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式、清式和苏南地区建筑主要名称对照表(上)
我国古建筑历来沿用的名词和施工术语,由于类型多样,构件复杂,加以时间、地区和官式、民间的不一,其称呼也多不一致,使了解和修缮古建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在有关文章中有时甚至造成概念混乱。
本文引用戚德耀先生编著的“宋式、清式和苏南地区建筑主要名称对照表”,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本文分两部分介绍
一、宋式、清式和苏南地区建筑“平面”主要名称对照
二、宋式、清式和苏南地区建筑“大木作中的斗栱”主要名称对照
平面
一、平面
宋式 名词 |
清式 名词 |
苏南地区名词 |
说明 |
地盘 |
平面 |
地面 |
建筑物水平剖视图 |
面阔 通面阔(总面阔) |
开间 共开间 |
(1)建筑物平面之长度 (2)建筑物正面檐柱间之距离 (3)建筑物总长度称“通面阔”或“共开间” |
|
进深 通进深(总进深) |
进深 共进深 |
建筑物由前到后的深度,总深度称“总进深”、“共进深” |
|
间 |
间 |
间 |
房屋宽深之面积,为计算房屋的单位 |
当心间 |
明间 |
正间 |
房屋正中之一间 |
次间 |
次间 |
次间 |
房屋正间两旁之间 |
梢间 |
梢间 |
梢间 再次间(边间、落翼) |
房屋次间两端之间。苏地又称“落翼”,但用在硬山屋顶建筑时,可称“边间” |
尽间 |
落翼 |
房屋两极端之间 |
|
腮肩(左腮右肩) |
如面阔三到五间的正房,前两侧置厢房,使正房的两边房屋大部分受厢房侧面所遮,余者外露处称腮肩 |
||
副阶 |
廊子 |
廊、外廊、一界 |
建筑物之狭而长,用以通行者,分有“明廊、内廊、走廊、曲廊、通廊”等,苏地称“一界 |
副阶周匝 |
周围廊 |
围廊、骑廊和骑廊轩 |
殿身、塔底层四周外围,加有迥廊构成重檐之下层檐屋以供通行 用于楼厅上檐柱之下端架于楼下檐枋与老檐柱间之梁上,其屋架形式称骑廊,做成轩形式的称骑廊轩 |
月台 |
平台 |
露台 |
殿堂建筑前之四方形平台,低于台阶 |
下檐出 |
台口 |
台基四周在柱中线以外的部分 |
|
似倒座 |
对照厅 |
前后两进房屋之间不设界墙分隔,两屋正面相对之厅 |
|
后侧屋 |
拉脚平房 |
正房后附属之后平房 |
|
挟屋 |
似耳房 |
侧殿(房)或配殿(侧室) |
堂、左右两侧置有较小的殿堂,一般与主体殿堂不相连单独成立之殿屋,而宅第中多相连,仅小于主体建筑 |
弄 |
备(避)弄、弄、更道 |
次要的交通道 |
|
内四界 |
屋内金柱之间深五架,两柱上所承的木梁简称,等于清式的五架梁长度 |
||
金厢斗底槽 |
由二组矩形列柱套框组成的平面布置。 |
||
前后槽 |
前后金柱分划为大小不等的前后二部分的平面布置前后槽 前后金柱分划为大小不等的前后二部分的平面布置 |
||
分心槽 |
显二间 |
置中柱等分前后二部分的平面布置 |
|
满堂柱 |
在柱网各纵横交点上都置柱的平面布置,现称它为“满堂柱” |
||
移柱法 |
若干内柱移到柱网交点以外的位置,今称它为“移柱” |
||
减柱法 |
在柱网纵横交点上、减少一些柱点的布置,今称“减柱” |
