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四)
#文化大拜年#一起品味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过大年。
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世人多称他“诗书画三绝”,倒不如称他为“倔驴”。
2011年6月,郑板桥的《竹石兰蕙图》在北京匡时春拍以4600万的天价创成交记录,这是继2011年5月中国嘉德春拍以4370万成交其《行书诗翰》后,再次刷新郑板桥作品拍卖成交记录。
在山东博物馆则收藏着郑板桥一幅与众不同的画——《双松图轴》,这幅画是郑板桥中进士第一年送给同学肃翁的。
为何说与众不同呢?原因在于这幅画的意义不同于郑板桥其他存世的画,郑板桥存世的作品很多,大多是应人所做。比如《竹石兰蕙图》是郑燮应刘青藜为其母亲八十大寿而作的,此外不少是他卖画谋生所做。
《双松图轴》却是赠送友人的画作,时年44岁的郑燮在京城等候官缺,以图仕进,但是未能如意。中进士之后的喜悦不复存在。
肃翁此人已不可考证,据载郑燮与他私交甚好,可以想象当时肃翁应该给予了郑燮很多安慰和支持。
郑燮作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很少画松。这也是这幅画的独到之处。
《双松图轴》中以两棵松树为主,翠竹立于旁边,树下怪石嶙峋,兰草幽幽。
松树意寓同学刚毅、品格高雅,同时也有暗喻自己百折不挠的意思。兰花寓意同学淡泊、高雅、贤德,赞美同学君子如玉。
画中长篇题记,讲述了自己和友人的情意,该作品书法绘画俱佳,保存品相极好,是板桥难得一见的珍贵作品。
说起来郑燮与山东颇有渊源,郑燮两任为官都是在山东出任县令。
乾隆七年,五十一岁的郑燮首次出仕任范县县令,距离他中进士已有六年之久。现在的范县在清朝属山东管辖,郑燮是实干派,在范县知县任上,爱民如子,百姓安居乐业。
四年后,他从范县调任潍县任知县,也就今天的潍坊市区。不幸的是,当年山东发生大饥荒,救灾也就成了政务之中的重要内容。
乾隆十八年,由于为民请赈而得罪上官,这是就为什么文章开头说不如称他为“倔驴”的原因。最后辞官而去,这一点有些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印去官。
郑燮还有一段经历与李白相似。
李白为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有些御用文人的意思。李白被赐金放还后,也多次谈及自己供奉翰林,多少还是有些自豪的,毕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为皇帝赏识而直接供奉翰林,虽然最后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乾隆出巡山东期间,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天子登泰山事宜。此后郑燮经常以这段经历自豪,并专门刻有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
难得糊涂郑板桥,郑燮这一生可以说是一点都不糊涂,因为他知道一旦糊涂也就违背他做人的原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