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 | 姜念光:火上雨和云中铁
▲ 张兆明
他极言道不远人
却总是最晚到场的那一个
第144期
诗 | 书 | 画
▲ 点击聆听 ▲
姜念光
太准确了,刀斧手使了一个眼色
太轻盈了,石匠捏着一把汗放下锤子
太生动了,在石板上屠宰羊和鲜鱼
太勇敢了,蟋蟀跳进火中表演格斗
太活泼了,歌舞团旋转的石榴裙
太好听了,鹦鹉吃着火锅唱着主人之歌
太温暖了,耶路撒冷像一个偏见
太整齐了,背靠背的锯齿雪亮地坐着
太镇定了,盲目的睡佛开着列车
太圆满了,泼掉脏水留下了孩子
太美好了,茶话会一浪更比一浪高
太光荣了,请把烧红的烙铁放上来
太幸福了,笑着,忍着疼痛,不出声
| 诗人手迹
| 诗人诗选
| 诗人简介
| 评论摘要
姜念光的诗作追溯现代汉语诗的源流,也注意吸纳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营养。叙事中每似明清时期的笔记体,语言讲究,节奏斩确,时或文白夹杂;抒情和议论则情与理互见、道与物互证,人情、世情、隐情都在刀剑般错动的光影和真切的景象中被揭批;整体上有一种强烈的精神姿态和直取要害的判断。呈现的方式既是“诗”的,又兼有纵横家的言说方式,小说家的笔法,散文家的铺垫,寓言家的立意,进谏言者的旁敲侧击,木版画式的力度和果敢。
——霍俊明(著名评论家)
姜念光的诗让我想到了军事用语:虎韬。虎韬是六韬战略战术之首,睥睨全局,纵横捭阖。念光写诗也是在布局,看似平铺直叙,谈笑间却让局势剑拔弩张,风起云涌。这就是韬略,在平淡平坦的地方弄出了断崖峭壁,让诗歌有了陡峭感,有了让人大吃一惊的效果,达到了叙述的极致。他的具体战术就是幽默和调侃,这让诗变得虎头虎脑,阅之则轻松活泼,兴趣盎然,这是他的绝活。诗可以有很多种绝活,但有了幽默,其他都显得等而下之,或可忽略不计。
——李犁(著名诗人、作家)
第一次读到姜念光《一队人马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可以说被震到了。众所周知,这种题材入诗又要保持诗性,委实太难。因此当我读到此诗时脑中涌起的是,这必须是姜念光才能写出的一首。首先得对孟良崮战役足够熟悉,得对诗中的人物和军事术语知晓并能准确使用,其次得有活泼的心智和对同行诗人的了解,才能合理地把他们安排到诗里分担自己的使命,让他们在那些专业术语里,参与这样一场战役。其鲜活,其浪漫,其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真正是呼之欲出。这应该是目前我读到的写得最好的参观红色纪念馆的诗作了,没有口号,没有大词,采用“让当代人参与到一场战役中”的形式,想象力大胆又合理。
——安琪(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