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量投资(20190203)
最近看了几本关于动量投资的书籍,感觉受益颇深,凑着假期简单说说心得。
所谓动量投资,学术界的定义是,过去的赢家往往是未来的赢家,“动量”表示过去相对趋势的延续。简单理解,动量投资就是投资过去的赢家股,也就是在过去某一个期间已经积累了一定涨幅的个股。动量的计算方式,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某只个股在某个特定的回溯期(比如过去12个月)内的涨幅,涨幅越大,动量越大。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就会开始反驳,为何?因为动量投资和传统的价值投资理念刚好是站在对立面。价值投资讲究的是抓市场先生的错误定价,在低估时候买入,持有到高估或者合理的估值卖出。而动量投资是买已经涨幅一大截的个股,从估值的角度和内心的接受度来看,这个显然是很难被价值投资接受的。巴菲特曾经讲过,“购买股票最愚蠢的理由就是股价在涨”。
所以,如果不保持开放的思维模式的话,动量投资理念,其实很难被一个“价值”投资根深蒂固的投资者接受。这个可以在我自身的成长经历上验证。因为我过去几年做成长股,其实骨子里还是有“价值投资”的导向的,所以在接触动量投资的时候,如果思维定式,是很容易排斥的。还好,我经历了2018年的痛苦和挫折,这让我认识到自身投资体系的短板,这种疼痛,和我自身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愿意保持开放的思维去接受新的理念和东西,很幸运,这是我成长的一个基础。
很多年前读《祖鲁法则》和《笑傲股市》,没能搞懂为何做成长股还要结合强度,《祖鲁法则》选股的其中一条,就是“在前一年拥有正的相对强度”,而《笑傲股市》中的CANSLIM体系中的“L”,他的含义是“Leader or laggard”,意思就是要选择领导股或强势股,就是要选择相对强弱指数高的股票。 虽然欧奈尔没有提到“动量”一词,甚至他在书中讲到自己不知道何为“动量”,但是,在我近期阅读了大量的动量投资书籍后,我归纳总结,无论是《祖鲁法则》还是《笑傲股市》,还是前面给大家推荐的《股票魔法师》,都在成长股投资中,结合了“动量”,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实质上,是一个东西:就是:只购买赢家股,购买已经被市场走势证明了的强势股。
这就是“动量投资”,是一个很难被大众接受的投资理念,尤其是在中国,我们的市场历史时间短,经验不多,再加上我们市场开放后,其实第一批引进的投资理念是巴菲特、彼得林奇这种纯粹的价值或成长投资,造成我们市场中“价值”的理念被普遍接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一般的投资者进入市场,被这种理念熏陶后,如果在没有开放的思维,转变投资思维、转型其实是很难的。
当然,并不是说“动量投资”就好于价值投资,各有优缺点。这两条不同的路上,都有成功者,也都不乏失败者。所以,单纯的争论哪个更好,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说你自己适合哪一个。“动量投资”相比“价值投资”的优点是不参与底部的调整,市场为你做了筛选,走势可以弥补基本面信息劣势等,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成本较高,容易吃套等,所以,“动量投资”要有配套措施,就是止损和分仓,少了后面的环节,“动量投资”也不会取得好的结果。
经历了2018,我对于在选股中结合“动量”,有了全新的认知。其实也是我在实践多年前《祖鲁法则》和《笑傲股市》中没有搞明白的“强度”。同理,既然选股中结合了“动量”,配套措施也要同步跟上,就是上面我讲的止损和分仓,这些风险应对措施,都是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根据我的理解,设置了两套选股动量选股标准,一个是短期动量,一个是中期动量。短期动量主要是考量近期一个月的动量情况,中期动量是考量最近一年的动量情况,然后再结合我原来对于成长股的选择标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动量+基本面”的选股模型。今天上个干货,先把选股结果给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可以加入股票池进行跟踪,看看这些“动量+基本面”的选股,在未来是不是有效,如果有效,且成功率高,日后我单独撰文分享这个选股模型:
1、短期动量+基本面选股结果(34只):
2、中期动量+基本面选股结果(26只):
大家会发现,有两个问题:
1、为何没有一些非常强势的妖股入选?妖股的短期动量应该是非常强的。原因是基本面筛选条件起了作用,这个条件其实是剔除了基本面很垃圾纯粹炒作概念的个股。
2、很多短期动量股和中期动量股是重合的,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动量投资”的奥妙,会看的看门道,看懂了就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了。
看懂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