大木作
一、斗栱
宋式 名词 |
清式 名词 |
苏南地区名词 |
说明 |
铺作 |
斗栱 |
牌科 |
古代木框架结构中,立柱与横梁交接处和柱头上加一层层逐渐挑出的弓形短木,称作“栱”。两层栱之间的斗形方木块称“斗”。这种栱和斗拼成的综合构件叫作“斗栱” |
铺作 |
跴、踩(彩) |
参、级 |
铺作有二种意义 (1)指每朵斗栱分布在各个部位的名称 (2)斗栱出跳的次序,即跳数 |
柱头铺作 |
柱头科 |
柱头牌科 |
用在柱头上前面跳出承屋檐,后面承托梁架的斗栱 |
补间铺作 |
平身科 |
外檐桁间牌科 |
用于两柱之间枋子上的斗栱 |
转角铺作 |
角科 |
角栱、转角牌科 |
用于转角地方的角柱上的斗栱 |
襻间铺作 |
隔架科 |
桁间牌科 |
用于房屋内部的檩枋梁架之间,来承托上层檩枋梁架 |
平坐铺作 |
平坐斗科(栱) |
阳台牌科 |
用于楼阁建筑,缠腰部分承托跳出“平台”的楼板 |
出跳(出抄)外跳 |
出踩(出彩、出踩)外拽(yè) |
出参、外出参 |
|
内跳(里跳) |
里拽 |
内出参 |
斗栱逐层跳出以承屋檐和梁架,在檐柱外的谓“外跳”,清称“外拽”,苏地称“外出参”。向内跳,清式称“里拽”,苏地称“内出参” |
一拽架 |
一级 |
踩与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规定每跳三斗口谓之一拽架 |
|
朵 |
攒 |
座 |
斗栱结合成一组之总名称 |
材、契单材 |
斗口(料头口份) |
斗口 |
是宋、清木构架基本量度单位,即斗之开口处 |
足材 |
单材 |
栱料(亮栱)实栱实材栱 |
宋代计算材料时,凡木料断面为15×10分°即为“一材”(栱身的高度)称“单材”,上面加高6分°、厚4分°的栔谓“足材”,共高21分°。材按建筑等级分八等。清代的斗口,单材的高宽比为14∶10,足材为20∶10,也按建筑等级分斗口为十一级。苏地不以斗口计算材料,而用斗高为准数 |
外檐斗栱 |
前檐牌料 桁间牌 |
用于内槽金柱之上的各部位斗栱的总称 |
|
内檐斗栱 |
里檐牌科或轩步梁牌科 |
用于内槽金柱之上的各部位斗栱的总称 |
|
计心造与偷心造 |
逐跳栱或昂上,每一跳上均置有横栱的称“计心造”。凡有一跳不安横栱而仅有单方向的栱出跳称“偷心造”。二者皆是斗栱组合方法之一 |
||
单栱 |
一斗三升 |
斗三升 |
在大斗或内外跳头上仅置一层栱 |
重栱 |
一斗六升 |
斗六升 |
在大斗或内外跳头上置二层栱。苏地总称“桁间牌科” |
把头交项作 |
相当于“一斗三升”交蚂蚱头 |
相当于“斗三升”正出耍头 |
梁与“一斗三升”斗栱正交,梁头穿过大斗,故正面不出栱,而改做“耍头”的斗栱形制 |
斗口跳 |
(似)斗三升挑梓桁 |
大斗正中置一层栱,正前出华栱一跳,栱头承枋子的斗栱形制 |
|
卷头造 |
出跳木做昂,仅用华栱的斗栱形制 |
||
四铺作 |
三踩(彩) |
三出参 |
”用华栱的斗栱形制四铺作三踩(彩)三出参华栱(清称翘)或昂自大斗出一跳(苏地三至十一出参均以里外各出同等数而定称的) |
五铺作 |
五踩(彩) |
五出参 |
华栱(翘)或昂自大斗出二跳 |
六铺作 |
七踩(彩) |
七出参 |
华栱(翘)或昂自大斗出三跳 |
七铺作 |
九踩(彩) |
九出参 |
华栱(翘)或昂自大斗出四跳 |
八铺作 |
十一踩(彩) |
