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蓝字 关注,并 星标 ,不错过每期精华推送
(这是F先生第 222 篇原创文章)
本文很长,结合两个真实咨询案例,近5000字,阅读需静心。
“F先生你好,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受各种销售的咨询,像这个款式可以不可以改?这个产品或这个工艺能不能做?打样交期和报价是? 版型号、大货规格表等等各种关于项目或投标的事项等。
日常工作是西服下单、附件下单(下给供应商有图片就可以)、偶尔画一些设计标书,关于设计类的事少之又少,除非个别的标书里需要新款式设计(基本不会有,西服衬衫一般就是那几个模板)和配饰设计,后来我被各种琐事压力烦扰,感觉这不是我想象中的设计......”
“每天下班也离不开工作,销售和公司内部的人还会找你,有的不是你的工作也要你来周转,做的好没有成就感,做的不好会被投诉或举报很惶恐,设计的东西少之又少,感觉学不到东西了工资也低,升职加薪的机制也没有不知道在这家公司还有什么发展?”“我早萌生了离职的想法,但是一个月尝试投递了几家大公司都没有消息石沉大海?(想去好一点的公司再尝试一下服装设计,比如时装,市区的,工资尽量高一点,每天可以不用接受销售的各种咨询,但是可能是我才疏学浅、经验较少,找比我们公司好一点的工作好像很难)”我多次在文章中强调,“服装设计师”这个职位,绝不仅仅只是“设计新款式”这么简单,所包含的能力体系,远远大于你的想象。在“无头绪的设计”之前,很欣慰你能遇到这样一份工作。它会让你更立体的认识“设计”这两个字。因为“设计”的本质是“商业”,而不是“艺术”。还有,如果处处浅尝辄止,投递简历就会石沉大海。你自己意识到的才疏学浅,经验较少,也绝不仅仅是设计几个新款式的经验这么简单。
如果能把这么多杂事都处理干净,井井有条,就具备了非常可贵的逻辑处理能力。这是作为设计师,特别主管、总监都很宝贵的能力。所以,迷茫的时候,不要带着功利心去选择,在每一个职位,每一件事情上,必须要榨干你所能学习的一切东西。当然,如果你真正榨干了这里能学的一切东西,相信你选择下一站的路,会宽敞太多!“因为某原因,拒绝在广州欧时力做女装设计的机会,来了内陆某城市。”“进入了一家女装独立设计师品牌做助理设计师,但工作中和老板磨合得不太好,无论我怎么无偿加班改图、一个人独立完成了整季的设计企划、公司从来不做销售反馈,我就捞了往季的数据分析哪些款式畅销,老板都不太满意,也不给我建议,发现老板也没有提拔设计师的意愿就辞了。”“最近先后投递过当地几家公司,显示查阅了可都没有音讯。”“现在收到了一家外贸婚纱礼服设计的offer(没有设计总监只有我一个设计,很多东西要靠我自己琢磨)。考虑到以后回广东发展的话,婚纱礼服设计会不会不好找工作?到时候要转型的话会不好转吗?我要不要接这个offer? ”“现在还有几个设计助理岗没投,我是继续从助理起做女装设计,还是考虑转买手/商品企划方向有利于长远的职业发展?”曾经也有一位设计师问我,自己在三线城市的一家服装公司做设计,虽然没太大压力,但资源少、机会少,设计师也不被重视,怎么办?我的回答:试试上杭广深的工作机会,一定会比你现在干的还要累,竞争也更激烈很多。但至少接触的资源会多很多倍,对设计专业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能坚持下来,将来一定不会后悔。这几个一线城市的服装公司,巨大的竞争压力推着设计师往前走,你不努力就会被立刻淘汰,对自己的成长促进同样是巨大的。由于中国的国情,服装设计市场的繁荣只限于一线和少部分沿海二线城市,大量的市场资源、趋势资源、设计资源,包括服装公司、工作室。包括设计精英、大师、展会、活动、分享,甚至包括设计教育机构,集中在这些城市。优秀的服装企业会选择在这里扎堆,还有少数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及厦门等二线城市,而不是跑到偏远县城凑热闹,这是客观事实。相对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头几年在需要大量积累经验的阶段,选择头部城市,或者经济更活跃的城市,承担压力,也享受成长。
第一点:
你的简历没有回应,我想多半是因为不匹配。内陆的公司我接触过(比如乔XX,红X),总的来说,除了设计师品牌,一般的商业品牌以改版为主,设计师的地位相对来说还不如版师的地位,重版型、重面料、轻设计。即使你的设计和企划能力再专业,可能也无用武之地。
看过你的履历,不建议去婚纱设计,除非以后的方向是高定。有一点,可能是制约你的问题,【助理设计师】这个职位在求职时,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就我多年的经验来看,最不受待见的就是助理设计师,做不了助理的打杂工作,也不能像设计师一样独当一面。从用人单位来讲,这是很尴尬的,请进来还要培养,为什么不直接找设计师呢?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经来到。过去一年,我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我们在害怕什么?又在欢喜什么?很多人对我说,很羡慕那些牛人,他们的路为什么走的那么快,我为什么就是追赶不上?如果非要说,那些厉害的设计师和我们走的路,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人家可能更会抓住机会,成长更快。其实,牛人也许就牛在这里,摸清了自己适合的方向,扎根在里面,积累足够的经验,然后树立起了在行业和专业里的权威。