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你的脑力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轻松启动深度时间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简单的常规习惯。

【每日一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不如守中》

01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到,深入地沉浸地工作无论是对做出一点成绩还是对提升幸福感都意义重大,那么这件事就必须要认真对待了。

知道重要性只是起步,我们还需要方法论和执行。

关于专注的方法论不少,相信大家都从各种渠道看到过一些。

但基本上跟很多好东西一样,看过了,仅此而已。

所以想试着整理整理,先谈谈关于怎么才能让自己达到专注和沉浸。

02

建筑学教授戴维·德怀恩在试着创建一台“幸福机”的时候曾经说过一个要义。

“互相不连通是关键。”

因为这样一来,想要深入到机器更里层,你不可能越过任何一点空间。

机器的名字来源于古希腊的“Eudaimonia”一词,这个词被翻译成“幸福”,也被翻译成“繁荣”,“茂盛”等。

这是一种生命绽放的状态, 是一种开发出人体全部潜能的状态。

而达到这种状态,是需要进入一种全心投入的专注之中。

戴维教授说希望创造的就是这样一种环境,让使用者身处其中时可以达到深度人体繁荣状态,即实现达到个人能力极限的成果。

03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或许这样一种专门设计的工作环境和文化确实能帮助我们从大脑中提取尽可能多的价值。

但不幸的是,这种愿景与我们眼前的现实差太远。

我们身处令人分神的开放办公室中,收件箱无法忽略,会议不断。

在这种环境下,同事宁愿你尽快回复他们最新发的电子邮件而不是产出最好的成果。

我们,身处喧嚣肤浅的世界之中。

04

其实我们都体会过这种专注,在小时候打游戏的那些悠悠时光里。

所以我们体验过这种忘却时间的美好,也曾经多次下过决心,要做一个有“深度”的人。

但这样的尝试往往以失败告终。

在一个浑浑噩噩的下午,你正漫无目的地浏览网页。

如果忽然想要将注意力转移到一项需要高认知度的任务上,就需要大量抽取有限的意志力,强行将注意力从绚烂的网络内容上转移开。

你会很有挫败感地发现,你将在多次挣扎中最终放弃治疗。

但是心底总还有个声音,让我们在被繁杂的事物包围的每一个日常里抬起头,思考该怎么才能拥有一点有意义的时间。

确实有一些方法可以用,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喜好来选择一个策略并且贯彻下去。

毕竟,这将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因素,决定你终将度过的是一个庸庸碌碌还是能有所不同的人生。

05

第一种方法是最极端的,禁欲主义。

“人工智能之父”唐纳德·克努特曾经以一本经典巨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艺术》荣获1974年度的图灵奖。

他是算法和程序设计技术的先驱者,计算机排版系统TEX和METAFONT的发明者,并且因这些成就和大量创造性的影响深远的著作而誉满全球。

如果你访问他在斯坦福大学网站中的个人网页,想找到他的电子邮箱地址,只会看到下面一条注意事项:

“从1990年1月1日起,我成了一个快乐的人,那一天我不再有电子邮箱。我从1975年开始使用电子邮箱,在我看来一生用15年电子邮箱已经够长了。对于生活中要站在风口浪尖的人而言,电子邮箱是一种奇妙的东西。但对我来说却不是,我的角色是站在北京后。我所做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无人干扰的高度专注。”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说,这也太绝对了吧!

其实,克努特并没有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他的解决办法是提供了一个邮寄地址。

这种方法是极端的,通过完全摒弃世俗职责来实现最大化专注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适用者一定是具备强大而明确的,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的。

