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地名的来历
【有朋友对阳朔这个地名有兴趣】
于是大概学习了一下,找到出处了。
由于县城北面有两个山峰形如羊角,俗名羊角山,
而“羊角”二字与阳朔地方语言的“阳朔”二字谐音故名。
清康熙十二年版《阳朔县志》载:“阳朔山在县北门外,
三峰差小,隋时以此名县,俗呼为羊角山,又名解元峰。”
可见在立县之时已有阳朔山之名,立县时以此名之。
阳朔之名,自建县伊始,迄今为止未改过。
所以,阳朔这个名字是谐音。
跟太阳和月亮的朔日没有直接关系。
既然说到了朔,那我就一块介绍一下和月相相关的几个名词吧。
【月相示意图】
首先,咱们中国传统的历法,
尤其是农历,是阴阳合历,
就是综合了太阳和月亮的历法。
比如说初一啊,十五啊,就是阴历,
二十四节气啊,就是阳历。
这里说的阴历,就是根据月相而定的日子,
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时候,
老一辈人晚上一看月亮,就知道今天初几,
【朔,演变,国学大师】
月亮每天都在变化着,
月亏,月圆,循环往复,
古人根据月亮的样子,
给不同的月相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
比如:
朔,就是每月的初一。
初吉,是月牙刚刚出现的日子,即每月初二、三。
既生霸,是月半的日子,月亮开始放射光芒,即每月初八。
望,十五左右。
既望,是月圆的第二天,即每月十六日。
既死霸,与既生霸相对应,亦为月半,月亮光芒开始暗淡,即每月二十四日。
晦,每月最后一日。
【月相图】
阳,就不用说了,就是太阳。
也有甲骨文的写法,
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
【阳,演变,国学大师】
从甲骨文阳的写法中,
可以看到三部分,左边的阜,右边的日和示。
从阜,就和山或者登高相关,
日,就不用说了。
综合理解这个字,
可以看出早期先民对太阳的一种崇拜。
从这个字当中,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对太阳的认识。
也就是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
古人类就开始观察和记录太阳了。
以至于使得我们的先人最早掌握了历法,
以至于我们的农业蓬勃发展。
【大篆,阳朔】
阳朔,虽然是谐音,
但是两个字凑在一起,别有新意。
【小篆,阳朔】
阳朔县这个地方在秦朝已有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置郡县阳朔就属于桂林郡辖。
西汉设始安县时,到三国时期,
吴国在此地设尚安县熙平县,
到西晋秦始年间(公元265-274年)才撤销尚安县,
其地并入熙平县,属始安郡辖。
【简帛书,阳朔】
熙平县的范围基本是现在的阳朔县的范围,
县城设在今兴坪镇附近。
到了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将熙平县名改为阳朔县,
县城也迁到现在这个地方。到现在2005年,
阳朔县建县已有1415年的历史,
县城在这里也一样有1415年的历史了。
【行书,阳朔】
我们正在筹备2021年冬令营,
就在阳朔,
我们这次冬令营的特色课程之一就是甲骨文,
如果大家对文字感兴趣,
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欢迎大家报名啊。
阳朔县旅游对外开放是1973年开始的。风光绮丽的阳朔是祖国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以山青,水秀,峰奇,洞巧“四绝”而博得“堪称甲桂林”之美誉。那“江作清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百里山川,宛如一道千徊百折的长卷画廊, 令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
相关链接: