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永宁南门巷有火神庙、我的童年还有我慈祥勤劳的奶奶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亲情悠悠南门巷
文/孙雪
南门巷不算太长,但和许多小巷一样宁静、幽深。
南门巷是从县城南大街斜生出来的,它蜿蜒着往南门口方向定水桥而去。我家住在小巷的上段,入巷不足50米,一座有八步石阶的青瓦四合大院子即是。
从南大街入巷直走二十多米就是火神庙。火神庙是原永宁近郊及城中60余座庙宇中的一座。它始建于嘉庆八年,在民国三十年代末,后殿曾为永宁佛教讲经之地。据老人们讲,火神庙的香火鼎盛,在古城中算是热闹的。这里菩萨灵验,来敬香敬神的人自然多,南门巷也因此出名。
火神庙转弯延伸的路巷左是一长壁石条子垒砌的堡坎,堡坎有3米多高,建有房屋;右面是火神庙的围墙,长约二十多米,中间2米多宽的巷路,供人通行。我每天上学、放学都经过这里,我喜欢抬头仰望堡坎上的房子,想像里面的结构?但始终都没有机会上去一饱眼福。我只知道上面住着几户人家,房子背靠雷家山,前临火神庙,耸立在巷左堡坎上。堡坎的石条墩子厚重,一块恐怕都有上千斤重,是费很大劲才砌起来的。但房子为啥要建在这么高的堡坎上,我始终没想明白。这种匠心独运的设计,我猜想是风水好,要建这么高才发达,所以房主人才砌了这一长排石壁堡坎。堡坎房屋与火神庙围墙相映成趣,在小巷中倒显出了一种气派和壮美,让人想到湘西凤凰古城中沈从文那些溢满书香卷气、古朴厚重的宅院。
我曾多次问过奶奶石堡坎上居住的那些人家。奶奶告诉我说,堡坎最里边那户人家姓王,与我们是亲戚。当年永宁书香门弟宋家姑娘就嫁给那个王家,永宁知名教育家、定水中学创始人、首任校长宋礼门的姑妈就住在那里。而我的二婶是宋礼门之女,这样我们就扯上了亲戚关系。不过亲戚归亲戚,走动很少,仅有一次我随二爸二婶到过他家,当时我很兴奋地走进这些屋子,看见里面宽敞整洁,布置雅观得体,一进有好多间屋子,不像表面才只有一排房子,其实里面别有洞天,都是温謦美好的,处处都散发书香气。
这次作客,满足了我多次仰望、幻想堡坎上房屋的种种设想,见识了堡坎上的人家,还真有“花明柳岸又一村”的感觉。我没想到这些房屋里面居然这么华美,不光一进好多间,还带拐弯的。屋主人介绍说,这些房子修历日久,是祖上建的,祖上清代是做官的。我想也应该这样,不然哪有如此财力运来这么多厚重的石条子垒砌高堡坎,建这么壮阔精美的大屋子。从我观察这些垒砌的石条子来看,岁月的风尘都留在上面了,每块石墩在时光积淀中更加苍劲,路人经过这里都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千年。不过大家和过去的我一样,也许都不知道房屋里面的华美和结构竟然那么奇巧秀美吧。
南门巷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小巷伴着我童年的脚步,盛满我深深的乡愁。记得小时候奶奶就是每天在孙家大院门口石阶上目送我去上学,迎接我回家。我只要走进南门巷火神庙拐弯处,走出那高堡坎与火神庙夹着的那段巷路,就能看见我家的菜园子和我家大院门口的石阶了,奶奶一定是站在大院门口翘首以待接我们姐妹放学。多少往事历历,多少亲情融融,都是在这小巷的早霞和夕阳时光中延伸,都是在这日出和日落的岁月中拉长。南门巷积攒了奶奶数不尽的疼爱和温情,南门巷汇聚了奶奶道不完的期盼与希望。奶奶的爱刻进了我们的心窝,奶奶的爱融进了我们稚嫩的心房。奶奶慈爱的目光伴着我们成长,奶奶无限的辛劳伴着我们成长。为了孙儿女们能有“出息”,奶奶付出了她一生全部精力。
那时,奶奶照顾着我们堂兄妹七人。除操持我们的吃穿,还做着雷家坡下一大片菜园地。菜园地很宽,园子里栽满四季蔬菜。青菜、白菜、南瓜、冬瓜、茄子、姜豆、辣椒,数不胜数,清鲜可人。奶奶每天送我们上学后都挑一大筐子菜去街上卖,换回家里生活用品和我们姐妹的学习用品,有时也买回些糖果给我们解馋。那时刚解放,上班供给制,没有多少薪水,家中全靠奶奶一人做菜卖菜维持生计。印象中奶奶是那么勤劳,尽心尽意打理着这些菜园子。别看她一双小脚(过去女子都缠小足),却能吃苦耐劳。她每天在菜地里忙碌,从不停下自已的脚步。自嫁进这个家,她就一直为家里生计操劳着,爷爷过世早,奶奶一直是家中的顶梁柱,奶奶常说,家贫没啥子,只要一家人和睦安康就好!
奶奶是乡下人不识字,但她善良、勤劳、深明大义在南门巷都是有名的。抗战时期,为保家卫国,她送三伯走出小巷上前线打鬼子。她走出小巷照顾前线伤病员;她飞针走线连夜赶制的军鞋送到队伍中;她走出小巷为抗日将士送去慰问品。为了家计,她奔波忙碌在菜园,辛劳操持家务,为儿孙成长操劳。缠裹过的小脚,在南门巷中往返过成千上亿次,挑着菜担子在巷中行走过成千上亿次。南门巷记下了她太多的过往与辛劳,南门巷寄托了她太多的深情与慈爱,她的气息长长久久留在南门小巷中,她劳碌的身影长久留在南门巷中。南门巷居住过的人都知道孙家大院的孙大婆勤劳、贤惠。
亲情悠悠的南门巷,温情弥漫的南门巷,伴我童年成长的南门巷,那味道,那气息,那亲情,浸润着小巷的岁月,浸润着小巷的饭香。它温馨了小巷岁月,为我带来三月的明丽,为我筑起亲情幸福的港湾,走进我美好的心境,让我的心在这里停泊,思想在这里温暖。小巷一花一草、一菜一果都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南门小巷住过太多像奶奶这样勤劳善良的人,她们的生命里可以没有光辉灿烂,却没有丢失勤劳与善良,她(他)们是南门巷中一道道不可缺失的风景,永远长久地留在小巷的记忆里,为千年古邑永宁和永宁南门巷增添着辉彩。她们像小巷的树,小巷的花,小巷的果,生长在这里,扎根在这里,发光在这里。丝丝缕缕凝满回忆,丝丝缕缕亲情飞扬。
现在,随着城市发展,南门巷巳经拆迁,面目全非,但我心中永远的南门巷永存。伴着我的童年,伴着我的成长,南门巷的情景永远铭刻在我心头,南门巷的日子永远牢记在我心头。亲情悠悠南门巷,充满奶奶慈爱的南门巷,永远留在岁月历史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