做设计师最为混沌和宝贵的就是20-30岁这10年。也有人混沌之后抱怨行业辛苦、抱怨竞争激烈,混迹底层或是转行;虽说做设计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最重要的这十年却很容易拉开与别人的差距,20-30岁是设计师关键十年,你也许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专科的希望搞个本科学历,本科的希望升个研究生或是出国套个海龟的名头再回来。还有问,要不要考设计师资格证的。躺在学历上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设计或是创意产业自始至终都是英雄不问出处,能力决定一切。这个“能力”,包含在一切所有工作和工作范围之外的事务中。记得有一次,几位总监朋友聊天。他抱怨公司有的设计师(名校研究生学历)总是迟到,半小时左右的迟到是家常便饭,扣工资扣绩效无所谓,而且来了也没有半点感觉抱歉的意思......另一位说:我的公司遇到这种情况,不管你什么背景,一律走人。当时我的感想就是:有些人哪怕学历不高,也会给人带来稳定和踏实感。而有些人修养不高,却因为附带的学历光环给自己增加了盲目的自信。目标清晰的设计师,知道自己每一刻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哪里能获得什么。而没有目标的设计师,更在意我做了多少的“量”,朋友圈里我可以用来怎么“晒”。真正花时间投入,能提升什么能力?这个能力能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什么价值?却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因为看别人这么做,所以我也想试试这么做。大把的时间和经历消耗过后,专业能力却一直没有提升。建议找到自己的能力边界,然后躲在里面不出来。就是说,自己要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不过度的分散精力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把有限的精力用在自己能力边界之内的工作上。还是那句话,20-30岁最重要的是摸清楚自己不能做什么,然后别被诱惑,对这些有消耗的事情说不。能把设计做得好的设计师很多,能审视自己的设计师却不多。多年来,我有个亦工作亦生活的习惯,就是随手带一个录音笔,随时记录自己的语音,对工作的感想,对生活的感想。都用语音记录下来。自从手机有了讯飞语记,记录语音就更方便了,录音的同时直接转化成文字。当你的经验积累到一定多的时候,你的思想、表达、你对设计结果背后的思考,决定了你是否能到达更大的边界。哪怕不做设计,记录和反思,也是一项值得终身陪伴的事。真的!
那具体来讲,这10年可以如何规划?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会将它划分为4个阶段,可供参考:
1-2 年:成为设计师
3-5年:独挑大梁
6-9年:带领团队
10年以上:寻找突破
从设计助理成为一名合格设计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这个阶段的设计新手们往往都很心急,还没转为设计师怎么办,没有什么进步这样下去怎么能做设计师......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年基本可以忽略工资多少的问题,因为你想太多也没用,当然前提是能养活自己。许多人已经成为主力设计师了,至少也是个有独立完成整个设计流程的设计师了。这个过程也不长,3年左右开始,需要平衡成长和赚钱的问题。这时我依然不赞成这个阶段把钱看太重。因为这个阶段,可能依然不会赚到太多钱,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已经是主管级别了,你需要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带团队,包括设计企划,设计开发,设计团队人员管理,协调各个部门关系等等。这个阶段其实已经30岁左右了,有了前面的能力和经验积累,可以大大方方的赚钱,会有相对丰厚的回报。我们开始考虑的更多是是否创业,或者在公司是继续带设计团队做设计主管,还是在企业晋级为经营性质的BOSS级别,或是为自己的专业壁垒舔砖加瓦,做一位工匠型设计师。这个年龄段是大部分设计师考虑职业生涯转型的关键节点。10年职业经验的积累,足以让初入职场的设计师成长为设计总监这样的角色。前提是要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不要害怕职业冒险,人生早期的尝试越多,最后的选择越可能有益。不少身边的同行朋友,30多岁有选择继续待在大公司转型管理的。也有待在中小公司做设计总监的。有开设自己的独立工作室的。有的从大公司返回小公司,为了更高收入,与公司一起创业的。基本上每过10年,人的想法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皆由经历造就。你可以说设计师是一份伟大的事业。你也可以说设计师是一份谋生的工作。这些全看自己如何对待。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画了太多设计稿,设计了太多衣服,对于工作这件事情完全提不起兴趣。但试着回忆最初驱动你的那个契机,那份旺盛的好奇心,那颗对美好事物感知的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