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型琳琅满目,腾势凭什么获科技部长打call,监督司司长青睐?
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会议邀请科技部部长万钢、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而全球正在快速发展的电动汽车成为会议上的焦点话题。
在谈到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时,腾势成为部长心中的最佳案例。无论是比亚迪和奔驰的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还是腾势汽车的使用感受,都获得了科技部部长万钢的高度评价。据万钢部长介绍,贺德方司长正是腾势的车主之一。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定位高端的合资新能源品牌,腾势获得国家高层领导打call是其实力使然,在腾势身上,外界也似乎能找到新能源市场的正确打开方式。
坚持高品质策略
腾势品牌创立之初就一直坚持的是高品质输出策略,这也是它能够鹤立鸡群的关键。
比如目前国内续航超过5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可选余地并不多。而腾势500选择以500公里超长续航来与同级别产品拉开差距,这让它在起步阶段就站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
腾势500高品质的另一个表现是,高达68%的奔驰供应商配套占比,其中包括博世,本特勒,大陆,李尔,法雷奥,哈曼集团,伟巴斯特等世界知名品牌,则实现了整车质量的高要求。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首个基于C-NCAP碰撞测试五星评分标准打造的电动车,腾势不仅仅拥有全车62%的高强度钢车身及高强度铝合金电池包托盘,还在防腐蚀技术上投入高成本。基于此,2017年的EV-TEST(电动汽车测评)中,腾势以93.4的高分成为首批五星级评价车型,其中更是在安全方面也取得了最高的105 分。
于消费者而言,在消费产业升级和消费意识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汽车厂商必须通过高品质来打动消费者,摒弃粗制滥造,这一点从自主品牌不断冲击高端也能看得出来,过去自主品牌都惯于走性价比路线,但如今它们更倾向于通过高品质来打动消费者。以上提到的安全,供应商、续航等方面,对于本不是特别成熟的新能源市场来说,高品质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打消了他们的很多顾虑。
于汽车品牌而言,在市场还未成型的新能源领域更是如此,高品质能更好的树立品牌形象,拓展消费者口碑,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形成头部效应。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腾势500的高品质策略都是值得推崇的。
中外合作给电动汽车发展提供新路径
目前中国新能源车企单兵作战的现象较为普遍,去年双积分政策落地之后,诸如大众江淮、众泰福特等企业开始先后选择合资成立新公司,似乎让外界看到了新能源市场一个新途径,但事实上,中外合资的新能源模式早在2010年就被腾势在国内首次创立。
不同于以上几个合资公司,腾势是比亚迪和奔驰在各自优势领域的强强联合,所以其能够获得国家高层领导的认可也在情理之中。
拿腾势来说,无论奔驰还是比亚迪,腾势的股东双方在合作中都坦诚的贡献出各自的产业优势,奔驰的工艺品质加上比亚迪的三电技术,确实让腾势有了很明显的产品优势。
尽管中国是新能源产业大国,但仅从技术上来说,中国并没有比别国有太多的优势,所以以腾势为代表的主打高品质车型的中外合资企业是新能源市场能够快速成长的一个不错尝试。
国家高层领导认可的优势互补暗示腾势未来更好的发展
国家政府部门向来是未来政策和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如今多位国家高层领导给腾势打call也暗示了腾势坚持的高品质策略和中外合资模式会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趋势。
腾势坚持的高品质和中外合资模式能够脱颖而出最本质的原因是比亚迪和奔驰的优势互补,这也是未来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行业都在讲究大融合,微渗透。比如现在的传统车企为什么喜欢和互联网公司合作一起研究智能互联系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术业专攻。如果上汽自己研发车辆的智能控制系统,它一定拼不过互联网出生的腾讯和阿里。所以它选择了牵手阿里巴巴。
不仅在汽车领域,在很多产业也是如此,这一点比较直接的例子就是电子商务平台和线下大型实体超市之间的结合,线上平台输入流量,线下超市输出产品,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使得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更加高效,便捷。
从这个角度来说,比亚迪和奔驰合作的腾势算是给外界提供了一个范本,因为新能源领域,除了腾势之外,目前还没有哪个品牌能在优势互补方面变现极有竞争力的产品。
作为一个消费者,贺德方选择腾势产品,说明了腾势的产品强大的产品优势,但作为公众人物,贺德方选择腾势产品的意义重大。小的方面来说,这个选择是在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消费建议——在琳琅满目的新能源车型中,该如何选择一款车;从大的方面来说,厂家“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未必让人信服,但公众人物身先士卒,无异于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所以,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多位国家高层领导的站台也暗示了未来腾势更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