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只剩两小时,你选择______

——罗杰·伊伯特评《第七封印》

01

人类喧嚣,上帝沉默

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来说,2007年7月30日无疑是个损失惨重的日子。在这一天,意大利导演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放大》《蚀》《奇遇》)和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野草莓》《假面》《第七封印》)一同结束了与死神的对弈,去往永恒的光影世界。

作为现代艺术电影“圣三位一体”其中的一位,伯格曼的艺术成就不言自明。无论是《第七封印》中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还是“上帝的沉默三部曲”中对信仰的质疑,抑或是《假面》里极具先锋气质的影像表达,无不给电影世界留下深远影响。

李安谈及《处女泉》,纪录片《打扰伯格曼》

在他去世以后的许多年,无数影迷都在重温他的电影作品。《伟大的电影》系列作者,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曾说:

我回家之后不久,就转向了伯格曼,他是一位思想深刻的电影导演。……我强烈地回应着伯格曼对生命本质问题的热情,例如生与死、负罪感、终有一死的宿命,以及他所认定的上帝之沉默。这些电影,在它们上映伊始,我就全都看过了,但是当我年岁渐长,于幽谷之中穿行而过,观看它们的心境已然完全不同了。

诺曼·卡曾斯曾在生病时发现,喜剧有助于治疗他的疾病。我的救星则是伯格曼。那几个月里我没有发现太多好笑的事情。

——《伟大的电影3》

伯格曼的电影犹如一剂良药,在人生到达谷底之时给予伊伯特救赎,让他在病痛之中再次窥见人生的意义。

不过,为什么是伯格曼?

02

上帝沉默,电影在场

想象你切除了下颌骨,但是仍有嘴唇;由于缺少支撑,你的嘴唇挂在脸的下方,像达利画中那枚融化的钟表;你的髋骨莫名奇妙出现裂隙,所以你不能随意行动,也无法讲话,只能让Siri替你开口;你罹患癌症,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这样的你,还会想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吗?

你可能不想,但罗杰·伊伯特想。

伊伯特的“Two thumbs up”,也曾被印在他好评过的电影碟盒上作为“品质保证”

在自传《人生如戏》中,伊伯特曾这样说:“电影就像一台机器,源源不断产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让你更好地去懂得不同的希冀、抱负、梦想和恐惧。”他说,伯格曼的电影一直折磨着自己,因为他始终将终极问题置于电影中心,那些对爱、信任、道德承诺与死亡等问题的永恒关注,也是伊伯特一直在银幕世界中求索的。

写作《伟大的电影3》时,伊伯特正与病魔缠斗,他遭受的痛苦远非一般人能够承受,他的妻子查兹说,伊伯特有一颗钢铁铸就般强大的心。

此时的他,再度重温伯格曼的影片时,会是何种心境呢?

英格玛·伯格曼去世的那一天,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部他的电影就是《冬日之光》。奇怪的是,自从我在1970 年代的一节电影课上讲完这部电影后,就没有再看过它。在过去的几周里,它却在我脑中萦绕不去,呼唤我重温。

《冬日之光》究竟包含多少自传成分,我们不得而知,这是一个自认为是上帝、却迷失了自己的男人的肖像。

——罗杰·伊伯特评《冬日之光》

电影《冬日之光》

《冬日之光》是“上帝的沉默三部曲”之二,除了这一部,他还对其他两部进行了评论。在三部曲中,伊伯特发现了面孔的力量。“人类的面孔是电影中一个伟大的主题”,伊伯特将其归纳为“伯格曼双人镜头”。在评论《犹在镜中》里,姐弟二人同处船舷之中的那场戏时,伊伯特这样评价那个格外疏离的镜头:

他将两张面孔以非常亲密的距离并置在屏幕上,但两个人物之间并没有眼神交流。他们各自聚焦在银幕外不明确的某一点,他们的目光投向不同的方向。他们如此靠近,却又如此疏远。这是对于他电影中基本信念的视觉呈现:我们试图接触彼此,但往往又因为我们内心的强迫而退缩。

——罗杰·伊伯特评《犹在镜中》

《犹在镜中》里典型的伯格曼双人镜头

到了《沉默》,三部曲走向完结,伊伯特总结道:

如果说《冬日之光》直接探讨了上帝的沉默,《犹在镜中》暗示了这一主题,那么《沉默》中并没有涉及神学——只有一个宗教沦丧的世界。

——罗杰·伊伯特评《沉默》

《沉默》讲述了一对姐妹和妹妹的孩子被困在一个陌生的城镇,为曾经的怨恨和伤痛纠缠不休。伊伯特认为这部电影意义隐晦,将对“肉体”与“心灵”的思考注入其中,并用一个孩子来表现希望,给三部曲留下余韵。

这部电影漫长的展开是沉默的,或者至少对话寥寥无几,男孩徘徊在酒店的走廊,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借以躲避两个姐妹的纷争。在这些电影中,我们受到了伯格曼深刻观点的冲击:人类看待世界如同透过玻璃,隐晦不明,无法察觉它的意义。

——罗杰·伊伯特评《沉默》

即使看待世界犹如隔着一层玻璃,电影却仍可以帮我们抵达人生深处。出身天主教家庭的罗杰·伊伯特,早已将电影视作自己的信仰。癌症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无法阻止他继续看电影: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他仍坚持坐轮椅去影院,并且每天都让助理告诉他最新的电影资讯。

