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晕菜,广州茶楼仅点心就有几百种

【抱朴文化】

本文摘自《岭南饮食文化》 作者:周松芳

周松芳,文学博士,专栏作家,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职研究员。

《岭南饮食文化》一书既从历史事实出发也从文化发展角度着眼,对岭南的饮食文化进行甄辨、梳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同时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抱朴文化近期的美食连载系列均选自该书。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

01
茶楼点心光皮就有30多种

茶楼兴起之后,“食在广州”,渐渐进入“饮茶”时代:请你吃饭,也说“请你饮茶”。背后的逻辑是,茶楼有好吃的啊!

从佛帮茶楼的设计布局,也可见出他们的取向:厨房一般建在二楼与三楼之间,是为了方便二、三楼的供应,而主要是因为茶楼的点心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饼饵铺,也不同于早期的茶居,是即制即销的,而且还力求保证新鲜出炉如同酒楼的“镬气”。

茶楼蜂起产生的竞争,使各家在点心制作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并大胆吸收各家各地包括西点之长,使早期广州茶楼几十个品种的点心,逐步发展到数百种。

以点心皮为例,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点心包皮全用面种、枧水作发酵料,包皮松软而不粘牙,师傅制包皮要看天气,凭经验加减枧水,制馅调味也不用味粉,主要品种是发面皮(包皮)、澄面皮、烧卖皮(蛋面)、水晶包皮、脆浆皮、糯粉皮、水饺皮等等。

到三十年代,则出现了擘酥皮、水油酥皮、岭南酥皮、拿酥皮、雪布玲皮、西河皮、拉皮、卜乎皮、汤饺皮、班戟皮、蛋皮角皮、马铃薯皮、山药皮、虾堆皮、瑞士鸡角皮、荔芋皮、莲子蓉皮、甘露酥皮、猪油包皮、松酥皮、锚沙皮、士干皮、化皮、堆皮等等。

烹调方法也是煎、炸、蒸、炕、焗等无所不用,再辅以奶油、蛋白泡、“唧”花等造型,洋洋煌煌,不仅造就了区标、李兴、余大苏、禤东凌等省港点心四大天王,也为“食在广州”赢得盛誉,影响及于当代的“星期美点”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心而外,粉面也各擅胜场。粉以沙河粉为主,主要外买,但面条则是每家茶楼都十分重视,均有师傅专制,用五尺多长的大茅竹杠,骑着反复跳压,将面团压至匀薄如布匹,再切成银丝细面或宽条面。这就是传统的全蛋面,也即所谓的竹升面。在当时,在制作过程中,将全蛋细面模圈成型,再用猪油一炸,便成伊面;切成三角形或榄形再炸则称为片儿面;用沸水把面条焯熟,再煎至两面金黄,配以肉类料芡,就是炒面。

竹升面 来源:嫣然Tang

再则,早期茶楼以及酒家的点心,也比较简单,多是杏仁饼、蛋卷、薄脆、糖果之类,有些茶楼则只是供应糖果食品,如糖莲子、糖冬瓜、糖橘子、糖金橘以及糖荷豆等。

得等到民国之后,茶楼酒家为适应市场竞争以及来自各地人群的需要,点心的品种才陆续增加,如豆沙包、麻蓉包、椰蓉包、叉烧包、腊肠卷等,牛肉烧卖、干蒸烧卖和虾饺烧卖也是民国后才出现成为茶点。

虾饺

02
广州茶室以精细著称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陆羽居点心师郭兴(孖指兴)创制和推行所谓“星期美点”,就是一星期变换一次点心,打破过去每个季节才换小部分的做法。每隔一周,民众可以在茶楼酒家吃到不同口味的点心,如此快节奏的口味变化,自然吸引了不少食客。

尤其是后出的茶室,首先以“星期美点”作招徕,搞得较好的有山泉等号。后茶室盛行,对改进茶点制作又有更大推动。因为茶室食品是按单点叫,不比茶楼捧出唤卖,而且更加细致,讲究质量;少数茶室甚至叫而后蒸,保持鲜美。

这里,就得特别说说广州的茶室。当年广州商界的规矩,茶楼与酒楼楚河汉界,各有经营范围,不可混营。但就在楚河汉界之间,兴起了茶室,虽然从全盛而至淘汰仅经历了十多年时间。

早期著名的有宝华大戏院旁的“翩翩茶室”。茶室不像茶楼天未亮就开茶市,而是在茶楼上午收完茶市(一般九点半左右)后才开始营业,供应的虽然也是茶和点心,但不叫卖,而由服务员按顾客要求写好点心名称(品种)、数量,送到生产部门,即制即蒸(或煎炸),新鲜滚热,一齐送上;也像酒楼开设饭市,唯只供小菜,适应随意小酌,很少有筵席宴会;且有粉面供应午夜市,营业时间直待到戏院十一二点散场后的深夜。