不一定适合普通人,特别是当你没找到自己真正的使命的时候。

06

第二种方法比较缓和,没有那么激烈,是一种定期的禁欲主义。

你需要在计划中设定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这个时间用于沉浸式的工作。

在这个明确的“深度时间”里,你需要像禁欲主义者一样工作。

你可以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

在非深度时间里,专注可以不作为首要目标。

这种划分深度和开放时间的做法可以在多个时间层级上实现。

比尔·盖茨和卡尔·荣格就是采取这种方式。

我们再介绍一个更近一点的例子。

沃顿商学院的亚当·格兰特教授。

他是这样安排自己的日程的。

按学年考虑,他将自己所有的课程集中在一个学期。

然后其余的时间,则专注于深度而沉浸的工作。

在这段时间中,他又会每月选出2~4天的“深度时间”,作为彻底的禁欲时间。

这是一种比第一种方法更能照顾到日常事务的方式。

不过也需要时间安排上有充分的灵活度,这一点,普通人不一定做得到。

07

所以有了更符合现实的第三种方法,节奏主义。

有一个很实用的自律技巧:固化流程,形成节奏。

当你决定在某方面有所精进,这个方法就比较合适。

比如你想写出更多的好玩的故事。

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都写,不要间断。

你可以买一本大大的日历挂在墙上。

每天写好一个故事,你就可以在日历的这一天上划上一个大大的红色√。

过几天你就能连成一条链子。

只需保持下去,这条链子每天都会变得更长。

你会喜欢上看这条链子,特别是有一定经验之后。

你下一步需要做的事就是不要让这个链子断掉。

如果你追求持续完成高难度事物的能力,这个方法很简便很有效。

08

这个方法运用了启发式调度,即:每天都要做这项工作。

同时,也运用了简单直接的视觉提醒工具,即:日历上的大红√。

另外,将时间和流程固化,可以剔除一些诸如每天何时工作等最简单的日程安排决定,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定期禁欲主义和节奏主义,都还比较现实可行。

除了时间灵活度要求上的区别之外,如何选择节奏法和双峰法,还取决于你在此类日程安排方面的自控能力。

如果你是卡尔·荣格,要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支持者进行论战,应该很容易就能意识到找出时间专注于个人想法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如果你要写作论文,但并没有人给你压力去完成这项工作,那么节奏哲学的习惯性特征或许对于保持进度就更必要了。

09

当然,还有一种更高级的境界,那就是收放自如。

《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是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曾出任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周刊总编辑和世界传媒巨头CNN公司的总裁。

在他职业生涯关键的上升期,他与《时代周刊》一位年轻的编辑伊万·托马斯合写了一本相当有分量的书《聪明人:六个朋友和他们创造的世界》。

这本书的创作方式很有意思。

他看上去不需要任何特定的时间。

他跟家人在一起,偶尔退回到自己的卧室用上20分钟或1小时写书,然后轻松地走下楼。

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会继续地到楼上工作。

外界的干扰似乎从来都不会搅乱他的节奏。

这是一种从浅层到深度模式的切换能力,这样迅速的转换不是一般人可以驾驭的。

如果没有经过练习,这种转换可能会严重削弱你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这种习惯同时还需要你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

你要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必将成功。

10

其实,无论上面哪一种方法,都不是绝对正确的。

一种方法是否合适取决于个人,同时也取决于从事的项目类型。

当然我们会面对一些普遍问题:

比如:你将在何处工作,工作时间多长?

不管你在何处工作,都要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框架,而不是漫无尽头,无休无止。

比如: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

你可以约定不准使用任何网络,或设定每20分钟间隔产出的文字数量,以保持持续专注。

如果没有这种结构,你的头脑就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己在深度工作期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需要不断地评估自己的工作深度是否足够。

这些都是对意志力的不必要的浪费。

比如: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

你需要确保大脑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保持大脑在高深度水平下运转。

你可以设定以一杯上好的咖啡开始工作,或是确保能够获得足够的让你保持能量的食物,或是散步之类的轻度活动,帮助大脑保持清醒。

这些问题将帮助你找到并打磨出自己的深度时间。

但是要记住,一定要实验尝试,因此要乐于去做。

我们需要要设定结构性,做出承诺,使大脑能够进入专注状态,然后,开始创造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轻松启动深度时间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简单的常规习惯。

▼ 互相不连通是关键。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