护士在给伊伯特吸痰,纪录片《人生如戏》

某种意义上,他已将他的生命和电影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使死亡也不能将他们分开。

03

电影在场,生命定格

罗杰·伊伯特的一生,总是意气风发,鲜衣怒马。他会为了买电影票而彻夜排队,也经常在酒吧里和三五好友畅聊电影和人生。他是第一个获得普利策批评奖、第一个名字刻在星光大道上的影评人。

伊伯特在50岁时和妻子查兹结婚,他们十分美满。伊伯特生病无法自由行动时,是查兹不离不弃地照顾着他。“如果我罹患癌症之时,查兹不在身边陪伴我,我都能想象到我要孤独老死的失落感。”“她的爱就像风把我从坟墓里带回来。”伊伯特不吝自己充满爱意的话语,在病床上都不忘准备查兹的情人节礼物——一个手工编织的花环。

“我为你编织的情人节花环。”纪录片《人生如戏》

他们似乎免于《婚姻生活》里夫妻感情的淡漠与互不理解的哀伤。电影中的最后一部分,历经相爱、背叛、和解的男女主角在小木屋里彼此相拥,似乎过往一切都随风而逝。

这正是伯格曼现在所能接受的,这正是他身上那份和解的源泉:超越爱情、超越婚姻、超越摧毁爱情的自私、超越那令双方自我膨胀、令关系无法持久的离心力,超越所有这一切,剩下的就是我们对彼此的了解,对彼此的关爱

——罗杰·伊伯特评《婚姻生活》

电影《婚姻生活》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冷淡不仅在《婚姻生活》里得到体现,也贯穿了伯格曼几乎全部的电影。在《呼喊与细语》中,他刻画了几位姐妹之间的爱、仇恨与隔阂。主角艾格尼丝从小就没有得到母亲的爱,病重时将姐妹几人召集起来,重新联络彼此的感情。但她失败了,她的姐妹们或冷漠,或自私,她们互不关心,只在表面维持虚假的情谊。真正关心她的,只有她的仆人安娜。

伯格曼从未制作过如此痛苦的电影。观看这部电影,就是在触及人类情感之极限。它是如此个人化,直刺私密的最深处,以至于我们几乎都不忍直视了。”这部电影“将我们裹挟进一个恐惧、伤痛、憎恶的坟墓之中。为了回击这些强烈的情感,它召唤出了无私之爱。

——罗杰·伊伯特评《呼喊与细语》

《呼喊与细语》不同于以往我看过的任何一部电影,也不同于英格玛·伯格曼此前拍过的任何一部电影。虽然我们这一生可能会看许多部电影,但很少会有与它相类似的。它催你入眠,它令你不安,它让你胆寒。……《呼喊与细语》和濒死、爱情、性的激情、仇恨以及死亡有关——并且保持这样的先后顺序。

影片结尾,艾格尼丝留下一本日记后离世,将人世的冷漠与激情抛下。

而银幕之外,经过与癌症漫长的抗争之后,罗杰·伊伯特也累了。

查兹告诉《人生如戏》的导演斯蒂夫·詹姆斯,罗杰说:“我不想再抗争了,我准备好要走了……我经历过灿烂的人生,而死亡,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他签署了不复苏令,不接受心肺复苏术和急救,在死神到来之时平静地接受并离开。

2013年4月4日,罗杰·伊伯特与死神长达11年的棋局,结束了。

04

生命定格,梦想永生

去世之前,罗杰·伊伯特在最后一篇博客里写道:“回想起来,感谢各位陪我走过这一趟旅程,我们以后在电影里还会相见。”对他来说,电影是一列行进的列车而非站台,他却乘着这趟列车,抵达人生的终点站。

看着乔什·戈尔登为他设计的个人网站里那些“伟大的电影”的评论时,他愉快地说道:“也许我有令我沮丧的事,但我没有沮丧,我的生活又充实了起来。”电影是他毕生的事业,是他的梦想,现在,他终于看到他的梦想将以这种方式永远存续下去。

罗杰·伊伯特和他的个人网站

那么,回到那个追问:为什么在生命的尽头,罗杰·伊伯特的救星是伯格曼?

为什么在如此多对生与死、爱与恨、信仰的存在与否的质疑、叩问、反思之中,伊伯特却找到了令他感到宽慰的人生意义?

或许是因为,尽管伯格曼总是表现对上帝的质疑,人与人的无法沟通理解,终有一死的宿命,伊伯特还是发现了那些电影中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与感激——这也正是为什么,即使痛苦到无法发声讲话,他还是常常露出极具感染力的乐观笑容;即使坐在轮椅上,他仍要去影院看一部电影。

手术后的罗杰·伊伯特

在《第七封印》中, 尽管瘟疫毁灭了千家万户、自己的生命也即将终结,骑士仍然和乔瑟夫一家三口一起度过了一段温馨时光,并说:“我会永远记住这和平的一刻,这片暮色,这盘野草莓,这碗牛奶,还有乔瑟夫和他的笛子。”

在姐妹们的陪伴中,艾格尼丝感受到了幸福。电影《呼喊与细语》

在《呼喊与细语》中,死去的艾格尼丝留下的日记记载了这样一幅场景:有一天她感觉稍好,便和两个姐妹及一名女佣一起走到室外,坐在草坪上的秋千上晒太阳。“我对生命产生了一阵强烈的感激,”她写道,“感激生命给了我这么多。”

他们也感激它的离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