广州早期茶室

它介于酒楼与茶楼之间,也正是为了填补“空白”:在清末民初时期,遗老遗臣、富豪阔少、有闲阶级,特别是喜过夜生活的人,以及干夜活的人(如伶人之类),他们是不能早起床的,待到起床时,所有茶楼均已收市(酒楼则不准做茶市),于是茶室就最适合这类人物的消费。

这类人,多是文绉绉的,不赶时间,浅斟细嚼,因此茶室的点心要精致,要茶靓水滚,当然价钱高过茶楼无妨。这类“晏”客“叹”茶常常“直落”午饭的,这也是茶楼、酒楼做不到的。午饭过后,茶客走了,像翩翩茶室还会出偏招招徕棋客,以诱胜者“直落”晚餐,增加营收。

算起来,茶室生意并不赖,二十年代后,效仿者就多了起来,西关一带一时如雨后春笋;1927年,玉波酒楼老板张桂平率先出来新开一家玉波茶室,紧接着又开了星波、月波、菊波三家。在其带动之下,茶香室、半瓯、味腴、龙泉、英英斋、山海楼、第一泉、谈天、乐山、九龙、兰苑等十几家茶室纷纷开出。他处如在山泉、六出花、鹿鸣、西门、荣珍、榕荫园、五月花、四美、仙泉、兰溪、陶然、道平、陆园,又是十几家。

这些茶室,里面多是一间一间的小房子,通常设在二楼,没有铺面。招牌挂在扶梯顶上,名字儿顶那个,什么“兰苑”“陆园”“亦山”“桃苑”“白金龙”“五月花”等。招牌不大,但讲究,不是玻璃的便是白铜的,也有用树皮、用士敏土(水泥)的,也有装上霓虹管的。

茶价贵得可以,起码八分,外加香巾费、酱醋费、瓜子儿,总共至少每人先花上一角五分左右,小账另计。卖的东西比茶楼还要精细,每星期更换一次,叫“星期美点”,价钱一角小洋起码。房间里面的家私,名贵得很,地方更加清洁,招呼格外留心。

有一家顶阔的,一间房子里面的家私,就值六百多大洋,沙发椅,铜台灯,江西茶具,象牙筷子,冬天电暖炉子,夏天电风扇子,叫人用电铃,吸烟用电自由火,一切一切都舒服极了,不过就是价钱贵一点儿。可是这并不相干,光顾的尽是政客、阔佬、公子小姐;普通的人,除了有特别用意外,不敢光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茶居、茶楼和茶室并不属于同一个“同业公会”,也即性质有别——前二者属“茶居公会”,“茶室”则属于“酒楼茶室同业公会”,不相合作。

英弟的《广东的茶馆》还详细介绍了茶楼跟茶室的诸多不同,不过认为高大上的茶室,还是不如嘈杂的茶楼接地气,有风味。他说,点心之类的东西,茶楼是派伴当轮流拿到客人面前任择的,卖点心的边行边喊,所以茶楼很嘈杂;要是想吃饺子,只好等叫“饺子”的上来才有处买,急不来的。茶室则不然,预先把点心名字价钱印好,客人想吃什么随时告诉跑堂即随时送来,非常便利。

喝茶的时候,规矩不少,茶楼顶讲究这个,不能犯上。比如,把一盅茶喝完了,在茶楼,只须盖子揭去,跑堂的经过看到了,自然给你加上开水,然后再由自己把盖子盖回,可不能乱喊“伙计,开水!”的。这个上茶楼的都晓得,从没有人出花样。假如真有乡老犯了这毛病,任你如何喊他,跑堂的总不会给你加上开水,这是最紧要的一点。

图片来源:茶客

反过来,“茶室”的跑堂到相当的时候自然会进房子加开水,用不着费心,就是喊他,他也乐意。少麻烦。时候到了一定要离开茶楼,规矩是把他自己的东西检齐,就可以走向柜上,准备结数,不必招呼伙计,他自然会赶着给你计好。常常你不会走到柜上,数目已经算好喊出去,这时你会佩服他们加法的本领。可是喊出去的数目,并不以通用银圆为单位,而是以净银计,小洋一角值银七分二厘。这个数目很难算,比方喊“一钱八分”,那就得是二角半小洋。不会算,没关系,当掌柜的除法也很可以,不假思索地就告诉你那是几角几个铜板,万不会错。

