

举个例子,同样是行政助理的岗位。

A女生只会做整理桌面,打印文件,贴发票,帮老板定酒店,定机票等。

B女生能做到A女生的所有事情,并且在老板不要求的情况下,主动将文件分门别类整理好,便于查找盘点,统计发票类型,日期,寻找规律。例如老板喜欢以何种方式出行,出门喜欢什么类型的住宿环境等等,今后在老板不交代的情况下,就能把事情做好。并且还能够自学PS,H5,人资等相关知识。

A、B两个女生让面试官挑,你觉得会选哪个?

面试过程中看不到她会做什么没错。

但是,在面试的问题总可以反映出来:比如关于细心问题,关于问题改善,关于自我学习能力等等。

答案出来了,同等岗位情况下,B女生创造的价值明显高于A女生,那么,薪资问题当然要给得高,否则优秀的人才,随时都可能流失,去别的公司。

2

公司不会因为你的开价,而破坏薪酬制度

电话面试中会询问人选的期望薪资,以筛选掉一些薪资期望过高,公司给不起的人。

面试结束后,询问人选期望薪资,是希望与面试结果相对比,综合考虑能够给到人选薪资。

前两天有一个很优秀的研发人员到公司面试,在主管与经理面试之后给到的薪资比相同岗位的人多了几百块,很简单,因为人选优秀。

如果公司给到的薪资水平不具备竞争力,估计发完Offer,还没报到的那几天就被其他公司挖走了。

因此,人选提到的薪资,更多的给到面试官参考意见。

你给到的薪资远高于你的能力不合适,略微高于自身能力,公司还是会尽量争取。

你给到的薪资低于你的能力,公司不会贪便宜,把一个值10K的人,给他5K的薪资,还是会根据市场水平给予相应的报酬。

否则,人选很容易就跳槽,增加招聘成本,公司运营成本。

当然,如果你很优秀,也许公司会因为惜材,而给到较高的薪资。

但这属于超原则定薪,是需要Level非常高的人审批才行,例如总监或者VP级别审批。

正常情况下是很少有人愿意“趟着浑水”的,除非人选真的非常优秀,稀缺。

公司是否愿意为你折腾,超原则定薪资,终究是取决于你自身的实力。

3

有一种报告叫:薪酬调查报告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了解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薪酬调查报告。

这东西每个行业都有,通常会包括地域,城市,行业,岗位,工作年限,平均薪资等数据。

如果你关注一个行业的网站,或者公众号通常每年都是会有更新的,或者你直接百度,都可以找到。

因为这些数据他们可以通过发送问卷的形式取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参考性的。

当然,最准确的还是一些咨询公司的报告,不过通常那些都是需要付费的。

企业会购买这些薪酬调查报告,作为公司内部年度调薪的依据,判断是要行业25分位,50分位,或者75分位。

给一个可以查询薪酬的地方——前程无忧的APP。

薪资水平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最符合市场薪资水平的地方在——当地招聘网站。

这条路比较辛苦,你可以自己做个表格,去找到你的目标岗位是什么,在人才是搜索相应岗位,大部分都是会标注薪资水平。

多看几家公司,得到的数据,就是相对靠谱的。

同时,你也会发现,哪些行业、公司的薪资会相对较高,那些相对较低。

作为HR,其实蛮惹人厌的,管的太多。

薪资的高低都是由部门领导决定的。

只要部门同意,HR通常都会放行的,不超过职级跨度的薪酬都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HR是没有定薪的资格,起到的只是一个监督者的角色。

应届生,你的月薪究竟多少钱?你说了算,但前提是,你有那个实力,值那个价钱!

PS:51不至于在我这里做广告,放心哈。

文章有争议是好事,因为在做决策的时候,人们往往需要看到事务的两面性,才能取得平衡点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小六在书中提到的,多看观点相反的书的道理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