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着这么一句玩笑话:“人类科技本质是烧开水。”光伏就是这个“本质”的例外。
作为这样一个例外,光伏产业却由于成本和盈利问题,在十多年间饱受争议。经过顽强的生长,光伏终于迎来了平价上网的时代,并向“1毛钱1度电”的目标继续前进。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光伏将拉开替代化石燃料发电的大幕。在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后,光伏装机量将迎来新一波高峰。随着装机量的增长,光伏消纳问题将再次出现。光伏发电制氢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将光伏所制氢气用于天然气掺烧、燃料电池,可丰富终端用户用能多样性,保障能源安全,也解决了光伏的消纳问题。另一方面,光伏便宜,氢却很贵,平价光伏制氢解决了绿氢价格昂贵的问题。光伏+氢能,有望构建新能源领域1+1>2的经典案例。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国家能源局也提出在“十四五”期间促进光伏制氢、光伏+储能等新业态成熟。2019年,光伏平均上网电价已降至0.35元/千瓦时,明年将全部实现平价上网,预计“十四五”期间将降低到0.26元/千瓦时以下,届时光伏发电成本将低于绝大部分煤电。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今年年中,中东某光伏项目上网电价创出了1.35美分/千瓦时的新低,换算成人民币,甚至不足“一毛钱一度电”。这并非个例,全球其它地方也出现了低廉的电价,如葡萄牙的1.64美元/度、巴西的1.75美分/度等。同时,在中国很多地区,光伏建设成本约3元/W,每瓦30年全生命周期能发50度电左右,折算后可达6-7分钱/度电,再加上一两分钱的运维成本,实际下来光伏发电成本每度电也不到一毛钱。当光伏发电成本全面进入到“一毛钱一度电”时代,那么光伏将在经济性上对传统能源实现绝对领先,光伏应用的规模将持续扩大。有喜必有忧。光伏进入平价时代,也带来了大规模并网的新难题:随着大规模高比例的接入电网,光伏的消纳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提到:“国内的青海山东各个省份的负荷曲线已经变成了压制曲线,政府的用电高峰已经成了用电低谷,给电力调控带来极大的压力。我想这个需要电网和光伏行业共同来商讨解决。”上一轮的光伏风电消纳难题引起了社会对新能源的巨大争议。对于新一轮的消纳难题,任育之希望通过技术进步来解决这个问题。“光伏发电将与储能、可能未来的氢能等技术相结合,大大的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将深刻的改变中国的能源革命。”任育之说道。电多了,就要把电想办法用出去,或者是把电存起来。用电是没办法一下子用那么多了,只好想想“存电”的办法。“光伏+储能”应运而生,再开启多种光伏+应用,势必引发可再生能源的几何式增长,全球能源转型也将按下快进键。任育之提出:“十四五期间,我们也将推动一批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光伏加储能、光伏治沙、光伏制氢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成熟,并实施一级行动计划,促进光伏发电多点开发。”对光伏而言,一方面可以解决光伏持续快速增长产生的消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光伏加储能,从而使光伏发电供电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多的替代电力系统中价值更高的综合用电,并凭借可调节的电力现货市场参与竞争。对于氢能产业而言,平价光伏则意味着绿氢价格难题的解决。欧洲地区为解决电解水制氢成本问题,规划了两个40GW的电解槽建设项目,试图以规模化降低绿氢成本,将氢气成本降至1-2欧元/看过——而目前欧洲站售氢价格约为10欧元/kg。高昂的制氢成本阻碍了绿氢的发展,降低了氢能产业发展的意义。以德国为例,由于高昂的绿氢价格,德国不得不放弃对绿氢的执着,对蓝氢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的让步。在大规模光伏+平价光伏的推动下,绿氢的价格不再是难题,“以奖代补”政策35元/kg的目标也不再是问题。以上文提到的1.35美分/千瓦时的光伏项目为例,若以这个价格的电力制氢,成本可低至1美元/公斤(折合人民币不到7元/公斤)——这个价格比煤制氢成本更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国内企业已经开始稳步推进光伏制氢项目的发展,并且对于光伏制氢持乐观态度。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此前曾表示“10MW光伏每小时可制造10立方的氢气,25平方公里的光伏发电列阵,可以做一个小型的制氢城,一年可以产100万吨的氢气,100万吨的氢气完全够我们未来几年用。初步计算,在光照好的地方,制氢的光伏发电成本大概在1毛5分钱一度电,是大幅度低于现在制氢的电力成本。“据氢云链统计,目前我国的光伏制氢项目已有近30项,有利于为未来大规模光伏制氢推广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