图片来源:蒙哥马的影像日记

同时因为台子没有号数,有时几张台子的人客同时离开,怎办呢?伙计便把客人做标识,什么“三个人开来……”“大细人开来(父子俩通用)……”等等。或者把“礼拜”代表“七”的数目,把“揸住”代表“五”的数目。因此,在茶楼喝茶,常常听到一些什么“大细人开来,一钱礼拜揸住”等不明不白的话了。

而茶室就不兴这些个,一点也没有。账单上开的清清楚楚,后面写的是几元几角几分,由跑堂的用银盘送上,代你找账。不过,小费也得照例抽多少。二者比较,茶室较茶楼舒服,明白,少麻烦,清楚,可是不便宜。我爱上茶楼,因为真正喝茶的艺术,广东茶馆的特有风味,在茶室就无从领略。现代化的茶室,毫没有值得赞赏的地方。最后还说:“茶馆是广东人的命根,没有它,我担心广东人不知道要怎样!”

茶室业这种“夹缝”生意,等到茶楼业酒楼业纷争消弭,“小资情调”的茶室业也就退出历史舞台,前后也就十来年。英弟的《广东的茶馆》说:“真正喝茶的艺术,广东茶馆的特有风味,在茶室就无从领略。现代化的茶室,毫没有值得赞赏的地方。”这也是茶室业命不长的文化上的原因。

03
“星期美点”扬名海外

由于慢工出细活,以及竞争出创新,茶室对于“食在广州”的贡献,主要在点心上,那是功不可没。

比如茶香室的“娥姐粉果”,用料上等,制作复杂,闻名遐迩。粉果皮经浸泡大米、煮熟晒干、磨粉、过滤等复杂工序,制成幼洁松散无光泽的粉状,经水煮后,软韧而不粘手,馅料是用生虾肉、熟虾肉、瘦肉、冬菇、叉烧,还有少量肥肉头、笋肉等(均切成粒状),分别按原料不同性质,加入芡粉和调味料,再用上汤煮沸后混合适量芡汁而成。包成的粉果,以黏合好,半透明,身干洁不爆裂为上品。

粉果

其他如半瓯的灌汤包,味鲜汤汁多;糯米鸡,则鸡比糯米多;龙泉茶室的奶皮猪油包,在当时酒茶楼均用洋面粉,但龙泉却加入牛奶做包皮,使包皮更加雪白松软而带奶香,椰蓉作馅,量小而精;仙泉茶室的笼仔包,它比任何茶酒楼的包都要小得多,馅多而皮薄,十分适合“贵夹唔饱”(价高而不果腹)那种富裕客人的需求。点心的式样也多,“星期美点”就是茶室的创举。总而言之,茶室食品是小而精,茶楼通常是“卖大包”。

茶室业创制的“星期美点”,到1936年左右,已成为广州市各茶楼酒家共同的卖点。每周以十咸十甜或十二咸十二甜,配合时令,以煎、蒸、炸、烘等方法制作,以包、饺、角、条、卷、片、糕、饼、盒、筒、盏、挞、酥、脯等形式出现,种类丰富多样;夏季还多出一两种冻品,清凉爽口。

为了做成切切实实的“星期美点”,除引进西点外,也大胆引进上海等地的国内名点,而且更考手艺。比如上海传统的奶皮猪油包,又名申江猪油包,如果猪油过多,脂肪太重,则美观不足;如果猪油过少,又不够松软;蒸时也必须用武火,否则包身不松软,而且会泻脚。蒸得好的申江包,形如蟹盖,色泽雪白。

“星期美点”引起外间的广泛关注,如涂景元的《广州星期美点》,柳雨生的《赋得广州的吃》……无不称奇盛赞,认为“比起京沪的广东馆子,式样还要多个几倍”。抗战胜利后更是臻于巅峰;最有影响的《申报》通讯《我从广州来》说:“'食在广州’现在仍然是不折不扣的事实。食的不特好,还且多,“多”中有两多,一是馆子多,夸张一点,平均每五家店户中,有一家是卖食的。第二是花样多,单是点心一项,已经包罗古今,贯通中西,调和南北。”

广州的“星期美点”,直到1949年以后,仍盛风不坠。牧惠先生在《广东的叹茶》里说,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次来了几位日本客人,他们在广州住了一个月,要求每天早茶的点心不重复,酒家轻而易举地交了差”。所以他说:“你想知道有什么好点心可吃,上茶楼'叹’一下就是了。”广州的“星期美点”,真是美不胜收。

