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空间|也谈董源《溪岸图》的真伪与断代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草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兼草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丁申阳先生题图文/王品康(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八年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五代董源《溪岸图》曾借展上海博物馆。当时有幸一睹其神秘真容:五米开外挤在人群中借暗淡灯光,眼前中国画史上的“蒙娜丽莎”也就是一幅黑乎乎的古画,几乎看不出什么名堂。围绕董源《溪岸图》真伪,大都会博物馆曾举办过一次著名的研讨会。二十一年过去对《溪岸图》的断代,专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找到材质的物理证据,基本形成共识,属北宋初期或更早期的作品。
董源《溪岸图》但就《溪岸图》画面而言,特别是上部墨色模糊,留下浓破淡,淡破浓反复点染的痕迹,这样的破墨法运用是五代北宋,乃至南宋绢本山水画也没有的现象。而且上部远山天空墨色也过于浓重,对于这些疑问笔者认为还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此图下部山石树木景物结构画法,及清润的淡墨积墨运用,近卫贤及李成作品的风格。问题主要在画作的上部分。
《溪岸图》曾经三次修复装裱。首次在宋代,借助现代技术可见修复前已残破不堪,特别是上部中心大块远山缺损,此图抗战时为徐悲鸿所得,即被张大千借走。谢稚柳曾回忆当时这幅画“乌黑乌黑的”,送裱画店一冲,正面“毛哈哈”(粗糙模糊)品相非常差,后经张大千的裱画师刘绍侯修复装裱,动了大手术。笫三次重裱是在六十年代末由日本目黑三次经手,不过是在画的周边部分镶些补丁。笔者也曾修复过类似破损鸟黑的明代绢本古画,略知修复大面积缺损绢本山水古画 ,尤其是全色这一关的艰难,意境必须合乎原作精神,同时接笔还必须对缺失部分山石景物进行再创作。由于大面积补绢与原画绢本拼接很难做到墨色相互渗透,使墨色自然过渡而不留深色接缝痕迹也难度很大,接笔反反复复渲染亦是必须的。
修复过的明代绢本山水画刘绍侯事后并未谈过《溪岸图》具体修复过程,笔者分析:揭画芯找稍淡的古旧绢,换掉原先修坏部分画面,托画芯,然后一遍又一遍地补染全色,这需要耗费大量工时的环节,应该是刘绍侯的工作,但此图中间大片缺失部分,上半部全色还是稍过浓,接缝仍显突兀。这一环节的缺陷,唯一办法是在补画云中远山接笔时,顺势从结构上弥补;在此同时乘湿勾皴反复点染,整体调整破洞与周围画面的色差。据说 刘绍侯也能作宋画,但是这样大面积高难度云中山顶的再创作, 刘绍侯是不可能胜任的,也只能有张大千亲自动手才可能完成。第二次修复后,此图整体和意境保留了原作的气势神韵,应该说是久病《溪岸图》幸遇良医,中国的“蒙娜丽莎”获得新生。此图在宋代第一次修复后就留下墨色模糊的状况,抗战时谢稚柳初见此图就有这样印象,但完全修复后画面上部有破墨法运用的痕迹,也可能是张大千修复的手笔,这带有近现代的气息。我想这是《溪岸图》与传世五代北宋山水作品的最大区别,恐怕也是高居翰等一些专家提出种种此图出自张大千之手伪作疑问的根源。据说此图原应是屏风画,是整个屏风画的左侧部分。是不是可能是多幅屏风之一屏呢?过去笔者曾化小半年时间临摹《溪岸图》,今试作六屏溪岸图通景,以博观者一笑。
王品康临董源《溪岸图》
王品康《六屏溪岸图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