十一出参 |
华栱(翘)或昂自大斗出五跳 |
四铺作外插昂 |
三踩单昂 |
丁字牌科 |
斗栱之一种形制,仅一面出跳,又称“丁字科” |
单斗支替 |
柱顶大斗前后出跳不作栱,而仅安“替木” |
||
溜金斗栱 |
琵琶科 |
后尾起挑杆之斗栱,又称“溜金斗” |
|
如意斗栱 |
纲形科 |
在平面上除互成正角之翘昂与栱外,在其角内45°线上另加翘昂 |
|
品字斗栱 |
十字科 |
斗栱之一种,其内外出跳相同,不用昂只用翘,多用于殿里柱头上,其两侧可以承天花,在老檐柱或金柱上,又称“步十字科”或“金十字科”,因它仰视,小斗如“品”字,因而得名 |
|
缝 |
中心线 |
中线 |
一般多用于垂直向的中线 |
子荫 |
槽(浅槽) |
槽口 |
插相交斗栱构件的浅槽 |
隐出 |
线刻或挑出很少的意思 |
||
相闪 |
指位置相隔交差 |
||
栌斗 |
坐斗(大斗) |
坐斗(大斗) |
斗栱最下之斗,为全攒斗栱重量集中之点。宋代有圆栌斗称“圆栌斗”,“方形栌斗四隅做小圆形的讹角斗”。苏式斗栱以坐斗的宽高定各部件比例,如“五、七”式,即斗高五寸、宽七寸,斗底宽也为五寸,另有“四、六”式和“双四六”式二种 |
圆栌斗 |
|||
讹角斗 |
|||
交互斗 |
十八斗 |
升 |
斗栱翘头或昂头上承上一层栱与翘或昂的形似斗之小方木 |
齐心斗 |
升 |
斗栱中心栱上的斗,又称“心斗” |
|
柱头枋上之散斗和齐心斗 |
槽升子 |
升 |
正心栱缝上的升 |
散斗 |
三才升 |
升 |
升位于栱两端承上一层栱或枋之斗 |
连珠斗 |
两斗重叠 |
||
平盘斗 |
贴升耳、平盘斗 |
无腰斗、无腰升 |
无斗耳的斗或升 |
斗耳 |
耳 |
上斗腰 |
斗分耳、平、欹三段,苏地也将上斗腰、下斗腰合称“斗腰”,升也同样,分上升腰、下升腰和升底 |
斗平 |
腰、升腰 |
下斗腰 |
斗、升之中部 |
斗欹、斗底 |
底、升底 |
斗底 |
斗、升之下部倾斜部分 |
欹 |
斗、升之欹凹入的曲线,清式无·,为直线 |
||
包耳 |
五分胆、留胆 |
包耳又有“隔口包耳”之称。在大斗开口里边留高宽寸余之木榫而与栱下面凿去寸余的卯口相吻合,使其不致移动 |
|
开口 |
卯口 |
缺口 |
斗、升上开挖槽口镶纳纵横的栱、材,按位不同分有顺、横、斜、十字、丁字、开口等名称 |
泥道栱 |
正心瓜栱 |
斗三升栱 |
坐斗左右位于枋上的第一层横 |
慢栱(泥道慢栱) |
正心万栱 |
斗六升栱 |
坐斗左右位于枋上的第二层横栱 |
瓜子栱 |
里(外)拽瓜栱(单材瓜栱) |
斗三升栱 简称栱 |
位于翘头或昂头上第一层横 |
单材慢栱 |
里(外)拽万栱(单材万栱) |
斗六升栱、简称长栱 |
位于翘头或昂头上第二层横栱 |
华栱或卷头 |
翘 |
十字栱 |
坐斗上内外出跳之栱 |
重抄 |
重翘 |
十字栱二级 |
斗栱出跳用两层华栱谓重抄(翘) |
令栱 |
厢栱 |
桁向栱 |
位于翘头或昂头上最外出之栱 |
斜栱 |
斜栱 |
斜栱(纲形斜栱) |
由坐斗上内外出跳35°或45°的华栱 |
丁华抹颏栱 |
脊檩下与叉手缠交形似“耍头”状的栱 |
||
鸳鸯交手栱 |
把臂厢栱 |
左右相连的栱 |
|
翼形栱 |
做成翼形的栱,栱头不加小斗,以代横向栱 |
||
丁头栱 |
半截栱、丁头栱 |
实栱,蒲鞋头、丁字栱 |
不用大斗,由栱身直接出跳半截华栱来承托梁枋 |