04
顺德小吃助阵

在茶楼酒楼点心日益高大上的同时,市井的点心也各逞其姿;“厨出顺德”,顺德的民间食神们也借此“帮衬”“食在广州”。

比如说薄如蝉翼大良咸牛乳饼,泡白粥是既美味又营养,连海外唐人街都奉为尚物。做牛乳饼要求非常高。首先必须是新挤出的水牛奶,原汁不加水,用火炉烘着,烘到一定程度,倒入盛有醋的小碗,奶遇醋即结成小奶团,汰去水分,即为“埋榄”,然后就可把奶团在小饼印中压成牛乳饼,藏入盐水中保鲜。

或许受此诱发,顺德人又发明了双皮奶。亦即把煮滚过的鲜牛奶冷却后浮起奶皮,挑出放入碗内,再将奶加入鸡蛋白和糖及适量的醋炖熟,冷却后就上下两层皮,成为双皮奶了。这双皮奶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讲究了。比如说炖镬不用铁镬而用铜镬,免沾铁锈气味。镬盖要用谷顶木盖,以免蒸馏水滴入奶上。还要用幼蚬壳垫住碗底,使奶碗平放不会侧歪,又使滚水如虾眼样从蚬壳内喷起不致侵入碗内。

因此,现在广州市面上容易吃到的双皮奶,其实难说如传统般地道了,少了些香滑甘腴之味;初创时那种每天挤5~6斤,冬季只能挤2~3斤的本地水牛奶也几乎没有了;这种奶含油量高,现在的杂交牛产奶量高,含油量则低多了。所以,民国的双皮奶店,基本上是养牛户或牛奶公司所开。

但最出名的,还是大良辉记。其所制双皮奶,取法于顺德大良,纯用鸡蛋白调制,取其香滑,所用鲜奶则高价收入,求其优质。加入莲蓉则为莲蓉双皮奶,加入糯米糕则为金银双皮奶,品种多样化,均是一毫一碗。该店还把鲜奶余液拌上米糠菜料,在天台饲养毛鸡,取名牛奶鸡,作为副业售给附近居民,附近冼基多富庶人家,牛奶鸡销路也好。另一家顺德名店,则是三十年代开业的第十甫路陶陶居对面南信,在今天,也就成了双皮奶的番号了;做双皮奶的,往往打出“南信双皮奶”的旗号。

双皮奶驰名粤港,现在人们很担心它名存实亡。正宗的双皮奶要用水牛奶,而这种奶水牛是华南地区特有牛种,不能与其他牛种杂交,数量有限,非常珍贵,至2013年底仅剩六千头,每年还在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减少,不久的将来,将无奶可制——百年风味,将成绝味。

从前顺德款的牛奶点心还有一种凤凰奶糊与双皮奶齐名,每碗用四两鲜奶加一只鸡蛋搅拌后炖熟而成,卖得也比双皮奶贵一点点。

顺德人伍湛始创的伍湛记粥品,也是风行至今的著名点心小吃。它以江珧柱(干贝)和猪细骨明火熬制粥底,再把肥瘦三七比的肥肉切粒,用汾酒腌过,瘦肉是另行剁烂,加葱菜鱼肉拌制,再加上新鲜猪肝、猪腰和猪肚,都是选用的,最后用熬好的粥底一滚,那个粥啊,粥水交融,稀稠有度,香滑鲜美,真不负“伍湛记粥品专家”的美名,在1997年杭州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即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伍湛记粥

在民国时候,顺德还有一款非常特别的粥,是创制了著名的“梁公粥”的广东才子梁寒操说的:“顺德县属有个叫容奇的小乡镇有一种粥,叫猫公粥,是把老的公猫连骨煮粥,那比梁公粥更腴美甘鲜呢!”

更具广州特色也更有风味的是市井间一些挑箩卖担的著名小吃,比如牛杂档、云吞担,不仅广州人不分贵贱地欢迎,还引起国人瞩目;“西关的九记馄饨担子非夜午不出来,在住宅区的街道穿插,转眼卖关了。”

《旅行杂志》1948年第10期有一篇睘庵的《广州情调》,就浓墨重彩地记述道:“三圣社池记面,也是在桥头摆上担子,晚上九时才上市,可是达官富人、名优贵妇都把汽车停在路边,站在担子旁一尝它的'银丝面’。”

尤其是池记,早在三十年代初,即大有名于天下。其时的广州《前锋日报》有诗赞曰:“池记云吞面有名,此名不独响羊城。澳门香港皆称赞,马路渠边亦有兴。档口规模唯一担,价钱比率用三乘。汽车贵客如流水,夜夜奔来共食清。”三倍的价钱,客如流水,应该很有得赚,至少可以轻易赚回个店,但老板坚决不干,十几二十年,坚持每晚一担。

中山大学著名学者、老西关黄天骥教授说,广州人务实,只要好吃,便不拘材料贵贱,也不拘吃的形式;小摊档前,平起平坐的氛围,才是“食在广州”的神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