角华栱 |
斜头翘 |
斜栱 |
斜置在转角位置成45°出跳的华栱 |
搭角闹翘把臂栱或搭角闹二翘 |
角科上由正面伸出至侧面之翘与昂 |
||
扶壁栱 |
正心瓜栱 |
正心瓜栱,万栱与壁体附贴一起的单层或双层栱 |
|
枫栱(风潭) |
南方特有之栱。为长方形木板其形一端稍高,向外倾斜,板身雕镌各种纹样,以代横向栱 |
||
寒梢栱 |
梁端置梁垫不作蜂头,另一端作栱以承梁端,有一斗三升及一斗六升之分 |
||
亮栱 鞋麻板 |
栱背与升底相平,两栱相叠或与连机相叠中成空隙者称亮栱。该处嵌木板称鞋麻扳 |
||
栱眼 |
栱眼 |
栱眼 |
栱上部三才升分位与十八斗之间弯下之部分 |
栱眼壁板 |
栱垫板 |
栱垫板 |
垫栱板正心枋以下平板枋上两攒斗栱间之板 |
卷杀 |
栱弯 |
卷杀、折角 |
栱之两端下部之折线或园弯部分 |
瓣 |
瓣 |
板 |
栱翘头为求曲线而斫成之短面。宋式规定令栱卷杀五瓣,其他均四瓣,清式规定万栱三瓣,翘、瓜栱四瓣、厢栱五瓣 |
昂 |
昂 |
昂 |
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斜撑或杠杆作用,有“上昂、下昂”之分,两层或以上昂称“重昂” |
上昂 |
用于殿堂、厅堂、塔内昂身杆向上斜跳来承托天花梁,浙江楠溪江地区也有用在牌楼、门楼等等 |
||
插昂 |
不起斜撑作用单作装饰的昂,故又称假昂 |
||
象鼻昂 |
象鼻昂、凤头昂 |
纯为装饰性的昂形如象鼻向上卷 |
|
角昂 |
角昂(斜昂) |
斜昂 |
位于转角的45°斜置的昂 |
由昂 |
由昂 |
上层斜昂 |
在角斜45°斜线上架在角昂之上的昂 |
琴面昂 |
昂靴脚 |
昂 |
昂咀背面凹作琴面 |
批竹昂 |
昂咀背面作斜直线 |
||
昂身 |
昂身 |
昂根 |
昂咀以上均称“昂身” |
昂尖 |
昂嘴 |
昂尖 |
昂之斜垂向下伸出之尖形部分 |
鹊台 |
凤凰台 |
昂咀上一部分 |
|
昂尾、挑斡 |
挑杆 |
琵琶料、琵琶撑 |
昂后杆斜撑部分,苏地在琵琶科后端之栱延长成斜撑部分称琵琶撑 |
耍头 |
蚂蚱头、耍头 |
耍头 |
翘、昂头上雕砍成折角形的装饰法之一种 |
华头子 |
斗栱中,下层出跳材与上层昂底斜面下的填托构件 |
||
靴楔 |
菊花头 |
眉插子 |
昂杆后尾雕饰法之一种 |
衬枋头(切几头) |
撑头木(撑头) |
水平枋 |
水平枋斗栱前后中线耍头以上桁椀以下之木枋。衬枋头在转角上称“切几头” |
三伏云(三福云) |
似山雾云 |
斗栱出跳、跳头不架横向栱改作刻有云、雾装饰的构件 |
|
六分头 |
似云头 |
木材头饰之一种 |
|
麻叶头 |
翘、昂后尾雕饰法之一种 博缝头 翘、昂后尾雕饰法之一种 |
||
博缝头 |
翘、昂后尾雕饰法之一种 |
||
头 |
(似)霸王拳 |
翘昂后尾雕饰法之一种 |
|
角神 |
相当于宝瓶 |
相当于宝瓶 |
斗栱由昂之上承托老角梁下之构件,宋代多做“力士”,后期改置瓶形或木块垫托 |
遮椽板 |
盖斗板 |
盖板 |
斗栱上部每拽间似天花作用之板 |
下篇将对比宋式、清式和苏南地区建筑大木作中梁架、梁枋、垫板、檩、椽、柱子的主要名称。
来源:戚德耀《宋式、清式和苏南地区建筑主要名称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